三年营收近40亿 零跑冲刺IPO 背靠全球第二大安防巨头 (三年营收增长率)
大华股份董事长傅利泉过去二十年一直有个千亿梦。如今,距离梦想成真只差一步之遥。
纷纷扰扰传闻半年之久,零跑汽车终于迎来上市的重要进展——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花旗、摩根大通、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正如雷军最后一次创业选择造车一样,脱胎于大华汽车部门的零跑汽车之于傅利泉,是这位已经55岁的倔强IT人创业路上的最后一博。
不过,眼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厮杀激烈,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家补贴缩水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威马、合众、高合等玩家都摩拳擦掌,计划冲刺IPO。
如果本次零跑赴港上市进展顺利,大概率会成为蔚来、理想、小鹏之后的第四家上市造车新势力。
营收增加,亏损也扩大
与大多数新造车企业相似,零跑汽车至今还未步入盈利阶段,仍处于投入期。
根据招股书的信息显示,2019-2021 年,零跑汽车的总营收分别为 1.17亿元、6.31 亿元和 31.32 亿元;净亏损分别为9.01亿元、11亿元和28.45亿元。
也就是说,在过去三年里,零跑汽车的营收不断增加,但亏损也同比扩大。
其中,研发开支是其经营成本中的重要一环。2019-2021年,零跑汽车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58亿元、2.89亿元和7.40亿元。
对于连续亏损的零跑汽车,唱衰论此前就一直在网上发酵。
不过,朱江明曾在 2020 年表示,“即使不融资,零跑也能再活三年。”他透露,大华股份将持续为零跑输送资金,“当然我们希望能更多的融资,发展得更快些。”2021 年 7 月,零跑汽车官宣完成超 45 亿元 Pre-IPO 轮融资,由中金资本领投,其中杭州市政府投资 30 亿元,由此跻身国家队。
巨大的亏损或许与零跑汽车的技术战略有关——几乎所有的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官方称“全栈自研”。从动力系统,到智能网联系统,再到智能驾驶系统。
由于新车型的研发投入及生产设施、销售网络的扩张,零跑汽车预计,2022 年预期将继续产生净亏损。
但随着产品的落地和交付,以及规模经济导致的单位成本降低,零跑汽车的毛利率已经逐年改善,分别为-95.7%、-50.6%和-44.3%。
过去三年中,零跑汽车已交付三款车型,分别是智能纯电动轿跑S01、智能纯电动微型车T03,中型智能纯电动SUV C11。
2021年全年,零跑汽车合计交付43748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443.5%;其中,零跑 T03 累计交付近 4万台。2025年前,零跑汽车计划推出八款新车型。
从招股书来看,零跑汽车的董事会名单中朱江明、吴保军、曹力任执行董事;金宇峰任非执行董事;付于武、黄文礼、万家乐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尽管董事会名单无傅利泉的名字,但其却持有零跑汽车 9.01% 的股份,仅次于朱江明。
招股书称,此次 IPO 募资的40%将用于拓展智能电动汽车品类、扩大团队以及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其它则将用于提升生产能力和提升品牌知名度。
此前,零跑汽车告诉新智驾,截至2021年底已在全国建设300家门店,接下来将继续进一步深化一线城市服务网点和下沉县级市服务布局。
和大华之间的故事
与大多数互联网领域出身的新造车公司不同,零跑汽车来自更加「踏实」的传统制造业。
作为全球安防产业龙头企业之一的掌舵人,傅利泉已创业 29 年,并且不断抵达更远的地方。“当我们实现一个亿的时候,在做十个亿的梦;突破十个亿的时候,就在做一百亿的梦;一百亿实现了,我们现在做一千亿的梦。
这既是傅利泉的千亿梦,更是大华的千亿梦。近 10 年,大华股份市值最高时近 900 亿元,千亿市值的门楣,总是差那么一点。
作为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摸爬滚打的傅利泉、朱江明以及大华股份来说,见过太多技术供应商。同时,他们也察觉到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汽车的未来趋势。
以 CV 独角兽们为例,它们以算法起家,最后依然逃不了做硬件的命运。汽车行业同样如此,车是连接技术和人最核心的中间件,如果不延伸到前端,难以接触到 C 端用户。
所以,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自动驾驶实现路径、商业化变现路径,主动权从来都掌握在主机厂手里,而不是供应商。
看透了这一点,傅利泉和朱江明做了一件事:换道超车,成立零跑,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安防+汽车,足以支撑大华股份的千亿梦。
2015 年 12 月,经内部孵化,零跑汽车延续安防企业大华股份的血脉横空出世,聚焦价格介于 15 万元至 30 万元的中国中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
时任大华副董事长兼任大华股份 CTO 朱江明亲自下场,陪伴零跑汽车度过了最重要的 6 年。
早期朱江明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之所以一如既往地大力投入这个产业,是对这一风口的确定,他们必须抓住这一技术转换的节点。朱江明表示,基于安防领域早早入局人工智能,他们相信无人驾驶终究会实现,无非是时间问题。
后来的市场走向,也的确验证了大华股份的判断。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到2030年,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将达到4900亿元。如今,零跑汽车也已经走到了IPO的关键时间节点。
前不久,大华股份发布公告称,朱江明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及董事会下属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其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随后零跑汽车官方表示,“朱总更专注零跑业务,其他的不需要做过多解读”。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在为零跑汽车的IPO做准备。
不过,对于毫无造车经验与相关背景团队的零跑汽车而言,在舞台更大的汽车圈中生存并非易事,尤其是零跑汽车生产首款汽车的过程波折不断,招兵买马、生产资质、智能化和品控等方面都曾或多或少遇到过挑战。
“2015 年我刚想做汽车的时候,真不知道汽车有哪些专业,我去招人,要招哪些人,都是一抹黑。”零跑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朱江明曾回忆道。
在经历近一年的团队组建后(零跑汽车在 2017 年曾表示其 400 多名员工中80%为研发人员,核心团队没有任何汽车从业经历),零跑汽车于 2016 年 10 月在千岛湖举行会议,召集投资者和合作伙伴探讨车型定位。
根据朱江明的计划,零跑汽车的首款新能源汽车 S01 必须足够特别,以此吸引关注,此后逐步切入细分市场。
不过,生产资质是所有造车新势力无法绕开的难题。
2015年,发改委和工信部共同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规定车企必须具备“生产资质”和“产品资质”方可生产纯电动汽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零跑汽车在积极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许可的同时,与第三方合作共同完成整车生产,而这一第三方即为长江乘用车。
资料显示,长江汽车在2017年获得工信部新能源汽车资质准入,其长江纯电动乘用车板块在2018年正式启动运营。
零跑汽车在自建的金华工厂生产白车身和三电零部件后,再交由长江乘用车总装。这也意味着,S01 或许是刚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长江乘用车,首批“练手”的车型。
如今,零跑汽车上市在即,或许很多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