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不去报到不交学费直接复读可以吗 (湖南省被录取不去报道会怎么样)
不去报到并直接复读是可行的选择。
不过,如果已经注册报道了,那么就需要办理退学手续,注销学籍,同时退还档案。
实际上,每一位学生从填报志愿到录取之间,都拥有充分的时间来考虑自己的决定。
因此,如果录取了,最好还是去就读,因为录取了不去读不仅会浪费一个宝贵的录取名额,让有需要的人无法获得机会,这样做是不合理的。
比如,有这样一位典型人物——高考专业户唐尚珺,他曾经晒出自己历年来的录取通知书,这不仅让学校颜面尽失,也白白浪费了一个名校的录取名额,实在令人遗憾。
这种行为不仅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浪费,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因此,建议大家在填报志愿和录取后,认真考虑是否去就读,以确保自己的选择既能满足个人发展需求,又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另外,复读也是一种选择,但同样需要谨慎考虑。
复读不仅意味着需要重新投入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因此,在决定复读之前,最好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确保能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为未来的目标做好准备。
总之,无论是选择直接去读,还是选择复读,都需要认真考虑,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做出明智的决定,实现自己的梦想。
广西考了13年高考的学生是谁
唐尚珺,
一名来自广西的一名高中生,自09年起,到今年,他已连续13次复读,这是他14次参加高考。
8月11日,广西“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在复读了13年后,终于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
8月8日,唐尚珺在微博上发布了自己的入学通知书,写道:“无所谓值与不值,这只是一种选择,对应着的一个结果。
”
这两天,三十四岁的唐尚珺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还在学校的高考颁奖典礼上,获得了八万元的奖金。
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其实唐尚珺和火爆全网的钉子户梁实一样,在14年的高考中,考上了自己的理想大学,拿到了80,000元的助学金。
可是,唐尚珺之前也是考上了好几所大学,而他自己,则是选择了继续报考自己的理想学校。
唐尚珺是80后的农村人,他在09年的时候只考了372分,所以只能选择三本大学的唐尚珺开始了复读。
第二次高考,已经有进步了,高出三本线几十分。
第三次,他已经过二本线了。
第四次,他原本可以上一所好的大学,结果却因为没有填写好志愿,与大学擦肩而过。
第五次,他过了一本线,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
第六次,他考入吉林大学,不接受专业调剂。
第七次,他以625的成绩考入了中国政法学院。
第八次,他发挥失常只考了570分。
第九次,619分。
第十次,考了646分,放弃了重庆大学。
第十一次,619分,选择继续复读。
第十二次,591分考入广西大学的土木系。
第十三次,考上了上海交大。
回顾唐尚珺14年的高考之路,不难看出他也有高分的时候,那为什么还会执拗地选择复读呢?
他考上中国政法大学之后,为了给他的父亲治病,他选择了退学,因为他得到了两万元的复读奖金。
他的所作所为,在情理之中。
不过后来,他的高考成绩一直都很好,先后被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广西大学这些著名的大学,都没有去过大学,唐尚珺的“名校情结”,简直就像是疯了一样,让人无法理解。
他的同龄人都已经成家,有了孩子。
听说他要上清华,但是担心成绩相差过大,被人耻笑,对外宣称要去中科院。
据知情人士透露,唐尚珺今年虽然已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但是目前仍在考虑是否继续深造。
虽然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值得尊敬的,但是他的“执着”,却并不是小编想要的,因为每一个学生,在复读一年或者两年,就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
那么,那些在高考中成绩不佳的考生,是否应该复读呢?
不过,在此之前,我要说的是,复读是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尊重这种情况,也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但是考虑到你的人生,你的事业,你不能去了。
确实,34岁的人中,有不少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工作经验丰富、成家立业、有了新的目标,可唐尚珺,就像是被困在了一个学生的位置上,生命像是停滞了一样,在一张张试卷中变得暗淡无光。
唐尚珺最让人深思的,就是自己的执念是一种梦想,是一种幻想,是一种执着,一种与他人不同的选择,是一种挣扎?是否必须跟随时代的潮流,争先恐后地完成“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每个十字路口都会考验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和看法,与其在这里等着看唐尚珺的回答,还不如自己去寻找最合适的答案。
所以,唐尚珺虽然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复读了13年,但网友们的祝福,还是让人心碎。因为不少网友都在给他送上了一句祝福:“这都是顶尖学府了,千万不要再退学了啊!”
13年的复读换来了上海交大的一纸录取通知书,网上对此众说纷纭。有网友觉得,只要付出,就是值得的;但也有人觉得,13岁的青春,就是为了这个结局?
参加了16次高考的唐尚珺,年近不惑的“妥协”
唐尚珺,一位35岁的“高考钉子户”,连续参加16次高考。
他的故事充满了挣扎、不甘和对理想大学的执念。
出生于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的农村家庭,唐尚珺在2009年的第一次高考后,以372分的成绩,远未达到三本线,他的未来似乎已经预定了轨迹。
父母为了儿子的教育,倾尽全力,然而,唐尚珺并不接受眼前的现实。
内心的“不认命”驱使他决定复读,从技校退学,进入钦州的一所中学再次冲刺高考。
从此,他的生活成为了另一种传奇。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唐尚珺持续复读,每年的高考成绩虽有提升,但仍未达到他心中的理想院校。
2014年,他以573分的成绩考入西南政法大学,但因非理想院校再次选择复读。
2015年,以587分考入吉林大学,依然复读。
2016年,他以625分的成绩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但在父亲患病时,为了筹措医疗费用,他选择了再次复读。
2023年,他在第15次高考中以597分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却因不满意专业再次复读。
唐尚珺的故事,充满了对更高学府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教育资源的利用与人生机会成本的深层思考。
唐尚珺的故事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他的求学之路成为了一个复杂而充满争议的话题。
有人认为他是这个时代的“范进”,有人视他为传奇。
然而,他的故事最终揭示了对教育梦想的执着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通过纪录片《高十》的记录,观众得以深入了解唐尚珺的复杂内心与不懈努力。
他的人生轨迹,不仅是一个关于追求梦想的故事,也反映了教育资源分配、个人选择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冲突。
尽管唐尚珺的故事中充满了挑战与挫败,但他的坚持与毅力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榜样。
在2024年的高考后,尽管他并未透露具体分数,但他表示对自己有信心,认为有希望进入中流985或北师大。
他的故事提醒我们,成功不仅需要勤奋,更需要天赋与机遇。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唐尚珺以其不屈、刻苦和执著,展现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坚韧。
他的故事,注定将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段独特而深刻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