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局势深刻变化中国如何保持战略定力论文 (在世界局势深刻变化中国如何保持战略定力)
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处在历史转折点上,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我们要深刻认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既要切实做好中心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凝聚全社会共识。
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步。
三大全球倡议蕴含着怎样的现实意义论文
三大全球倡议蕴含着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传统治理体系逐渐力不从心。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首先,全球发展倡议旨在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特别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
通过加强国际发展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以及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这一倡议有助于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共同繁荣。
其次,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各国应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
通过倡导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等理念,这一倡议有助于构建普遍安全的世界。
最后,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各国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通过促进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以及推动各种文明交流互鉴,这一倡议有助于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总之,三大全球倡议紧密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出的系统性方案。
这些倡议不仅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思路。
刘亚平论文
刘亚平教授在学术研究领域有深入的贡献,特别是在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区域公共事务治理方面。以下是他发表的一些重要论文摘要:
第一篇论文《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逻辑:以清水江治理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治理逻辑来改善和优化区域公共事务,以清水江治理作为案例,深入研究了区域治理的策略和实施。
第二篇论文《退出、呼吁与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分析了在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形式和影响因素,提出了退出和呼吁作为调控策略的可能性。
第三篇论文《三方互动:规范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思考》强调了在地方政府间竞争中引入三方互动机制的重要性,旨在促进更公平、更有效的竞争环境。
第四篇论文《对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理念反思》从理论层面探讨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合理性、必要性与潜在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框架。
第五篇论文《公共行政学的合法性危机和方法论径路》关注公共行政学领域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提出改革方向和方法论路径,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六篇论文《退出选择视角中的地方政府间竞争:两个基本维度》从退出选择的角度审视地方政府间竞争,揭示了竞争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维度及其影响因素。
第七篇论文《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研究》聚焦于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识别、评估与管理,为地方政府财政健康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第八篇论文《全球化时代的公共行政:危机与重构》探讨了全球化对公共行政的影响,分析了公共行政面临的危机,并提出重构策略。
第九篇论文《国际公共管理的新发展:全球治理》从国际视角出发,讨论了全球治理背景下公共管理的新趋势和挑战。
第十篇论文《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探析》深入研究了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动态和特点,为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第十一篇论文《地方政府间竞争理论述评》对地方政府间竞争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与评价,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了基础。
刘亚平教授的论文覆盖了地方政府竞争、区域公共事务治理、全球化时代的公共行政等多个重要领域,对推动中国乃至全球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扩展资料
(1914-1990) 江苏省滨海县人。
1941年参加新四军,194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战士、事务长、三野六纵队政治部、卫生部总务科副科长、科长,参加过数十次战斗。
1952年9 月赴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4军70师司令部管理科科长,1954年3月,抗美援朝期间,在上甘岭五圣山战斗中负伤,为二等乙级残废,转业地方工作,历任江苏省革命残废军人学校集训大队长、校办公室主任、宝山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1981年4月任宝山县政协副主席。
1982年1月离休。
1990年5月12日在上海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