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自己的旧系统上打补丁 AI All 对话星纪魅族COO廖清红 in (不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受伤是工伤吗)
今年的消费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故事和恩怨颇多。各种演讲互呛与远程内涵,本质上折射了存量竞争时代的残酷与紧迫感。
星纪魅族的COO廖清红认为,想要离成功近一些,第一点是要少犯错,第二点是要在同质化的竞争中做出点差异化来。
星纪魅族的汽车业务和消费电子业务,分别承继了吉利和魅族的双重沉淀,但若论成立的时间,又不过短短三年。
软件层面,星纪魅族的核心操作系统Flyme AIOS,原型来自魅族2014年开始研发的Flyme(无界)系统。魅族的无界、华为的鸿蒙和小米的澎湃,是中国最早的三个深度定制安卓操作系统之一。
2022年星纪时代收购魅族,成立星纪魅族后,便将Flyme向智能座舱领域延伸,于是有了Flyme Auto,短短两年时间,Flyme Auto适配了吉利系的领克、银河、极星等数款车型。
背靠吉利这个大平台,星纪魅族造车,并没有选择从底层到平台重新再造,在廖清红看来,这本质上是一种重复开发和浪费,“我们一定是在吉利最新的平台、最先进的车型基础上进行构建。”
获悉,今年年初,星纪魅族宣布All in AI 战略,与此同时,Flyme 系统也正式更名为 Flyme AIOS,依托 Flyme AIOS 打通智能手机、AR 智能眼镜和智能汽车等终端,将智能手机上的人性化体验设计,迁移到智能汽车,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贯通。
廖清红强调,“在原有的操作系统上增加一些 AI 功能,就像是在给上一代系统打 AI 补丁。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全新的、完全不一样的 AIOS。”
作为一个新的个体,星纪魅族没有包袱,可以轻装上阵。
据廖清红透露,星纪魅族汽车将在今年内上市。星纪魅族造车,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将 AI 能力与车辆的使用场景深度融合后,能造出一辆怎样的车。
在廖清红看来,“今天行业上不差一台车,也不差一个汽车的平台,差的可能是大家对汽车千姿百态的不同需要。”
为了迎合年轻人的使用需求,星纪魅族正在打造一辆体验更年轻,与消费者连接更紧密的车。通过Flyme Link 车手互联功能,音视频可以从手机无缝切换到车机,照片可以同步多个终端,AI大模型赋能的车辆语音交互功能有了更好的语义理解能力。
今年6月,星纪魅族还与英雄体育 VSPO 达成战略合作,并在chinaJoy展会现场,带来了“电竞座舱”体验。
从休憩到影音,再到电竞,汽车的智能化属性悄然发生变化,从传统的交通工具转变为除居住空间和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移动空间。
“我认为中国出口车在国外受到大量消费者喜爱,不是因为发动机,也不是因为哪一款电池,而是因为我们的整体系统加智能座舱。”廖清红表示。
正是由于选择了这样一条差异化的路线,星纪魅族在生态合作上也极为开放,无论车企与大模型公司,只要是同道中人,都愿意一起合作。
在ChinaJoy展会上,参与了星纪魅族COO廖清红的媒体交流,以下是经过编辑整理的对话:
“一家有底蕴的新公司”
问: 您在3C数码和汽车圈都有非常丰富的从业经历,您是如何将这些个人经历复用到星纪魅族的?
廖清红: 星纪魅族成立三年多,是一个有底蕴的新公司,车相关业务依托吉利体系,手机包括OS智能相关业务依托魅族。
第一点,新公司在这样一个内卷的时代,要不犯或者少犯错误,我希望把学到的经验带进来。
第二点,过去10年当中,在华为、360、小鹏我一直没有脱离HR岗位,到星纪魅族也希望在组织上给公司注入一些方法论。如果一家公司的组织构成极其单一化或长期没有变化,公司会失去活力,来自不同背景的跨界人才能碰撞出很多火花,但必然会有理念、价值观上的不一样,只有让大家凝聚共识,才能避免盲区,更有生命力。
问: 今年整车业务的进度如何,目前在什么阶段?
廖清红: 造车是一个极其考验战略的产业。燃油车时代,一个新平台新车型的研发周期大概是48个月,新能源时代缩短到30多个月,一个原因是太内卷了,另一个原因是新能源汽车刨去智能驾驶,比燃油汽车简单,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高精密的机械系统,既使这样,我认为一个新平台新车型的研发周期也要3年,基于已有平台做也要一到两年,这是车本身的属性。
整车今年会跟大家见面、销售、交付,车型目前不方便透露,但一定是在吉利最新的平台,最先进的车型上去构建。
问: 大模型技术在汽车上进展如何?
廖清红: 一方面,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有底蕴,又没有包袱,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跟大模型公司、大算力公司谈深度合作,这是我们的契机。
第二个方面,反过来大模型公司也需要这样的契机。现在大模型炒的火热,但大部分还在企业内部使用,没有训练数据就无法让模型更成熟,对成本也是很大的考验。我认为我们和大模型公司都需要往前走一步,给消费者带来价值,才能形成行业闭环,否则只能停留在概念上。
问: 在与车企的合作方式上,星纪魅族会选择哪种模式?
廖清红: 我们向全球车企开放,推出无界智行开放平台,为车企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将拥有十多年历史、积累了3亿行代码的Flyme系统注入智能座舱领域,让中国汽车在智能座舱方面持续领先并保持竞争力,这是我们的小小心愿。只要车企愿意与我们合作,我们都愿意与他们共同发展。
问: 软件层面,星纪魅族为什么没有快速铺开?
廖清红: 华为的鸿蒙、小米的澎湃和星纪魅族的Flyme,是中国最早的三个深度定制安卓操作系统。Flyme系统比小米更早,鸿蒙系统做车这块业务比星纪魅族启动更早,星纪魅族是从2022年收购魅族后才开始做的。我们在短短两年时间适配了领克、银河、极星等车型,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我们是在一种加速状态,能做的比他们更加开放,特别是智能座舱出海方面,会做得更加便利一些。
问: 小米造车雷军准备了100亿,星纪魅族也是一个初创公司,你们有多大的资源投入?
廖清红: 雷总是全链条路线,从资质到厂,到设计,到选零部件,到营销,到渠道,这是小米这样一个大企业可以承受的,也是应该做的。我们只需要在吉利体系基础上,比如浩瀚平台很好我们就去浩瀚平台,哪个车型好我们就在哪个车型平台上做出星纪魅族需要的车。
问: Flyme AIOS除了赋能领克、极星等吉利系的车企之外,是否会拓展其他客户,选择车企的标准是什么?
廖清红: 我们不会局限于吉利体系,向全球车企开放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我们没有那么大的体量和名气,会把自己的位置放的更低一些,更开放一些,只要愿意和我们合作的都欢迎。
我们的Flyme Auto 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是目前最好的汽车人机交互体验 OS。行业内的做法更多是借AI 热点,把一些 AI 能力放到车机上,星纪魅族的Flyme Auto 是将 AI 能力与车辆的使用场景深度融合,比如更好的语义理解能力,快速完成场景创建,将手机端AI 能力无缝迁移到汽车智能座舱里等。一位用户说“ Flyme Auto 几乎完美实现了手机车机的互融互通,‘无缝流转’堪称‘机界德芙’”。
传统汽车某种意义上是机械化时代的产品,现在的电机、电控、电池、车机这套系统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80年代、90年代成立的汽车企业,想构筑软件的能力,信息化的能力其实是有挑战的。
我认为中国出口车在国外受到大量消费者喜爱,不是我们的发动机,也不是哪一款电池,是我们的整体系统加智能座舱。
问: 星纪魅族的造车计划和吉利的造车计划有什么不同之处?
廖清红: 我们有了吉利的大平台,就可以在他们的基础上做构建,从底层到平台重新再造一辆,我认为这是一种重复开发和浪费。行业上不差一台新车,也不差一个汽车的新平台,差的可能是大家对汽车千姿百态的不同需要。我们会依托于整个吉利平台,打造一辆年轻朋友们喜欢的车,和消费者之间连接更加紧密的车。
问: 星纪魅族的汽车跟吉利体系的汽车是如何错位竞争的?
廖清红: 曾经有人问我汽车行业发展会不会最终像手机一样?我回答:汽车会有类似的集中度,但永远做不到像手机这样。手机的场景相对简单和统一,汽车的变量更多,环境的差异化、人群的喜好度差异化以及用途的差异化很大。比如同样的底盘,在北方、南方的使用寿命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是三口之家用车,还是一个人用车,所以汽车在种类上会超过手机的SKU数量。
在这个时代,别人是800伏充电,你也是800伏,别人续航500公里,你也是500公里,我认为这叫没有差异化的内卷。
在内卷的时代,我们要找到自己的客户群体。星纪魅族做车,原则是要与众不同,失败了也要勇于尝试,有10万个用户,我认为这也是成功。
问: 今年推出新车后,会通过什么渠道销售?
廖清红: 我们现在在打造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品牌营销方式,将来会建立自己的生态体验馆,包括车、手机、智能眼镜、智能指环、PANDAER都会放到这个店。
我非常认可华为、小米的生态体验馆模式,我认为这是一个趋势,大大提高了店的复用率,减少了成本,多品类消费者也可以一站式接触到很多品类。
但是不一定人人都可以这样做,华为、小米做到这一点,有鸿蒙系统和澎湃系统的基础为依托。星纪魅族正好也有这样的契机和优势,我们也是在Flyme AIOS系统上构建所有的产品。
问: 大模型如果想体验好,需要开放更多底层权限,但有很多用户觉得不安全,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廖清红: 首先所有要用到的个人数据都应该经过个人授权,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也是衡量一款AI终端产品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第二需要国家相关的法律保障,这不是一种限制,反而为AI深度普及创造了条件,所以数据方面首先需要授权。
All in AI 不是给上一代系统打 AI 补丁,而是做一个全新的AIOS
问: 如何理解星纪魅族的“All in AI”战略?
廖清红: Al 即将深刻改变传统的消费电子与汽车产业,并开启一个全新的变革周期。因此,2024 年春节开工第一天,星纪魅族就提出 All in Al 战略,包括打造 AI 终端、重构 Flyme 系统和建设 AI 生态。
为了迎接 AI 时代到来,我们做了充分准备,持续加大对 AI 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加大和顶级大学、研究机构等产学研领域的 AI 深度合作,联合专业机构打造 AI 终端领域的白皮书等。
All in AI要先把底层的系统打造好,这段时间我们在用AI最新的架构重构Flyme AIOS系统,而不是在以前的系统上叠加一点AI功能,或者接入一个模型。在系统基础上,再构建我们的产品,初期可能看不出区别,长期差异化会显现。
问: Flyme是星纪魅族 All in AI 战略中一个核心的突破口吗?
廖清红: 可以说Flyme AIOS 是我们的战略底层能力,凝结了对于 AI 时代操作系统的思考。以 Flyme AIOS 为基底,用户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无缝切换,实现智能设备之间的算力共享、数据共享和应用共享,重塑智能设备的智能交互体验。
此外,我们不断赋能第三方,利用 Flyme 操作系统系列的底层能力,助力领克、吉利银河等知名汽车制造商实现产品智能化升级,实现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的无感互联,共同打造开放的 AI 设备生态。
问: 全面转向AI战略后,星纪魅族做“车-机-生态”的优势在哪里?
廖清红: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要把一个事情做成,一定要从事物的本质出发。从软件定义汽车到AI定义汽车,AI 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的手机行业和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进程。今年初提出 All in AI 战略的同时,Flyme 系统也正式更名为 Flyme AIOS。
新能源汽车之前,大部分车追求舒适性、性能,而智能手机是融合了工作、生活方方面面习惯的集大成者,对体验的要求很高。说回星纪魅族,Flyme系统从2014年做到现在整整10年时间,有3亿行代码,有系统的沉淀,体验开发的沉淀,我们把这样的能力在智能座舱领域延伸,取名为Flyme Auto,可以大大的提升驾驶体验、车机体验、人车交互的体验。
我们同时具备消费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背景,既有多年智能手机、操作系统、XR 技术的开发经验,又有成熟庞大的汽车产业背景,拥有大量的忠实用户、优秀的团队、优秀的合作伙伴和丰富的生态。我们也是业内较早拥抱 AI 的企业,是先人一步把 AI 理念和 AI 技术应用到了产品研发中。
问: AI 时代的交互逻辑不同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您觉得星纪魅族需要哪些能力上的创新?
廖清红: 一是AI 原生思维:我们不是 AI 赋能,而是要打造全新的 AIOS。包括将 AI 模型和技术应用于系统的各个环节,如 AI 语音助手、AI 图像处理等。
二是多终端协同:在 AI 时代,用户与设备的交互不再局限于单一终端。星纪魅族具备多终端协同的能力,将不同设备无缝连接起来,实现跨设备的交互。例如,用户可以在车机上使用手机上的 App,在 AR 眼镜上观看手机上的视频,或者在不同设备之间共享数据和功能。
三是自然交互:星纪魅族正在加强自然交互技术的研发,如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让用户能够通过自然语言与设备进行交流。
四是个性化服务:例如根据用户的音乐喜好精准推荐歌曲,或者根据用户的出行习惯推荐路线。
问: 之前星纪魅族提过一个观点,在原有的产品上增加 AI 功能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 AI 产品,怎么理解这个事情?
廖清红: 在原有的操作系统上增加一些 AI 功能,就像是在给上一代系统打 AI 补丁。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全新的、完全不一样的 AIOS。
大部人提到 AI 最先想到的认知是,AI 是一个对话工具。对于实际的使用场景,真正智能的 AI 应该有理解和判断能力,可以智能接听,遇到骚扰电话,也应该替你挂断。
在星纪魅族Flyme AIOS 里,我们综合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带来 3 个等级的AI 能力,分别是 L2 级别的主动信息提示、L3 级别的任务剧本、L4 级别的任务机器人,实现了从辅助到全场景自动执行。
主动信息提示,比如航班信息提醒、极端天气提醒、上下班打卡提醒,在不打开应用的情况下,用一个弹窗完成提示,实际操作需要打开应用执行;任务剧本,在信息提示上更进一步,设置好任务,就能完成提醒和简单操作,比如走到车站附近时自动打开乘车码,学习我们的习惯推荐任务剧本设置;而任务机器人,只要告诉它想做什么,就能自动执行,比如要打车去公司,它会自动帮我定位、输入公司的地址、叫车。
而且它用小窗的模式工作,就像一个真正的助理,理解意图、完成需要、不打扰在终端做别的事——在星纪魅族的产品体系里,能够实现这个功能的不仅仅是手机,还有汽车、眼镜等等其它终端设备,和我们正在建设的智能体商店一起,形成我们理解中的 AIOS 和 AI 生态。
问: AI 生态看上去是个非常美好的构想,但实际执行可能存在非常多难点,车、AR 眼镜、AI 手机,每个产品都是一个大赛道、大命题,星纪魅族是怎么处理这个复杂工程的?
廖清红: 建设一个生态必然会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其中涵盖了非常复杂且细致的工作,但是基本原则只有一项,就是用户为先,体验第一。星纪魅族要做的 AI 生态就是要消除赛道之间的区隔,用 Flyme AIOS 实现跨终端的无缝互联,这是我们消费电子和汽车双重背景的先天优势,也是我们着力打造互联能力的动因之一。
问: MYVU AR 眼镜是智能穿戴市场的黑马产品,有何战略意义?
廖清红: XR 是继手机之后的另一个下一代的个人计算中心。AR 眼镜是距离人体感知系统最近的设备,也是作为个人助手与 AI 结合的绝佳载体。
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足够舒适、轻便、美观,让智能眼镜回归眼镜的基本属性,让用户做到全天候佩戴。我们和合作伙伴联合研发了全球最轻的光学引擎,进行了轻量化设计,把重量做到了 43 克,这是目前量产最轻的 AR 智能眼镜。
另外,从生态角度讲,希望通过 XR 把个人和车空间紧密联合在一起。比如,手机在车上导航至最后一公里,到了停车场,我们希望导航自动从座舱流转到眼镜,接替座舱帮你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导航,包括车上听的歌曲,下车以后也不要中断。在这些流转过程,XR 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如何理解“AI生态”?
问: 星纪魅族所说的“AI生态”应该如何理解?
廖清红: 现在似乎不谈点AI,不谈点生态好像过时了一样,其实没有那么神秘。我认为打造一个生态,至少要有一个平台,对我们来说,因为有Flyme系统,才谈得上生态,否则只是多做了一个品类而已。我们的XR眼镜、车机系统、智能指环、手机等产品生态都是基于Flyme系统的,是可以互通的。
问: 星纪魅族有哪些合作伙伴,如何相互赋能?
廖清红: 包括算力提供商、大模型厂商、车企以及AGent生态开发者。我们要做的是打造一个原生的、开放的 AI 操作系统,将大多数厂商封闭起来的场景化入口开放给第三方,集成各个合作伙伴的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极致的体验。
算力服务企业为星纪魅族提供先进的芯片技术,确保我们的智能终端设备在性能和能效方面达到最佳状态。
大模型厂商为星纪魅族提供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和技术支持,帮助我们优化 AI 功能,大幅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在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的同时,提升用户体验。
Agent 生态开发者为星纪魅族提供丰富的 Agent 服务,如智能助手、智能家居控制等,进一步丰富了星纪魅族产品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此外,在智能出行领域,我们向全球车企开放,推出无界智行开放平台,为车企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引领智能汽车3.0时代变革。
问: 在AI战略上,哪些是星纪魅族会明确做的,哪些是交给合作伙伴的?
廖清红: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 DNA 和能力,我们最擅长的是做好硬件和系统,所以我们要打造一个开放式 AI 平台,而不是所有东西都做。我们会保持开放,邀请所有有兴趣的团队在开放平台上开发大模型应用,还会针对月活跃用户数最高的大模型应用团队设立悬赏机制,同时会持续加强 Flyme AIOS 的多终端互联能力。
问: 星纪魅族的 AI 生态是如何与此次 ChinaJoy 的主题相结合的?
廖清红: 在 ChinaJoy 2024 星纪魅族展台,星纪魅族将整体生态布局以科技体验馆的形式落地,通过 Flyme Auto、魅族 AI 手机、MYVU AR 智能眼镜以及首创“电竞座舱”,即汽车 - XR - 手机的多领域产品及技术的联动展出。这是我们首次将整体生态布局以科技体验馆的形式落地 ChinaJoy 展台。与此同时,星纪魅族 AI 生态季也同步开启,以 ChinaJoy 2024 为起点,打造多终端 AI 生态、全场景无界体验。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