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也进军AI医疗健康了 分析DNA编码来治病
近日,富士通宣布已与东京大学达成合作项目,由 Yasushi Okuno 博士领头组建人工智能医疗系统,旨在帮助医生诊断患者病情,并给出治疗建议。未来,它将成为医学教授的好帮手,诊疗室里的“第二医生”(在患者愿意的前提下)。
Asahi Shimbun 报道称,该系统会对存储有患者 DNA 编码的医疗数据库进行分析,然后给出建议 。新系统会在 2020 年投入使用——这看起来好像是富士通大力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的前奏。
你的新医生看起来会像这样吗?富士通研究人员 Takashi Shinzaki 展示了公司部分生物代码技术。
富士通当然不是第一个把人工智能领进医疗健康领域的公司。不仅像 IBM 这样的大牌科技公司在花重金创建具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医疗解决方案,如今,就连小型创业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生机十分旺盛。
据 CB Insights 数据显示,近年来,许多创业公司都通过人工智能来发展自己的医疗健康事业,而他们在此的投入也没有白费:2010 年,此类创业公司在市场上还只有 8 家,而到了 2016 年,已经翻了近 4 倍,达到 30余家。数据还显示,在这些公司中,有超过 20 家已于 2015 年获得了天使轮或种子轮的融资。CB insights 还把这些公司正在涉及的领域表示在了一张信息图中,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管理及监测、紧急救助室及医院管理、虚拟助手、心理健康、药物探索和可穿戴设备这六大类。
另外,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也应该算作一个门类,加入疾病类别中。这不仅正符合富士通目前发展规划,而且,我们也已在该领域看到了大量可喜的进展——23andMe ,作为相对来说发展比较成熟的DNA鉴定公司 ,正在充分利用基因测序的低价格,为人们提供诸如 DNA 测序这样的服务,并且因人而异地给出预防疾病的建议。
同时,医疗健康组织也可以利用相同的测序技术和人工智能系统技术,结合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病史,得出大量有创造性的建议,比如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以及如何避免生病。甚至用逝者体内的 DNA 也可以完成相同的工作。
T3 指出,从富士通在最近举办的 CEATEC(日本高新技术博览会)上的表现可以清楚地看到,富士通正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上发力,而该公司最新发出的公告也都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有关。
例如,该公司表示已经找到了一种简化 GPU 内存的新方法,这能够帮助加快机器学习能力。富士通还宣布,它已经开发了能够自动识别客户的满意度的人工智能系统,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分析一个人的声音的音高变化。最后,它还对外公布已开始销售人工智能城市监控和停车管理解决方案等等。
延伸阅读:
传富士通考虑出售持续亏损的 PC 业务,联想将接盘?
百度发布百度医疗大脑,要让产品落地并向 IBM、谷歌看齐有那么容易吗?
全球 92 家医疗 AI 初创公司都在关注哪些方向?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

富加科技公司是一家拥有强大前沿数字化技术创新实力的企业,由一批曾任职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留学归国人员及国内具有先进技术的人员共同创办。公司先后获得了粤科金融集团在内的著名投资机构及投资人的投资。 富加科技致力于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HumadaAI)深耕细作近十年,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专利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能力和经验。 经过多年发展,富加科技打造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全技术栈道,研发了全场景精细化管理SaaS平台、软硬件一体化产品、“云边端”结合一体化交付的行业数字化系统等。 富加科技正在用自主创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为各行业的数字化升级、AI转型赋能,并且成功创新应用于大型企业的管理运营、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楼宇、智慧商业综合体(园区、社区)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