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华丽转身’背后的秘密|教育学|南京大学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年来,汪霞教授团队在研究生教育领域深根厚植,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更在实践中取得了诸多丰硕成果,为促进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日,南京大学的两位学者——研究生院杨茜助理研究员与教育研究院汪霞教授,联合在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不仅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还前瞻性地提出了实践基地内涵式质量评价的新模型,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在《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变迁与发展逻辑》一文中,杨茜助理研究员和汪霞教授从教育质量视角深入剖析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深入展现了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华丽转身”,从1980年代初期的模糊质量阶段,到1991年后明确质量的阶段,再到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创新的高质量阶段,两位学者以详实的数据和深刻的分析,勾勒出一幅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变迁的壮丽画卷。
文章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质量控制也较为模糊。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1991年首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MBA)开始招生之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2009年以来,不仅新增了19种硕士学位类别,还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实践探索,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效果。
在另一篇重要论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内涵式质量评价研究》中,杨茜助理研究员进一步聚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实践环节,提出了实践基地内涵式质量评价的新方法。她指出,实践基地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基础设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效果和社会适应能力。然而,当前我国的实践基地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质量控制和内涵式发展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
为此,杨茜助理研究员与师悦博士研究生综合运用CIPP评价模型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内涵式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从实践基地的背景、投入、过程和成果四个维度入手,全面评估实践基地的建设质量和培养效果。通过这一方法,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实践基地建设中的问题,还能够促进实践基地的内涵式发展,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杨茜,江苏高邮人,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教育博士。
汪霞,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生涯教育研究中心专家顾问。
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省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四期“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指导专家,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培育对象指导专家,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师资培训专家库成员,苏州市义务教育改革项目指导专家。
先后获批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爱喝咖啡的牧马人 2024-09-01 07: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