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崇拜正在失效 政府数字化转型 大项目费力不讨好 到底需要什么

局部数字化正取代城市大项目。

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是过去几年政府数字化转型的真实写照。

许多地方政府热衷于搞大项目,智慧城市、一网统管、城市大脑等此起彼伏,大平台、大数据成了标配。与之对应的是,动辄成百上千万甚至过亿的项目总额,以及至少半年到数年不等的建设周期。

客观来说,这些项目确实起到了一些成效,比如一网通办,将很多原来各部门独立的业务整合到一张网上,民众可以在APP或者办事大厅一次性解决问题,无需像此前东奔西跑,办事效率得到提高。

但从整体效能看,这些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许多都只起着锦上添花的效果,而没有转化成政府的核心能力,仅仅是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工具,对政府综合业务能力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以来,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反复,政府可采取的数字化手段很少,此前建立的系统要么不实用要么很难用,到头来还是靠人海战术、手工作业。

换句话说,花钱上的大项目,关键时刻掉链子,成了绣花枕头,好看但不实用,除了对外宣传比较亮眼之外,更多的是信息化能力不足以及形成的资源冗余。

这种费财(力)不讨好的数字化,正在从政府的需求清单中剔除,取而代之的,是针对某项业务难点而必须做并且能够带来显著实效的项目。

1、数字化是工具,重点在转型

过去一段时间,不少人对政府数字化转型存在一定误解,认为数字化转型就是利用各种新技术(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来赋能业务,解决以往人工很难解决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这种认知较为局限,仅看到了数字化的一个方面: 利用工具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如何在利用好工具的同时形成全新的思维模式,以实现对业务问题的解耦,才是关键。

好比一道几何题,需要用到尺子,能力一般的同学,用尺子能量长短、画直线以及各种图形,尺子扮演的是辅助性工具;但成绩好的学生,不单能用尺子作图,而且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作答,这时尺子就变成了生产力工具,可以用来解决更多的题目。

在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果将重点放在数字化上,那么政府数字化转型就会进入误区,即上各种大项目,用到许多新技术、新工具,就能解决问题,这种思维逻辑很容易造成跟风现象。

从前几年的互联网+、大数据,到这两年的人工智能、云计算,不少地方政府跟风追新概念,甚至连区块链、元宇宙等现阶段与自身业务八杆子打不着的新事物,也受到追捧,并为此投入不菲的资金,各种智慧城市、城市治理项目应运而生,还诞生了诸如旅游元宇宙这类奇奇怪怪的项目。

这些项目本身建设周期较长、金额大,并且需要极强的可持续性。而在一些地方城市,上一届政府领导在任时追热点投的项目,到了下一届政府,直接被叫停,然后追另一个热点,可持续性很差。

类似走马观花的项目并不少见,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对业务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

实际上,政府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仅是工具,重点在转型。

浪潮软件科技总经理张峰认为, 所谓转型,不是单纯地建设几个信息化系统,而是以新技术为手段,在解决业务痛点的同时,对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革新,产生新的业务价值点,实现更高的管理、运营服务

譬如电子驾照,除了本身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外,更重要的是产生了新的价值点:类似电子凭证可推行到其他场景,提高办事效率,解决更多的民生问题。

一言以蔽之,政府数字化转型,技术并不占主导,关键是利用技术工具来提升综合管理能力。不少地方,热忱于追逐新技术、新概念,为此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做各种大项目,实际上是本末倒置,到头来成效寥寥。

2、政府数字化转型新特点:更务实、更落地

前几年,由于理解不够深刻,一些地方政府对数字化转型缺乏全面认知,往往在信息化厂商提出新概念之后,政府便愿意买单,搭框架上平台,缺少对自身需求的梳理和技术的认知。

而今却有不同,从项目立项、招标,到验收,政府会做充分的前期调研,并对厂商的解决方案进行实际验证。只有能够解决实际业务问题,并且对整个业务能力有提升的方案,才能得到政府青睐。

“与之前相比,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显著特点是更务实。”

张峰认为,在炒了各种概念之后,政府发现这些项目本身效果并不显著,并没有厂商宣传的那么华丽,因此在进行新的项目时,更为审慎、实际,不会如以前一样冒进,在已有前车之鉴的背景下,同样的亏不能吃第二次。

并且,疫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冲击,倒逼政府反思过去的信息化建设能起什么作用,出了哪些问题,也推动着政府更加理智地看待新技术、新项目。

除此之外,疫情期间,经济受到影响,政府财政预算缩紧,必须将资金投入到更多与民生切实相关的项目中,除非是刚需,否则很少有政府会花上千万甚至过亿的钱投锦上添花的项目。

因而,在内外因的综合作用下,政府数字化转型正「脱虚向实」,更注重实际效益。

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特点是,不再盲目崇拜平台。

“经过十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客户逐渐认识到,许多数字化转型工作并非靠技术就能解决。”张峰表示, 政府数字化转型是多要素融合,技术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业务、数据、参与者、运营等都要考虑进去。

部分地方政府比较崇拜平台,认为上了大平台就能毕其功于一役,实现弯道超车,这其实表明政府对技术本身不够理解,很容易受到忽悠,兴致勃勃地上了平台,结果发现没啥用处,落得一地鸡毛。

随着技术的普及,政府对技术的能力边界也更清晰,平台并非万能,技术也解决不了转型中的管理问题、部门壁垒,需要把多个要素综合起来,才能发挥技术价值。

3、转型需要硬科技,也要软实力

TO G项目订单大,市场上除了传统科技公司,不少互联网企业凭借着技术实力,也参与其中,并且拿到智慧城市、城市大脑、智慧交通等超级订单。

这种「跨界行为」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 对政府业务缺乏深刻认知。

尽管互联网企业本身强调要从业务本身出发,但政府并非开放系统,有其内在的逻辑,互联网企业以技术解耦政府业务的方法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举个例子,城市大脑、智慧交通等大项目,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数据孤岛。互联网企业的解法,是利用各种技术(云计算、AI等),基于业务搭建技术架构、平台等,来解决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流通问题。

但实际上,所谓数据孤岛,本质上是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问题。部门数据共享的前提是责任、义务对等。换句话说,数据使用出现问题,到底该如何定责?这个问题搞不清楚,部门之间就不存在合作基础,而这本身依赖于政府体制机制的改革。

很多互联网企业做的智慧城市大项目,不论技术多么先进,但实际效果非常一般, 归根到底,是没有理解政府本身的运作规律及业务逻辑,更多是注重技术本身、平台工具的智能化,但这并非差异化优势。

这也是一些互联网企业,在中标大额订单之后,只保留需要自身核心技术的业务,而把其他方面承包给传统厂商的原因。

在张峰看来,如果缺乏对业务、场景的深刻理解,再好的技术也很难对政府的业务能力带来足够的提升,这并不意味着对技术的蔑视,而是强调技术要基于业务,业务处于第一位。

互联网厂商的新技术确实带来了很多新变化,但由于企业基因限制,很难深入到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具体业务之中。尤其是当城市治理变成一个系统性、全局性工程时,各部门之间、条政府与块政府之间的融合发展,仅仅依靠技术是完全不够的,在硬科技之外,还应该有「软实力」。

所谓「软实力」,是基于对政府业务的理解和梳理,形成一套可行的方法论,通过经验积淀,建立起业务方法模型,以将部门之间的业务内容进行固化,实现可复制。

也就是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企业应该提供“菜谱”,而非某道具体的菜。基于菜谱,各部门可基于业务需求,做出适合自身口味的菜。

为此,浪潮提出了政府数字化转型“能力方程式 ”:

平台崇拜正在失效:大项目费力不讨好,「政府数字化转型」到底需要?

该方程式包含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多重要素,并梳理了这些要素的关系以及对整体能力的影响权重。其中业务和数据是客观的,政府业务以及产生的数据不会因供应商变化而变化,但方法、技术和运营,则因不同的解决方案会有迥异的结果。

张峰解释道,数据和业务类似于生产资料,而技术、方法就相当于生产工具,政府和企业就是生产者和参与者,三大部分相结合就能输出完整的产品、服务,而类似服务需要长期生产者和参与者的长期运营。

而围绕着该能力方程式,浪潮还提供更具体的能力组件,包括GBK方法、数字体征工具能力、数字化平台等等。

以数字体征为例,即参考医学体征概念,通过对管理对象的体征进行定义、分析,及时体现政府整体或局部运行状况,从而对症下药,为政府社会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政府数字化转型没有标准答案,但有具体的方法和路径可循,只有对业务形成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打磨出贴近需求的解决方案。”张峰表示。

总结

政府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宏观命题、复杂工程,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

其中,政府作为甲方,必须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长久的攻坚战,不可能弯道超车,要瞄准转型重点,切忌盲目跟风追热点、炒概念,做更多切实而非锦上添花的工程,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企业作为乙方,在提供解决方案时,不能只关注技术本身,而要着眼于数字化转型整个环节,有全局观,才能深入理解政府业务,若只窥局部,必然导致盲人摸象。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

全局中部横幅
北京中科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特种,防水胶带,专业,品牌,生产,防水,防潮,防霉,热缩材料,特种材料

行情中心:国内快捷全面的股票

东方财富网行情中心提供权威、全面、专业、及时的行情数据,将沪深股市实时行情、港股行情、全球股市走势、权证、基金行情、期货行情、外汇行情、债券行情、黄金行情进行优化整合、为投资者搭建了一个可以纵览全球行情的重要平台,为您的投资提供重要依据。

万象文库

万象文库是一个分享有价值文档的网站,专注于学术论文、行业资料、工程资料、应用文档、教育资料、PPT等资源文档。盖晗了:毕业论文、大学论文,行业规范标准报告,还有关于工程资料以及建造师资格考试试题,更有高校、中小学教师备课资料,文秘写作文档范文,各类的办公PPT模板等资源下载!

维库电子市场网

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是国内外知名的电子元器件采购网、电子元件配单网、IC交易平台。100万注册会员中42.8万电子工程师和57.3万终端工厂。上亿条电子元器件现货、IC芯片库存信息,500多万ICPDF资料。维库电子市场网立足于电子产品信息服务业,为电子行业生产制造商、销售商、广大的电子产品消费者和爱好者以及网络用户提供专业化的网络资讯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

雅集结

雅集结是一个汇聚多元智慧的门户论坛,旨在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观点的平台。在这里,你可以轻松获取各行业的最新资讯,与志同道合的伙伴深入探讨,共同打造充满活力和创意的网络空间。

河北朗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本公司咨询电话:15612130878公司主要经营海康威视产品:监控设备、LED拼接屏、停车设备、门禁通道、会议平板、广播、综合布线、网通、数通、电瓶车充电桩、消防、报警产品等。

FFU风机过滤单元

苏州柏本洁净技术有限公司专注ffu过滤器、洁净棚、高效过滤器、风淋室生产定制,专业从事净化工程项目、无尘车间、无尘厂房的设计、施工与安装。

【同益租车18647157227】呼和浩特租车​

同益租车成立于2005年,主营业务包括:呼和浩特商务车租赁,呼和浩特汽车租赁,呼和浩特租车,呼和浩特婚庆租车,呼市二手汽车置换等,联系电话:0471-5972244.高中低档的车型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层次.欢迎您的咨询,呼和浩特租车​|呼和浩特汽车租赁|呼和浩特商务车租赁|呼市租车

烟囱滑模公司

金盛高空公司提供多种型号的烟囱滑模公司、锅炉烟囱新建、烟囱滑模施工、水泥砼烟囱滑模、钢筋混凝土烟囱滑模,厂家直接供货价格优势明显,本公司所做的烟囱滑模施工工程质量过硬,价格优惠。电话:0515-88698798手机:(0)15380599688

全局底部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