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 教育部发布十问十答 (对于2024年1月1日前发生的)
新京报讯 据教育部官微信息,近日,各省(区、市)正陆续发布2024年高考效果,并行将启动高考志愿填报上班。为更好地协助广阔考生和家长了解高考志愿填报关系事项,教育部整顿了一些经常出现疑问,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问:在哪里可以了解高考效果、志愿填报期间和形式、各高校招生方案、往年录取参考等志愿填报威望信息?
答: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官网网站、微信群众号等威望渠道都会发布往年高考各阶段上班期间布置,包含高考效果发布期间和查问形式、志愿填报期间,以及往年各高校招生方案、往年录取状况参考等威望信息。考生和家长要及时关注本地官网威望渠道发布的信息内容。
考生高考志愿是高校录取的关键依据,请广阔考生务必依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关系要求按时实现志愿填报。前期,教育部已会同无关部门协调互联网平台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的官网网站、微信群众号等启动了威望标识,请广阔考生在信息查问时认准官网威望渠道,切勿轻信网络不实信息。
问: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有哪些公共服务?
答: 教育部高度注重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上班,指点各地建设了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中学多方面志愿填报咨询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部层面,初次在“阳光高考平台”推出收费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将海量数据系统集成,启动共性化婚配介绍,从专业、务工、职业等多方面协助考生了解学校和专业。同时还将举行“高考志愿填报云咨询周”优惠,组织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经过文字问答、视频直播等形式,为全国考生和家长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指点公益服务。在各地层面,中央招生考试机构将经过印发志愿填报指点资料、推出志愿填报参考信息服务系统等多种形式为考生提供填报志愿所需的必要信息和服务,包含往年高校招生方案、高校近年录取状况、志愿填报方法和招生录取政策、考生须知等,并经过电视(电台)政策宣讲、线上直播咨询等形式为考生解疑释惑。在学校层面,招生高校会组织展开线上线下咨询优惠和在线直播等优惠,解读学校招生章程、招生方法和往年录取参考信息,提供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中学会面向考生和家长启动志愿填报培训,及时提供关系部门和高校威望宣传解读资料、发布渠道、发布布置等信息,并组织老师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针对性地指点服务。
考生可以经过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各高校官网网站、官网微信群众号或编发的志愿填报指点资料等渠道查问所需参考信息,也可经过拨打外地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申请的咨询电话或线上咨询等形式了解关系政策和信息。
问:高校招生章程有什么作用,如何查问?
答: 高校招生章程由学校依据关系法律规则和国度招生政策制订,是学校展开招生上班的依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细心查阅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片面了解高校招生方法和关系招生要求。
关键查问路径有:中国初等教育在校生信息网的“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各高校官网招生网站等。“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网页链接:https://gaokao.CHSi.com.cn
问:高考招生有哪些投档录取形式?
答: 高考投档录取形式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确定,普通有两种形式: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和顺序志愿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形式,驳回“分数(位次)优先、遵照志愿”的准则。先依照考生高考效果从高到低启动排序,再依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顺序、联合高校招生方案和投档比例依次启动检索,当检索的志愿有投档缺额时即启动投档,投档成功后不再检索填报的后续平行志愿。在一轮完整的平行志愿检索投档环节中,每位考生最多只要一次性被投出(投档成功)的时机。
顺序志愿投档录取形式,也称为梯度志愿投档录取形式,驳回“志愿优先、遵照分数”的准则。即同一批次准许考生填报若干个按顺序陈列的志愿,理论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在第一志愿投档时,凡第一志愿填报相反的考生,遵照从高分到低分按投档缺额启动投档;第一志愿投档录取终了后,如所填报志愿有投档缺额,启动第二志愿投档录取。依此类推。
投档上班由省级招生委员会担任,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关系高校后,高校依照向社会发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启动录取。
问:考生被投档后有退档危险吗,哪些起因会形成退档,被高校退档影响后续批次录取吗?
答: 高校招生录取履行“学校担任、省级招办监视”机制。无论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还是顺序志愿投档录取,考生的退档危险关键有两个。一是考生高考效果没有到达所报专业录取分数且不听从专业调剂;二是考生活在不合乎高校招生章程规则的其余要求。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定要仔细浏览拟报高校的招生章程,防止因不合乎高校招生章程规则被退档。
被高校退档的考生还可参与本批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高校未录满的方案再次发布补征志愿)或后续批次的投档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参与后续志愿投档录取。
问:填报志愿前要做哪些预备上班?
答: 考生在志愿填报前要做到四个了解,做到“知己知彼”。
一是了解国度须要。团体的生长与国度和社会的开展息息关系。拟报的学校和专业选用应充沛思考国度和社会须要,立志在服务国度和社会开展中表现团体生长价值。
二是了解团体状况。适宜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考生要综合思考自己的高考效果、兴味专长、未来抱负等起因,理性思考动向学校。
三是了解高校状况。了解动向高校近年录取分数(位次)状况、学校招生章程内容和该校在本省招生各个专业人才造就、务工前景等状况,新高考省份考生还要留意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四是了解招生政策。了解本省(区、市)志愿填报方法、投档录取规则等信息。如有不分明的中央,应及时向无关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咨询。
问:填报志愿时的总体思绪是什么?
答 :应联合考生自己实践状况,综合剖析各方面信息,迷信选用,自主填报。
一是正当定位。知分、知线、知位次。效果(位次)的高下,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起因,选择了可选用的高校和专业范畴。考生要正当定位,理性选用志愿,不自觉攀高,也不妄自尊大。
二是兼顾思考。考生应联合团体抱负、兴味喜好、专长长处、生涯布局等多种起因,着眼于国度须要和社会需求,综合思考。高校专业没有所谓“冷热”,适宜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生和家长切忌盲从。
三是初选方案。依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绪,联合本省(区、市)可填报的志愿数量,参照动向高校近年录取状况,分冲刺志愿(往年录取位次略高)、持重志愿(往年录取位次凑近)、保底志愿(往年录取位次偏低)三个区间段选用相应的高校。同一区间段内几个高校应参照往年录取位次适当拉开距离,坚持必定的梯度。要留意选好保底志愿,防止一切志愿偏高脱档。
四是提升完善。对初选志愿启动综合提升,依据志愿,正当排序,防止志愿顺序布置不正当带来的危险。平行志愿在投档检索时有先后顺序,考生在充沛了解关系高校近几年录取位次及位次变动状况的基础上,联合自己的志愿正当布置志愿顺序。
五是正式填报。依据确定拟报考志愿的顺序,严厉依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则的志愿填报流程和操作要求,填报团体志愿信息。
问:填报志愿时有哪些留意事项?
答: 一是牢记填报期间,尽早启动填报。考生务必在规则期间内填报志愿,填报志愿系统依照规则期间封锁,封锁后考生将不能再填报。倡导考生尽早填报,尽量防止集中在截止期间邻近前填报。
二是增强防范看法,管好团体信息。考生应妥善保存好自己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等团体信息和志愿填报系统明码等登录信息,不要暴露给他人,防止志愿被他人窜改。
三是勿信小道信息,谨防受骗受骗。社会上一些机构或团体展开的各类志愿填报咨询优惠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实在、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坑骗等疑问,提示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此外,还存在无机构或团体以所谓的“威望专家”“外部信息”等名义展开虚伪坑骗优惠,提示考生和家长提高警觉,严防被骗。
问:录取上班驳回什么形式,普通什么期间开局?
答: 高校招生履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各省(区、市)录取上班普通于7月上旬开局,8月底之前完结。
问:录取通知书何时能收到?
答: 高校普通会在录取完结后一周左右向录取重生寄发录取通知书。若考生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高校官网网站上查问到了录取结果,不时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可及时咨询录取高校发布的招生咨询电话查问自己录取通知书邮寄状况。
2023年高考有哪些注意事项?教育部发布十问十答
2023年高考有哪些注意事项?教育部发布十问十答一、考生应如何规划赴考行程?考前,请考生认真阅读、仔细核对考试时间、考点信息、考生须知等内容。 特别是要牢记考试时间、考点位置、考场编号,同时结合考点考场位置、天气及交通等情况,合理安排交通工具,合理规划行程路线。 考试当天按要求提前到达考点,留足进入考点考场身份验证和安检的时间。 出现紧急交通状况时,可就近向交通警察寻求帮助。 二、考生的衣着穿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考生的衣着要符合当地考试机构的相关要求,建议不佩戴含有金属成分的手镯、项链、发夹等佩饰物品。 同时,应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注意增减衣物。 三、对于考生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有哪些建议?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下,建议考生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考前尽量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场所。 同时,调整好心理状态,保证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治疗,谨防因身体不适而影响考试。 对于发热或者突发急病等考生,也不必担心恐慌,各地考点都制定了相应的预案。 四、赴考前需要检查哪些物品?赴考时要记得随身携带好《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等必要入场证件。 同时,还要注意检查是否带齐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 自行打印《准考证》的考生,还应检查是否有《准考证》内容以外的字迹。 五、进入考点(学校)一般有哪些要求?进入考点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有序排队,保持一定间隔,不要将手机等违规物品带入考点。 手机最好在赴考前提前存放好,也可在进入考点前交给带队老师及家长,或按照考点规定要求存放。 六、进入考场(教室)一般有哪些要求?进入考场时,将再次进行考生身份验证和违规物品检查,除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外,其他物品不要带入考场。 进入考场后,要对号入座, 将《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放在桌上以便核验。 七、违反考场纪律会受到怎样的处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严肃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考试作弊将导致高考所有科目的成绩无效,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涉嫌犯罪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在高考中组织作弊,属于《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的犯罪。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如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无论使用与否,均将认定为考试作弊。 考试过程中使用手机等设备拍摄试题、答题卡等,通过QQ、微信及其他网络平台发布信息、传播试题及答案,均涉嫌犯罪,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八、考试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考生作答时要沉着冷静,规范书写,确保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同时按照要求在指定位置正确填涂信息、在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草稿纸上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将是无效的,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要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并停止答题。 九、网上关于高考的信息很多,如何辨别真伪?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和互联网平台开展了“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专项行动,请考生和家长认准官方网站、官方账号,涉高考信息以官方发布的为准,不要相信各类非官方宣传及承诺,以免上当受骗。 同时,不要相信所谓的“命题专家”的言论,更不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所谓的“猜题”和“押题”上,切勿相信涉及钱财的相信信息。 请考生和家长弘扬正能量,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温馨和谐的考试环境,共同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十、考后应如何查分及填报志愿?考后,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均会公布高考成绩发布时间及官方查询的渠道,请考生和家长关注相关权威发布信息。 同时,为加强考生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教育部将组织各地各高校举办“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咨询周”活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报考咨询服务,解答相关问题。 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还将组织实施系列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活动,提供志愿填报政策培训、志愿填报指导材料、线上直播咨询活动、电视或电台政策宣讲等。 各高校也将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生宣传咨询服务,请考生和家长关注。 考生和家长如还有其他具体问题,可向当地的考试机构及考点学校咨询
2023年高考开始时间
6月7日至8日。
2023年全国高考于2023年6月7日至8日举行,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
2023年1月11日,《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印发;同时发布了《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对考生电子档案、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身体健康状况检查、考试和录取都做了详细规定。
2023年5月9日,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于召开,全面动员部署做好2023年高考工作。 据悉,防范手机作弊是2023年高考安全的重中之重,要强化综合治理,让手机“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
2023年6月2日,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各省(区、市)2023年的高考举报电话,欢迎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及时举报反映涉及2023年高考的问题线索。 教育部及各省(区、市)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举报线索第一时间核查处理,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6月4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高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考生诚信考试,谨防受骗。 6月5日,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了解考试的注意事项,教育部发布2023年高考十问十答。
2023年高考是什么
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2023年1月11日,《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印发;同时发布了《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对考生电子档案、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身体健康状况检查、考试和录取都做了详细规定。
2023年5月9日,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于召开,全面动员部署做好2023年高考工作。 据悉,防范手机作弊是2023年高考安全的重中之重,要强化综合治理,让手机“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
2023年6月2日,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各省(区、市)2023年的高考举报电话,欢迎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及时举报反映涉及2023年高考的问题线索。 教育部及各省(区、市)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举报线索第一时间核查处理,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6月4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高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考生诚信考试,谨防受骗。 6月5日,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了解考试的注意事项,教育部发布2023年高考十问十答。
高考改革
(1)山东
山东省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2)江西
江西省部分民族村及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不再加分。
(3)浙江
2023年高考起,浙江省语文、数学和外语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2022年10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相关通知,明确自2023年起,浙江省高考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选用全国新高考I卷。 2023年选考科目仍由浙江省自主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