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1967夏季武斗亲历记 (金华198号码段)
采访家中老人,录得关于1967年夏浙江金华地区武斗部分亲历内容(未校)金华武斗的起源始于1966年6月,工作队进驻金华一中,找校长王宗元谈话,导致王被发现缢死校内。
愤怒的学生解除了警卫的武装,扣押工作队成员,控制了校内的两部电话机。
事件被宣布为里应外合的反革命叛乱,逮捕了5名老师、29名学生。
这是金华第一次“武斗”事件,不久后学校实质停课,高中生进入社会开始组建红卫兵组织。
1967年夏,浙江师范大学取代一中、二中成为新的运动中心,金华的武斗组织原有“工先”、“农造”势力很大。
3月25日,金华军分区对“工先”、“农造”发起突然袭击,逮捕了大部分头头,其余的人全都散了。
之后金华的武斗便由“金二司”、“金三司”组织领导,我是“三司”的。
5月,“金二司”组织几千学生在新华街广场绝食了好几天,抗议军分区乱抓人,两派之间的斗争开始升级。
6月,“三司”主力乘坐军用大卡车从浙师大出发,在二仙桥中了“二司”的埋伏,大部分被打散。
金华县委书记陈XX收拢残部撤退到横山小学休整一个月,7月底、8月初到了诸暨、东阳一带和其他友军会合,之后坐大卡车运到某处山脚下开始挖战壕。
学生以前只在市区里打过,没见过战壕,都是在新补充进来的人帮助下挖。
一天的战壕挖好后,第二天天一亮,发现对面来的是解放军,喊“缴枪不杀”。
之前没人通知过是要打解放军,都以为是打“二司”或者别的什么造反派。
学生没有人敢向解放军开枪,全部四散而逃。
我翻山沟逃走,当时看到满山都是“三司”扔下的枪支。
我下山后,没有敢再去找“三司”,也不敢回金华,只好逃到亲戚家里躲着。
不久,就被村里的“小将”举报,被抓出来要打。
后来旁人看我年纪小,还是学生,只批斗便将我放了。
武器的来源是“三司”的枪都是从武装部拿的,武装部和我们的头头约定好时间,到时间直接打开库门让我们去“抢”。
解放军的威望很高,有几个人敢和解放军动手,“抢军火库?”“金三司”的撤退在8月初,司令部里已经传出“变天”的说法,没有通知下去,但是一些消息灵通的人提前逃走。
8月23日司令部正式下令全部人员撤出金华,一部分人北上到四明山打游击,一部分人南下和“省联总”会合。
隆回二中跳楼事件的详细情况
隆回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罗佳成表示,6月7日上午8点57分,隆回县公安局接警称,隆回一中一名高三学生从该校学生宿舍楼坠落,后被送往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坠楼原因正在调查中。
罗佳成同时表示,该学生坠楼时间早于正式开考时间,因而不存在因考试迟到,被监考老师阻止入场导致自杀的可能,“也没有任何有关隆回二中考生跳楼的情况发生。
”据隆回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谭祝田介绍,自杀的姓吕考生系隆回一中高三男生。
谭祝田告诉记者,据他们了解,该考生在高考前半个月时就出现了一些情绪问题,并伴有失眠情况。
“该考生有些不愿参加高考。
高考前一天下午,考生家长才做通他的思想工作,谁知高考第一天就发生这样的悲剧。
”谭祝田表示,初步认定该考生自杀与其“惧考情绪”有关。
此外,针对事发下午发生坠楼考生家长与学校冲突的情况时,谭祝田称,当时家长情绪比较激动,还驱车携带考生尸体前往学校,并与考场外的**产生矛盾。
后经过安抚后,昨日坠楼考生家长情绪已经稳定。
“技术含量”高考舞弊案 设备置入耳道内
“21名场外人员,9名作弊学生。
作弊者将黄豆大小的微型接收器置入耳道内耳蜗近侧,用无线电接收答案。
”6月17日,一则消息从浙江金华市传来,金华下属的永康一中和二中两个考点发生大规模高考(Q吧)舞弊事件。
“规模空前,手段奇特。
”举报者说。
浙江省信息产业厅确认,6月7日上午、下午和6月8日上午,其下属的金华市无线电管理处在永康一举查获了三起利用无线电设备和技术进行高考舞弊的团伙案。
此案由浙江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经济文化保卫科负责调查,相关案情在高考结束二十多天后还未向外界披露。
在浙江省教育厅内部,也没有任何的内部通报。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是保密的信息。
”永康市委宣传部部长周侃说。
接收设备置入耳道内 一名学生家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高考前她也曾接到了邀约,为接收答案向组织者缴纳了5万元费用。
“听说要在耳朵里塞黄豆大的东西,可能还要动手术。
”这名家长说,怕对孩子身体有危险,又怕被抓,她思量再三,最终在高考开始前放弃了作弊打算。
最终她只收回了2万元,剩下的3万元作为违约金被组织者没收。
金华市无线电管理处一位要求匿名的人士解释了此种作弊手段的原理。
“利用磁场感应原理,作弊的学生把接收器绑在身上,用导线放在衣服领子里面,通过人体形成环路。
然后将一颗黄豆大小的终端接收器,塞到耳道里。
通过场外发射器电波和磁场变化,引起耳朵中‘黄豆’的震动,产生声波感应,最终传出信号。
” “这样的技术不难,”这位人士说,但危险在于,也正是那位学生家长所担心的——“(‘黄豆’)硬塞进去后可能拿不出来”,那时学生就需要到医院做个耳科小手术将其取出。
在耳内的“黄豆”一旦身体晃动,很可能掉出耳朵被发现。
为安全起见,不少作弊者选择了做个小手术,将其置入耳内,临时固定在耳蜗近侧。
查阅医学解剖图,耳蜗毗邻颞骨深处,靠近中耳听骨链和脑干。
寻常手法很难将物体置于其附近。
至于作为发射源的对讲机,由于在放开无线电设备管理后,则早已在市场上泛滥成灾,“随时都能买到”。
“理论上,一个对讲机,一个手机,都是一个电台。
而这个黄豆般大小的单向接收设备,就是一个微型的收音机。
”这位人士分析说。
所以,整个过程并不是外界所理解的一对一关系。
“一个信号发出去,就是一个电台,只要有接收器都能收到信号。
接收方有多少,我们是不知道的。
理论上,甚至有可能整个考点都会被覆盖。
” 对付这种作弊手段,的方式是在考场内当场抓获作弊的学生。
否则,就只能靠场外人员指证,“说多少是多少”。
最先查出的是21名场外人和9名学生。
来自浙江省信息产业厅金华市无线电管理处的消息源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第一次是15个,然后是5个,1个,三次一共抓获了21个场外人员。
”另据警方向其通报,被场外初步供出的接受服务的学生分别是6、2、1人,一共9人。
但6月24日,记者通过永康市公安局内部看到的是,该局向永康市委汇报的一份材料与此前传言却有所出入,人数变成了20名场外人员和程某等8名学生。
“目前所有的数字都是临时的。
具体的案情,公安部门还在调查过程中,还未最终确定。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新闻发言人张江琳处长向南方周末解释说,此案已由浙江省教育厅和公安厅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全面接管,侦查结束前,最终的数字增减都属正常。
具体数字究竟如何?涉嫌舞弊考生用何种方法将接收器置入耳道?浙江省公安厅方面以案情尚未侦结、是否发布消息要由教育部门决定为由,拒绝了采访要求。
无线电检测车定位作弊信号 6月5日上午,高考前两天,一辆车顶装有球形雷达接收器的丰田越野车就已开进了金华永康一中的校园。
这辆造价高达五百多万的“无线电监测车”,专门用于搜索依靠无线电传输进行高考作弊的违规行为。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我们做到了让每个设区的地级市都在考前覆盖一辆无线电监测车。
”张江琳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介绍。
具体派往哪个地点,则“按照往年的考风考纪等因素综合确定”。
金华市无线电管理处的一位权威人士接受采访时说,由于监测力量毕竟有限,在金华市9个县市区内,招生部门最终将永康确定为监测重点。
“永康的确应该是重点。
从这次情况来看,永康确实比较厉害,信号查到比较多。
”这位要求匿名的人士承认说。
“前期了解的是当天有什么常规电台,第二天考试监测时一比对,就能发现异常信号。
” “我们并没有规定这辆车一定要在永康出现。
”张江琳说,但“可能永康前几天有什么消息,他们去测试,也是有的。
”他否认省教育考试院方面此前曾接到相关举报。
但征兆似乎存在。
永康一中的一名老师观察说,6月5日,永康市教育局副局长徐莹波在接受《永康日报》采访时警告说,为预防高考中可能出现的高科技舞弊行为,各地在高考期间要对当地考点周边的可疑信号进行巡查监控,必要时要及时进行干扰或屏蔽。
而有关无线电监测车在永康的镜头,也在浙江省经视台反复出现。
高考第一天,监测车就在永康一中考场附近查到了异常信号。
“我们当天加强了很多设备。
”金华市无线电管理处的人士说。
考试第一天,除了那台全市惟一的专业检测车外,另一台可拆卸的小型移动设备也一起进驻到永康。
第一场语文考试开始后,工作人员先用无线电频谱仪在考点附近进行了例行频段扫描。
在与前天测定的日常电台进行对比后,异常的可疑信号很快被发现。
这些信号立即被输入无线电测向机进行分析,信号接收天线开始被使用,以便查找确定信号发射源。
这位当时在场的人士说,工作人员经过反复比对,将当天上午查到的信号定在了与永康一中考点一江之隔的百世德咖啡周边地区。
“监测车的精确定位性不强,只能确定大致的方位。
”这位人士说,为精确定位,工作人员再次利用移动设备反复监测,最终确定了百世德。
第二场数学和第三场综合科的考试中,另外两个发射点同样被测定。
精确的定位,被及时通报给了警方。
永康公安局的民警随后出动。
当场抓获21名场外人员,随后根据抓获人员的供述,确认了9名涉嫌作弊的学生。
试卷和答案的来源也被列入随后的调查范围内。
“本来我们怀疑可能有现场扫描试卷向外发射的行为,但最后没有监测到。
”这位人士说,经过公安部门讯问,最终确定,是通过网络从外地传来的试卷。
担忧是有根据的。
实际上,微型的笔型扫描仪,市场上也容易买到。
这种扫描仪功率虽很小,但接收范围仍能达几十米之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是他们有新的作案手段以后,我们才能跟进研究解决。
”这位人士苦笑说。
舞弊日趋高技术化和组织化,目前仍无有效惩罚措施 永康的集体舞弊只是浙江今年查获的无线电作弊案之一。
浙江省信息产业厅承认,今年他们分别在金华、台州、温州查获了8起利用无线电设备和技术的高考舞弊案,查实场外涉案人员34人,查获自制车载台1台,对讲机13台,以及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涉嫌作案设备,截获并阻截非法信号3起。
大规模的作弊行为和2009年将启动的新课改有关。
“今年高考有点特殊,明年就是新教材。
有些学生才采取投机取巧的办法。
”永康市委宣传部部长周侃分析说。
新课改的变化是教材的更新和考试科目的变化。
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如果不能顺利搭上实施新课改方案前的这趟末班车,明年高复时将不再具备“比别人多温习一年”的优势,一切将变成未知数。
也许考虑到这点,在考前,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曾多次强调要在今年加大高考舞弊处罚力度。
在公布的《浙江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政策》中,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特别要求每名浙江考生须在考前签订《诚信考试书》,一旦发生考试违规舞弊行为,其违规舞弊事实及处理结果将记录到考生电子档案中,录取时供学校参考。
同时,该记录将纳入国家和省两级设立的诚信平台,伴随考生终身。
但单凭一纸自律的诚信书,没有有效的惩罚措施,根本无法消除作弊的现实冲动。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纪委书记郭申初承认,在永康案件查获当天,由省教育厅和公安厅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就立即赶往当地。
但直到截稿时,仍无任何人获得处罚。
郭申初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说,作弊的学生一旦被确认,分情节轻重,将会得到不同的处罚。
第一种是当场抓住,取消单科成绩;另一种是情节严重的,比如,在最后一场被抓出的学生,前面几场又有证据证明作弊,将被取消全部成绩;第三种,则是向外发送试卷,泄露国家秘密,“这涉及刑事,就不是我们能管的了。
” 郭申初说,由于此次永康高考舞弊,并没有学生被当场抓住,所有涉嫌作弊的学生都是事后场外作弊者指认,因此,迄今为止并无被取消任何课程成绩的学生。
由于没有最终的调查结论,浙江省内所有涉嫌作弊的学生目前都尚未遭到任何处罚。
“这是关系到他们一生的事情。
我们对学生的成绩很慎重。
公安部门的结论没有出来以前,我们不会轻易给他们下这个结论。
” 而浙江省教育厅则否认有老师遭到处理。
“老师是否处理在调查有结果后才能确定,我们省厅办公室和纪委都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消息。
” 浙江省信息产业厅的一位要求匿名的人士说,中考、高考、司法考试和研究生(Q吧) 考试,这些考试,几乎场场都能定人终身。
在过低的违法成本前,考试舞弊现在已呈团伙化、组织化特点,“防不胜防”。
这名人士回忆说,有次他在金华一司法考试考场负责监测,监测到有作弊嫌疑,但最终仍无法作出处罚。
一名家长闻讯气愤地说,“如果只是出个10万、20万,我也让儿子这么干。
” 有关考试舞弊如何处罚的法律缺失也许是另一个原因。
杭州检察院一名要求匿名的检察官评论说,对于组织舞弊人员的惩罚,目前的治安处罚法和刑法均没有明确条文设定,除非是这些成员因盗窃试卷而涉嫌泄露国家秘密。
此外,并无任何有效的刑事惩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