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穷匕现 从打车补贴到专车补贴 (图穷匕现是成语吗)
自从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合并,大家就担心免费的打车蛋糕会消失,而双方都表示补贴暂时不会有变化。现在,两者合并已经一个多月了,我们在手机上开启APP,补贴券确实没有消失,甚至金额还增加了。但是补贴券从出租车变成了专车,互联网租车软件终于露出了它的獠牙。
出租车司机的担忧
目前尚处业务整合期的滴滴快的,从3月21日起开始对专车用户进行补贴:每日两次15元代金券自动发放到账户系统。虽然没有刻意描述截止时间,但滴滴、快的方面强调:“预计约10亿元总额的补贴活动让用户享受免起步价。”
而在两者的强势之下,其他互联网租车公司并没有屈服。神州租车愿意叫板,其“新用户50元内免单”、“北京老用户15元优惠券”以及“充100补100”等活动力度甚至比滴滴、快的还要大。
在高额补贴之下,前一段吃补贴吃的非常舒服的出租车司机们感受到了压力。
北京一共有7万辆出租车,但是已经有了2万辆专车,而专车的数字还在快速增长,这意味着出租车的市场正在被分割。
有压力的不仅是出租车的司机。在专车司机高收入的诱惑下,大量社会车辆和人员进入这个行业,供给增加使专业司机的营业额和收入也在下降。以前轻松过万,甚至2万、3万成为历史,几千元成为常态。
互联网租车软件疯狂烧钱给司机们带来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打车补贴与专车补贴的区别
在快的和滴滴合并前,两家公司一天烧钱就在千万级别,无论是给用户的补贴还是给出租车司机补贴,这两家公司都是没有收益的,纯粹是花钱买普及,花钱买行为习惯。
但是在合并之后,打车补贴变成了专车补贴。而专车是要分成的。用户打车的收入,互联网租车公司要分账,甚至前一段还有租车的份子钱。
也就是说,在专车服务上,快的和滴滴是赚钱的,所谓的补贴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和出租车上烧钱培养行为习惯是两码事。
在烧了一年多钱之后,合并完成垄断的互联网租车公司终于露出来獠牙。给司机的好处是暂时的,随着大量从业者的加入,出租车或者专车司机的收入会回归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而区别是以前被垄断的营运权到了互联网租车公司手里。
我们仅仅从北京的情况看,假设2万专车不在继续增加,2万专车司机营业额等于出租车,收入稍高于出租车司机,按照8000收入,2000上缴计算,北京一年就可以给互联网租车公司贡献4.8亿的收入。
而互联网租车服务是全国的,全国所有城市加起来,这块收入非常可观。
在推广阶段每天烧掉千万,而在收获阶段恐怕就是每天进账千万了。
而专车数量还在不断增长,出租车还在不断被冲击,等到市场完全饱和,互联网租车公司的收入将是天文数字。
出租车将被迫变革
在纽约出租车牌照交易网站,仅三月份就有12个牌照愿意卖出,开价从最低的77万5到最高的95万不等,绝大多数开价都在81万左右。好几个都注明“买牌照送旧出租车”的优惠。而在一年多以前,纽约的出租车牌照都在1百万美金以上。短短一年时间就下跌了超过20%。在美国经济不断上升,出租车需求不见减少的时候,出租车牌照价格的下跌被普遍认为与Uber等打车软件通过试点运营计划进入纽约市场有关。
互联网租车倒闭出租车营运权下降,在美国已经是事实了。而在中国,虽然各地交通部门有所反弹,但是互联网租车实际上很难被完全遏制。而李克强总理“互联网+”的发言也给互联网租车公司打了气。
未来,随着专车的增加,出租车昂贵的营运权会受到一定冲击,不过这不意味着自由竞争,而是互联网租车公司与各地出租车管理部门博弈,最后出来一个适中的比例。司机们的收入因为没有门槛限制并不会上升,甚至还会有所下降。社会上同等辛苦程度的岗位拿什么工资,出租车和专车司机就会拿什么工资,而消费者拿到补贴的机会也会逐渐减少。
在这个转化中,收益最大的还是互联网租车公司,特别是已经有了市场垄断地位的快的滴滴。红包时代过去了,盈利时代来临了。
特约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