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度须要什么就干什么︱长江评论 (国家需要什么样的)
长江日报评论员鲁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度迷信技术处罚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关键讲话中指出:“要提高基础钻研组织化水平,完善竞争性允许和稳固允许相联合的投入机制,强化面向严重迷信识题的协同攻关,同时激励自在探求,致力提出原创基础切实、把握底层技术原理,筑牢科技翻新根基和底座。”
此前,教育部印发了《对于增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进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对高校充散施展新型举国体制长处、增强有组织科研作出部署。
“有组织科研”关键针对基础钻研。随着新一轮科技反派和产业改革深化开展,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和社会浸透融合等清楚出现,迷信钻研范式出现了深入改革,国际间的科技竞争也向基础前沿前移。以集中力气办小事的长处增强基础钻研水平,从源头和底层处置关键技术疑问,是时代所需,也是服务国度策略需求而探求的新型科研方式。
对科研人员来说,要服务国度策略需求,变“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能什么就干什么”为“国度须要什么就干什么”。
过去几十年,一批又一批低劣的迷信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奉献一生心血,不少人因此扭转钻研方向,铸就可贵的“迷信家精气”。当初,环球进入大迷信时代,基础钻研组织化水平越来越高,“有组织科研”将成为科研常态,须要更多科研上班者以国度须要为先,投身到基础钻研的严重迷信识题中去。
“有组织科研”并不否认自在探求。基础钻研要保持指标导向和自在探求“两条腿走路”。成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须要在高水平自在探求钻研基础上,始终强化“有组织科研”,承当更关键的使命和责任。
【编辑:丁翾】
为什么说中国是诗的国度?
答:因为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中国的诗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 。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若干次诗词盛行的时候,如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末等 。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词作品,如诗经、楚辞、汉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元曲等 。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他们灿若星河,如屈原、司马相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唐初四杰、大小李杜、白居易、王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关汉卿、马致远、唐伯虎、郑板桥、毛泽东等 中国一直都有崇诗风尚,以能赋诗填词为雅。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灿若群星的诗人创作了浩瀚如海的诗歌作品。 其中最耀眼、最动人、流传最广、从来不变的是诗人的情怀: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激昂;有陆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赤诚肝胆;也有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忧思;更难忘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痛楚……
地理环境对文化有什么影响
论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通常指环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自然资源等等,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中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的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居住地的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早期文化形成更为直接,是文化形成的首要因素。 “如果把各民族、各国度有声有色的文化表现比喻为一幕接一幕悲喜剧,那么,这些民族、国度所处的地理环境便是这些戏剧得以演出的舞台和背景。 ”1冯天瑜教授用生动的文字描述了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的重要性。 地理环境是中国文化产生的基础。 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较早地产生了文明。 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中国文化的摇篮。 人类的生命与水息息相关,决定了文明在江河的地理环境下产生。 中华民族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繁衍生息,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 不光是中华文明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产生,所有的中国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产生的。 比如汉族的祖先崇拜文化,这种文化的由来是可以找到地理环境的因素的。 汉文化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土壤、气候、水利等自然条件为发达的农业文化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促成了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体(家庭)的很早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直接与自然界打交道,靠天吃饭万事不求人,祖宗的一套生活方式对子孙来说已足够应用,家族宗法观念由此得到强化,引出了对祖先的莫大崇拜。 ”2无论是文学、思想、历史学、经济学、书画等等,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延续性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第一大特性是延续性,这种文化特性受到地理环境的深深影响。 从中华文化产生开始,中国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从来没有中断过,具有明显的延续性,这不得不归结于中国辽阔的地理环境。 在中国文化摇篮的黄河流域,这片七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和冲积平原,地理环境良好,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底。 从远古时期的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人等古人类化石中,我们知道,中国人的祖先很早就分散在东亚大陆的广大地域。 “长江乃至辽河流域,以及西南崇山峻岭间,也有长达四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3这些广大的区域的总面积有五百万平方公里以上,是十分广阔的,这就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奠定了地理基础。 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它们的地理环境非常狭小,当遇到外族入侵,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文明由此中断了。 中国则不同,中国文化在广大的区域内发展,内部有广阔的回旋余地。 在历史上,当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住中原,中原王朝失去了黄河流域时,还可以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依托延续自己的文化。 历史上的东晋、南宋,虽然偏居一隅,但延续了中国文化。 即使是少数民族统治的元、清两朝,汉族文化也能对他们潜移默化,迫使他们不得不接受汉文化。 正是因为中国拥有广阔的回旋余地,中国才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中国文化得以延续下去,而不至于像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化那样在历史上灭绝了。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第二大特性是多样性,这种文化特性也受到了地理环境的深深影响。 中国文化从早期起源开始,就呈现了多元化的格局,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这不得不归结于中国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 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复杂多样的,“辽阔而多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4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内部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地理特征。 中国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繁杂多样。 中国的南北跨越30个纬度,东西跨越60个经度,南北温差相差近50度,东西年降水相差几千毫米,山脉和河流都有各种走向的,这种自然特点把中国大地分成大大小小的“国中之国”,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5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导致的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就是明证。 早在先秦就形成了各种区域文化,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以后又有关东文化、草原文化、雪域文化、湖湘文化等等。 这些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如中原文化人文渊薮,博大精深;燕赵文化多慷慨悲歌;荆楚文化轻灵精奇;湖湘文化朴质蛮霸等等。 不同的地理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很不一样,衣食住行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 中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各民族的文化是很不一样的。 但中国文化虽然存在巨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但又具有统一性,形成了中国文化大一统的局面。 各种文化共存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正所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患”。 6四、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相对封闭性和独立性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第三大特性是相对封闭性和独立性,这种文化特性也受到了地理环境的深深影响。 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相对封闭、独立的特性。 在地理上,中国东临大海,西北是戈壁和沙漠,西南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以及云贵高原。 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碍,给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 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方便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形成了一种与外部世界半开放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文化大体上是在本土上独立成长,虽偶尔有外部文化传入,但都无法改变中国文化的相对封闭性和独立性。 中国的文化基本上是在本土上成长的。 如中国的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道教等,这些思想和宗教流派在世界上自成一体,影响深远。 又如汉字,汉字完全是中国人创造的,不像其它的文字,如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印度文、阿拉伯文等,基本上都是来自腓尼基文字。 又如中国的书画艺术,更是中国人的独创。 中国的四大发明——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也是由中国人独立创造的。 其它的中国文化也是如此。 也有外来文化通过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比如佛教,但“佛教自它传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一直是再按照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再宣传自己的理论,当时的中国人是把它看做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来处理的。 ”7经过中国化的佛教已经不是印度经院哲学的佛教,而是中国人自己引申发挥的,与印度本土的佛教大不一样。 宗教是这样,其他的思想学说也是如此。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自我状态独立地向前发展。 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加上中国发达的农业文明,中国人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意与外界打交道。 明清两朝基本上是奉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致使中国很少接受外来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对封闭性,导致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 五、地理环境对中国民族伦理道德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他深深地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地处温带大陆,温带气候适中,就使中国民族形成温和的性格,在天人之际和人伦的关系上采取持中的中庸态度。 ”8中国的大陆型气候十分明显,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明显。 在中国东部,河网密布,沃野千里,季风定期带来丰沛的雨水,水热配合良好。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寒来署去,周而复始”。 9在温带地区,热能和水分比较充足,农业比较发达。 在发达的农业条件下,再加上中国物产丰富,人们生活能自给自足。 而自给自足的中国人是历来喜爱和平的,不喜欢侵略扩张与动乱,追求的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理想的太平盛世。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人喜欢采取中庸的态度,对人谦让,对上尊敬,不喜欢与人发生分歧和争吵。 这说明温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温和的性格和中庸的态度。 在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多次入主中原,如建立辽的契丹族、建立金的女真族、建立元的蒙古族、建立清的满族。 面对少数民族的入侵,汉族却采取退让的态度,偏居一隅或服从少数民族的统治。 在中国近代,中国多次遭受资本主义的入侵,但中国人却采取忍辱负重的态度,与侵略者签订有害于中国不平等条约。 这都是由于中华民族,特别是汉人的温和的性格决定的。 而这种温和的性格又是受到了中国温和气候的影响。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要肯定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充分认识到中国地理环境的具体情况,协调人地关系,从而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加辉煌灿烂!
中国为什么称为龙的国度
在中国,龙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发展阶段:图腾崇拜阶段、神灵崇拜阶段、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的阶段、印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 在图腾崇拜阶段,中国远古的某些部落把龙视为图腾,作为自己部落的祖先和标志。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有关传说,龙(原形为蛇)原为伏羲氏族的图腾,后来成为太暤部落的图腾。 太暤部落是龙图腾崇拜最为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在神灵崇拜阶段,农牧业逐渐形成,宗教信仰也得到发展,从较为单一的图腾崇拜过渡到多神崇拜。 龙图腾崇拜也发展为龙神崇拜。 人们把龙神化,奉龙为水神、虹神。 龙被神化后,又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 秦汉时期,中国大统一,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龙崇拜便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 中国古代帝王把自己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或龙神之子,或把自己说成是受龙神保护的人,借助龙树立权威,获得人们普遍的信任和支持。 这样,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对中国龙文化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是印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 隋唐时代,佛教在中国迅速传播,佛教中的龙王崇拜也传入中国。 在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来只有龙神崇拜,没有龙王崇拜,龙王崇拜是在佛教传入后引进的。 随着佛教的传播,龙王、龙宫、龙女等也得到迅速流传。 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一件“C”形青玉龙,后经考古勘查确认该玉龙属于距今约7000多年的红山文化遗物。 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 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这件玉龙用黑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较长,鼻部前突,并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2个并排的鼻孔。 玉龙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位列十大镇馆之宝。 安徽含山凌家滩、湖北天门肖家屋脊也都有类似的玉龙形象,它们有可能是龙的原始形态。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清理出一条长1.78米的蚌壳摆塑龙,距今近六千年。 1994年,在湖北黄梅县白湖乡焦墩遗址,清理到一条长4.4米的卵石摆塑龙,距今约六千年。 1995年,考古学家在辽宁的阜新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发现了一条长19.7米的红石堆塑龙。 这条龙有头、尾和四肢,已经比较完整。 查海遗址是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证明中国龙文化至少已经有了8000年的历史 。 这是迄今为止得到考古界公认的,最早关于龙的遗存。 1996年,辽宁葫芦岛杨家洼遗址,发现了两条土塑龙,距今约八千年。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的神秘功能在先民的眼里愈发至关重要,与天地宗祖鬼神沟通的琮、璧、戚等礼器,都是用好玉琢制的。 在辽西、内蒙古、徽、湘、鄂、太湖流域的发达地区,人们也用玉琢出龙形,足见龙在当时非同一般的地位。 辽宁建平白玉龙。 红山文化。 有说像猪,有说像熊。 他们一方面从形象上分析像熊,另一方面依据出现红山文化重大遗迹的牛河梁积石冢内,有以熊为祭的重要迹象和出土熊首彩陶塑件,甚至附近有可能是当时先民作为山神崇拜的熊形大山。 事实上,圆眼大头尖长嘴,利齿显露的,甚至肥厚笨拙的身体与当地的棕熊唯妙唯肖。 安徽凌家滩白玉龙。 距今五千年左右。 首尾相联的扁环形,鸡骨白色泛绿斑,此龙除背环一周明确的脊鬣,尤为形象的是龙首呈牛头形,头上两支微翘的弯角,直观就是当地水牛头上的双角。 浙江余杭瑶山白玉龙。 良渚文化。 玉龙组成比较特别,由四个同向龙首围成一个镯形。 龙首分布均匀地浅凸于镯面上。 嘴、眼、耳浅浮雕状,龙角、牙齿等一些细部用阴线勾勒。 发掘报告描述它“眼和牙近似水牛或鹿,鼻如猪,角与耳非牛非鹿,似为各种动物的结合图形。 ……平面加一个侧面进行斜向观察,其形态和传统观念龙形颇为近似,……环曲的镯身,或可视作龙体的象征”。 此类龙形,在浙江反山、瑶山等遗址出土的璜、柱形器、山字形器管和小玉璧上多有发现。 扁长吻,缩颈俯伏,面额仰天的身姿酷似一条浅潜水下,仅浮露鼻眼,随时准备猎取小动物的鳄鱼的形象。 一排整齐犀利的牙齿,更是这一水中猎手的生动写照。 湖南澧县孙家岗的玉龙。 龙山文化。 扁簿状,镂刻透雕而成。 头顶有高耸华丽的角状装饰,腹下有雕镂逼真的龙脚(这恐怕是已知玉龙中最早发现龙脚的例子)。 但蜷曲的主体,仍隐约能见“C”字形状。 长吻、圆眼等独特的造型,同样具有鳄鱼的体态特征。 湖北天门肖家屋脊玦形玉龙石家河文化。 外形极似红山文化“C”字形玉龙,只是头形不似红山猪、熊、马首形,而略与鳄接近。 以上诸玉龙,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典型玉龙。 从动物学角度分析,主要是马、熊、牛、鳄几种,特征清晰,种类明确。 内蒙古地区广袤的大草原,在那里的动物主要就是牛羊与马。 而马是其中最有灵性的动物,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和巨大的承载力等,是最受牧民宠爱而赖以生存(耕作、运输、坐骑、甚至果腹等)的牲畜。 他们把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伙伴,虚幻成神通广大的龙的形象——长鬣飞扬的三星他拉碧玉龙,合情合理。 辽宁建平白玉熊龙,形象为熊,熊的力量和其在当地动物中的霸王地位,也是令人敬畏的。 将其虚幻神化成龙的形象,也是完全可能的。 至于安徽凌家滩玉龙为牛首形,据了解,水牛在这一带,不久前还是农家的主要畜力,也是当地农民几千年赖以生存的动物,即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民政府,也曾多次发布公告,严禁宰割耕牛,足见牛在当地人民生活中占据过多么重要的地位。 凌家滩先民把这一具有神奇般力量,对农业丰产作出极大贡献的水牛,虚幻神化为龙的形象,顺理成章。 浙江余杭瑶山白玉龙、湖南澧县孙家岗白玉龙、湖北天门肖家屋脊玦形龙,头形都似鳄鱼,而鳄鱼也正是长江流域及江南水乡地带常见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动物。 有人分析认为,鳄鱼总是在冬眠之后在春天破穴决堤造成水灾,人们也往往在这个时候看到了鳄鱼出没在波涛滚滚之中,便以为鳄鱼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使人们逐渐由鳄产生了龙神的形象和崇拜。 繁多的龙型,特别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玉龙各有祖形的现象,说明龙的产生其实是与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当地氏族先民所尊崇、敬畏的某种动物直接相关,与当时当地生存的动物种群有关。 如鳄应该在江河沼泽的江浙湘鄂地区,而不应该出现在辽西的山区和茫茫无际的大草原上;马的踪迹至今在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中没有发现……这种与当时当地先民的尊重物紧密相连的特殊的造龙现象,直至以后仍会导致另类新龙的产生。 如商代人首双角龙纹青铜盉,汉代马王堆帛画上的人形龙,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鎏金银盆上的鱼龙等等。 其中人形龙的出现,说明受到尊崇、仰慕的首领、英雄人物等,同样可以成龙。 这一现象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仍能产生其不可思议的影响。 总而言之,这种奇妙的、唯“龙的传人”独具的“龙”化的意识行为,实质就是将这种动物或人予以“神”化的过程。 《竹书纪年》载: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 古籍说帝舜和夏代有饲养龙的活动,以龙作氏族的族名。 《路史·后纪》卷十一:“当舜之时,人来效献(献也)龙,求能食之。 高阳之后,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 赐之氏白豢龙。 封于鬷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 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 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 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姓(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 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 夏后飧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商周时期,龙文化更得到广泛的传播。 龙由图腾时代原始的龙形象变成真正的龙纹,约在商代。 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与巫术,也就十分重视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 青铜器上的纹饰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即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纹饰,向人们展示应崇拜的神灵,求其保护,免受怪物的侵害。 这种纹饰中,原龙纹成为主要的部分。 《史记·封禅书》载:“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 龙原本是中华先民崇拜对象,但随着专制程度的不断加深,君权之日益膨胀,帝王之家凭借政治优势,将龙据为己有。 《吕氏春秋》中,便有将晋文公“喻之为龙”的记载。 其后有秦始皇称“祖龙”之说。 秦汉以后,龙已定型为帝王化身,皇室专利。 皇帝为“真龙天子”,出生曰“真龙天降”,驾崩称“龙御上宾”;所居者龙庭,卧者龙床,座者龙椅,穿者龙袍。 西汉董仲舒所撰的《春秋繁露》中,记有民间祈求龙降雨以保丰收的祀龙降雨活动。 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著名帛画上,也有龙的形象。 这表明在西汉时期,龙已经是社会生活中流传相当广泛的一种文化意识了。 《新唐书·五行志三》载:“贞元末(805年),资江得龙丈余,西川节度使韦皋匣而献之,老姓纵观。 三日,为烟所熏而死”。 该事,《太平广记》卷四二二引牛肃《纪闻》谈的比较详细。 《唐年补录》载:唐咸通末,舒州刺史孔威进龙骨一具,因有表录其事状云:“州之桐城县善政乡百姓胡举,有青龙斗死于庭中。 时四月,尚有茧箔在庭。 忽云雷暴起,闻云中击触声,血如酾雨,洒茧箔上,血不氵于箔,渐旋结聚,可拾置掌上。 须臾,令人冷痛入骨。 初龙拖尾及地,绕一泔桶,即腾身入云。 及雨,悉是泔也。 龙既死,剖之,喉中有大疮。 凡长十余丈。 鳞鬣皆鱼。 唯有须长二丈。 其足有赤膜翳之。 双角各长二丈。 时遣大云仓使督而送州。 以肉重不能全举,乃剸之为数十段,载之赴官。 ” 明朝洪武时期,龙纹的造型基本上保持着元代龙纹的形状。 其特征概括为头小、颈细、身体细长、少毛发、三四爪。 永乐、宣德时期,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龙形变得形体高大粗壮,威武凶猛。 那时,龙首较元代的大,上颚比下颚长而高高突起,有张口和闭嘴之分。 张口的伸舌(早期较长如戟状,后期略短微微上翘),闭嘴的上唇似如意状,鼻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下颚多有两束或三束的疏须,头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发少,后期的发多。 到了成化、弘治、正德年间,龙型失去了前朝张牙舞爪、叱咤风云的雄姿,表现出一副性情温顺的神态。 常见的一种闭嘴龙,多在花间、莲池、海水彩云中出现。 除了闭嘴龙,也有少量张口龙、螭龙。 而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龙纹则以行龙为多。 有双龙相对的,有张牙舞爪的,有两龙争珠、回首而望的,也有龙凤对舞的。 有行于花间、舞于彩云的龙形,也有游于海涛之中的蛟龙。 此时的龙纹,亦分张口和闭嘴龙。 在工艺上,龙纹大不如前。 常见画工简单草率,有的把龙鳞画成简单的网格纹,神气也差。 有的显得瘦弱,失去驾云行海叱咤风云的神威。 雍正、乾隆年间,龙型的角分叉成山字形,龙的眼睛显圆,龙的爪已不似明代鹰爪,五趾相靠成“风车”状。 这时的龙爪拇趾与食趾相距较大,趾甲显得细小,没有了元、明时期三角形的那种锋利感。 所以,清代龙爪给人以有形无力之感。 清末的龙纹,其精神大不如之前的威武、健壮,显得腰硬,老态龙钟,四肢无力。 对比发现,之前的龙体盘曲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 而清末时盘曲少了,故显腰体硬直之感。 概括起来,明代龙纹及造型粗壮,威武生猛,龙首魁梧,有怒发冲冠之气势。 龙趾呈三角形,略微内弯,锋利刚劲。 明中期时龙首扁长,上唇呈如意状,龙爪紧靠呈风车状。 明晚期时,仍以游龙居多,龙的头部略圆,鬃毛成蓬,有上冲之势。 这时的龙型上颚端肌肉高高突起,呈如意状,形如猪嘴,人称“猪嘴龙”。 而清代龙纹显得华贵精巧,富丽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