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反摩萨德担任人就是摩萨德 内贾德3年前曾称 伊朗 黎真主党展开内鬼追查 (伊朗反摩萨德小组)
以色列近期间断始终的暗杀执行,引发了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对其外部被浸透的剧烈担忧。
黎巴嫩真主党指导人纳斯鲁拉遭袭身亡后,有伊朗初级官员示意,这一事情促使伊朗当局彻查伊朗外部从反派卫队到初级安保官员等或许存在的浸透。一名官员说,他们尤其关注那些出国游览或许有亲属生存在伊朗境外的人。
与此同时,黎巴嫩的三名信息人士称,黎真主党展开大规模考查以肃清以色列特务,在寻呼机爆炸案后盘诘了数百名成员。
黎安所有门信息人士:
在伊朗的特务向以色列报告纳斯鲁拉行迹
在过去几周,黎巴嫩真主党成员携带的便携式通讯设施出现爆炸,造成数千人死伤。此外,真主党指导人纳斯鲁拉及该组织军事指导层、精英特种部队指挥官等多名初级指挥官也在袭击中丧生。
▲外地时期9月28日,黎真主党指导人纳斯鲁拉遭袭身亡,贝鲁特民众走上街头抗议 图据ICphoto黎巴嫩安所有门一名信息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称,“以色列经过安插在伊朗的特务,得悉了纳斯鲁拉的行迹。”据其泄漏,在黎真主党总部遭袭的今日下午,一名潜伏在伊朗的特务向以色列方面报告,真主党指导人纳斯鲁拉行将达到黎巴嫩南郊的真主党据点达希耶。
另一名凑近以色列情报部门的信息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示意,以色列破费20年时期针对黎真主党启动的情报上班,可以让以军在任何时刻袭击纳斯鲁拉。这一表态距纳斯鲁拉遇袭不到24小时。
同时,有报道称,包含伊朗初级官员在内的3名伊朗信息人士泄漏,在纳斯鲁拉遭以色列袭击身亡的几天前,伊朗最高首领哈梅内伊 曾派遣密使 向他收回正告 ,称“以色列安插在真主党的特务正在方案暗杀执行”, 并倡导他尽快分开黎巴嫩。
伊朗启动追查执行:
彻查初级官员海外游览记载
只管伊朗屡次 宣布 拘捕 以色列特务 ,以及为以 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 从事特务优惠的嫌疑人,并展开大规模的特务追查执行,但其功效和详细细节仍不透明。
往年7月底,哈马斯政治局时任指导人哈尼亚在德黑兰缺席伊朗新总统佩泽希齐扬到任仪式时期, 遭暗杀身亡。随后, 伊朗展开考查并拘捕了20多人,包含军队及情报机构的初级官员,指控他们与摩萨德有咨询。
另据新华社报道,伊朗伊斯兰反派卫队9月22日宣布在伊朗6个省份抓捕了12名涉嫌为摩萨德从事特务优惠、破坏伊朗国度安保的人。
据一名真主党信息人士和三名伊朗初级官员称,纳斯鲁拉遇袭身亡后,黎真主党与伊朗区分启动了外部考查,以追查以色列特务。
据称,伊朗当局正在彻底考查初级官员的海外游览记载,以及他们能否有寓居在国外的亲属。一名曾前往黎巴嫩游览的人已成为嫌疑人,现已与另外几人一同被捕。
伊朗伊斯兰反派卫队10月1日晚宣布,为报复以色列在伊朗、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一系列执行,向以色列境内的军事和安保指标发射200枚导弹。
美国卫星图片显示,伊朗的导弹袭击造成以色列一空军基地至少三座修建受损。据称,该基地驻有包含F-35隐形战役机在内的多种先进战机。
卫星图片显示,主跑道左近的两个机库的屋顶出现大洞。这些机库用于寄存相对较大的飞机,结构碎片散落在机库周围的低空上。紧邻机库的路线被撞出两个大洞,基地南端也出现了近9米的弹洞。局部受损的路线正在修复。
有剖析称,摩萨德总部也遭到了袭击。报道指出,摩萨德总部位于特拉维夫市的“人口浓密地域”,平民实践上被用作“人盾”。
伊朗前总统舆论再度引关注:
伊朗情报机构上层有“糜烂团伙”
伊朗前总统内贾德于2021年6月宣布的舆论近日再次被提及,他过后曾称“伊朗担任打击以色列特务的情报部门最高官员自己就是一名以色列特务”,这一细节在本月初再度引发关注。
内贾德过后在一次性采访中称,担任打击摩萨德优惠的伊朗最初级别情报官员自己就是以色列特工。他没有泄漏详细姓名,也没有说明涉事时期段。
内贾德还示意,伊朗情报机构上层有一个“糜烂团伙”,从德黑兰左近关键地点和伊朗航天局窃取了关键文件,“这不是玩笑。极端关键的文件被盗,国度安保遭到要挟。”
“伊朗航天局的文件寄存在该局局长的一个保险箱中。” 内贾德过后还称, “直到文件落入死敌手中并被揭发后,咱们才发现……甚至伊朗情报部长都被蒙在鼓里,这个团伙向他提供虚伪信息,宣称个别小偷曾经常使用过临近的大楼,(团伙)最终被拘捕。”
伊朗 前 情报部长阿里·尤尼西在2022年接受采访时示意,以色列对伊朗的浸透如此之深,以致于“德黑兰的初级官员应当担忧自己能否会被摩萨德杀害”。
摩萨德前担任人约西·科恩曾在2018年1月详细形容了如何应用20名伊朗特务盗取德黑兰的核档案。他说:“摩萨德在执行前两年多就获取了核档案寄存地点的情报,咱们还获取了详细的外部结构图。在一个友好国度,咱们复制了那栋修建,启动了演练。随后,咱们招募了20名非以色列籍的特工。执行中,他们实时地经过视频向咱们展现并形容他们看到的一切,还发送了照片。”
红星资讯记者 邓纾怡 综合新华社(蒋国鹏)、央视资讯(周雨卉)等
黎巴嫩的面积?
黎巴嫩国土面积 km²。
黎巴嫩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لبنانية;英语:Republic of Lebanon),简称黎巴嫩。 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
公元前2000年为腓尼基的一部分。 以后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统治。 7—16世纪并入阿拉伯帝国。 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 一战后沦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
1943年11月22日独立。 1975年爆发了一场持续近15年的内战,严重破坏了黎巴嫩的经济发展。 近期黎巴嫩多发党派之间的小规模冲突,和以色列,叙利亚两国关系紧张。
黎巴嫩是中东地区最西化的国家之一,这与它和基督教有着十分密切的历史有关,境内更有人类最早一批城市与世界遗产,这些文明古迹最古老的具有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因而在旅游业中相当著名,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银行业和旅游业,二者占据黎巴嫩GDP的65%。
2020年8月10日晚7点30分左右,黎巴嫩总理哈桑·迪亚卜发表电视讲话宣布黎本届政府辞职。 2021年9月10日,黎巴嫩新政府组建完成。
历史沿革
古代历史
黎巴嫩旧译利巴嫩,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地区,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腓尼基人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现在黎巴嫩小店里经常可以看到出土的腓尼基小人的仿制品。 腓尼基人是第一个环非洲航行的民族,发明了腓尼基文字。 黎巴嫩过去盛产香柏,这些参天巨树都是邻近国家的重要建筑材料。 这些有关黎巴嫩的零散记录,都可以在旧约圣经里看得到。
公元前64年,古罗马占领了黎巴嫩,并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巴尔贝克神庙,该神庙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最大的罗马古建筑之一。
由于黎巴嫩扼守亚非欧战略要道,所以不少民族都曾经占领过黎巴嫩。 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统治;七至十六世纪初成为阿拉伯帝国一部分。 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
黎巴嫩独立
黎巴嫩人民多次举行起义,反对土耳其苏丹和当地封建主的双重压迫。 17世纪初,黎巴嫩埃米尔法赫鲁丁二世势力逐渐壮大,新建了一支军队并实行社会改革,建立起事实上独立的大黎巴嫩。 但土耳其大军压境,法赫鲁丁二世投降并被处死。
18世纪末,黎巴嫩埃米尔贝希尔·谢哈布二世继承法赫鲁丁二世的未竟事业,利用农民起义铲除了几个强大的封建家族,将统治权集中到自己手中。 1831年,他与反抗土耳其统治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结盟,把土耳其人逐出了黎巴嫩。 1840年,埃及军队从黎巴嫩撤退后,英、法两国为争夺黎巴嫩的市场,不断挑起基督教马龙派与伊斯兰教德鲁兹派之间的斗争。 土耳其乘机于1842年重占黎巴嫩,并将黎巴嫩分为两个省,北部由亲法的马龙派封建主管辖,南部则归亲英的德鲁兹派封建主统治。
1860年,黎巴嫩发生基督教马龙派教徒与穆斯林德鲁兹派之间的激烈冲突,法国出兵干涉。 此后黎巴嫩成为得到国际承认和保证的自治区,由土耳其政府任命并经法、英、俄等国同意的一个信奉基督教的行政长官统治。
1920年成为法国委任统治地。
1926年5月,黎巴嫩宣告成为共和国,颁布了宪法,但仍保留法国的委任统治权。
1941年6月,英军在自由法国部队协助下占领黎巴嫩。 同年11月,自由法国部队宣布结束对黎的委任统治。
1943年11月22日,黎巴嫩摆脱法国委任统治正式宣布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 1946年12月英、法军全部撤离黎巴嫩。
因黎巴嫩总统加米耶·夏蒙宣布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1958年5月,黎巴嫩爆发了反对夏蒙政权的武装起义。 7月15日,美国军队以维护黎巴嫩独立和保护美国侨民安全为借口,在黎巴嫩登陆,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 10月26日,美军被迫撤出。
1969年,黎巴嫩军队与巴勒斯坦游击队发生军事冲突,后来双方就巴解组织在黎巴嫩的基地及活动范围等作了具体规定。
内战及内战之后
1943年,黎巴嫩独立前夕,各教派曾就国家权力的分配达成协议:总统和军队总司令由基督教马龙派人士担任,议长和总理分别由伊斯兰教什叶派和逊尼派人士担任,议员和部长的席位按各教派的人口比例分配。 后来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增多,穆斯林要求增加自己的权力,并为此展开了斗争。 巴勒斯坦武装力量转移到黎巴嫩后,得到黎巴嫩全国运动的支持,但却遭到了黎巴嫩阵线的反对。
黎巴嫩内战纪念碑
1975年4月,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派爆发了一场持续了15年的内战,严重破坏了黎巴嫩的经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估计,有15万人遇难,20万人受伤,约90万人(占战前人口的五分之一)流离失所。
1990年,各方签署塔伊夫协议(Taif Agreement)结束内战,两大派系重新分配政治权力,但黎巴嫩的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一片废墟。
叙利亚自1976年10月起在黎巴嫩驻军,并扶植国内的真主党游击队;而以色列亦控制过南黎巴嫩一段时期作报复,开辟了安全区,1985~2000年实行武装占领。
在内战期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利用黎巴嫩对以色列发动袭击。 以色列国防军分别于1978年和1982年两度入侵并占领黎巴嫩。 第二次入侵时,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遭到驱逐。 2000年之前以色列一直控制着黎巴嫩南部。 由于真主党不断发动袭击,而且舆论认为如果以军撤出黎巴嫩,暴力事件将减少并消解,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巴拉克(Ehud Barak)决定撤军。 联合国认为以色列部队撤出蓝色分界线符合联合国安理会第425号决议,但边境地区舍巴农场(Shebaa)的所属权仍有争议。 真主党宣称它不会停止军事行动直到这一地区获得解放。
2005年4月26日,叙利亚遵照联合国决议,自黎巴嫩撤军,结束29年的直接干预。
雪松革命
2005年2月14日,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Rafik Hariri)在贝鲁特圣乔治湾附近的一起汽车爆炸袭击中遇刺身亡。
刺杀事件激起了一系列游行示威。 2005年3月14日,多达100万人示威游行,要求结束叙利亚对黎巴嫩的占领。 媒体称之为雪松革命,示威者要求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并成立一个国际委员会来调查刺杀事件。 由于叙利亚在黎巴嫩开展广泛的军事和情报行动,而且哈里里与大马士革就叙利亚支持修订宪法以延长埃米尔·拉胡德总统的任期一事颇有嫌隙,亲西方的“3月14日联盟”领导人指控叙利亚是这起刺杀事件的幕后主使。 其他人(即亲阿拉伯的“3月8日联盟”、真主党和叙利亚官员)则宣称这起刺杀事件可能是以色列的摩萨德(Mossad)所为,意在破坏黎巴嫩的稳定。
联合国安理会于4月7日一致通过了1595号决议,呼吁对哈里里刺杀事件进行调查。 初步调查结果“梅利斯(Mehlis)报告”于10月20日正式公布,报告称叙利亚和黎巴嫩政府高官均参与了这次刺杀事件。 最终在国际压力下,叙利亚被迫从黎巴嫩撤出1.5万人的军队,结束对黎巴嫩长达三十年的占领。 4月26日,所有叙利亚正规军都已经撤离。 哈里里刺杀事件之后,发生了一系列针对众多亲西方黎巴嫩政要的刺杀事件。
2006年以黎冲突
2006年7月12日,为了转移以军的注意力,真主党向以色列边境城镇发射了火箭弹,然后对在以色列边境巡逻的两辆悍马装甲车发射了反坦克导弹。 两辆悍马中共有7名以色列士兵,2人受伤,3人死亡,另外2人被绑架到黎巴嫩。 在以军以失败告终的一次营救行动中,另有5名士兵死亡。 在黎巴嫩,空袭造成其民用基础设施严重受损(包括贝鲁特机场)。 此后,以军地面部队又进入了真主党控制的地区。 在至少962次袭击中,以军在黎巴嫩南部投放了460万枚集束炸弹,其中大部分是在战争结束前的最后3天中投放的,当时以军知道和解即将达成。 在以色列,真主党向以色列北部发射了3970枚火箭弹,大部分都是向城区发射的。 长达一个月的冲突给以色列和黎巴嫩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以色列有近160人丧生,黎巴嫩有1000多人丧生。 8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发布了1701号决议,要求真主党和以色列停火,冲突正式结束。 被绑架的戈德瓦瑟(Goldwasser)和雷格夫(Regev)被关押了2年,期间没有任何关于他们的消息。 直到2008年7月16日,真主党归还了他们的遗体以换取活着的真主党战俘。
巴里德河冲突
巴里德河(阿拉伯语为نهر البارد,意为寒冷的河流)是黎巴嫩北部的一个巴勒斯坦难民营。 大约3万名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及其后代住在营地及周边地区。 1949年12月,红十字会联盟建立了这个营地,收留贝卡河谷和的黎波里郊区饱受严冬之苦的巴勒斯坦难民。 根据1969年《开罗协议》,黎巴嫩军队不得进入任何巴勒斯坦营地。
2007年5月19日,周六深夜,黎巴嫩安全部队包围了一座建筑物,据称被控当天早些时候劫持银行的法塔赫武装分子藏身其中。 2007年5月20日周日上午,黎巴嫩安全部队对该建筑物发起进攻,双方开始了长达一天的交火。 出于报复,法塔赫伊斯兰组织成员袭击了巴里德河营地的一个军队检查站,杀死了数名熟睡中的士兵。 黎巴嫩部队则立即对营地进行了轰炸。
巴里德河营地成为了黎巴嫩军队与法塔赫交战的中心。 营地一方面被团团包围,一方面又遭到严重轰炸。 据联合国难民救济及工程局估计,双方的战斗摧毁了营地中85%的住所使人们无法居住,还对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 至少有169名士兵、287名游击队员和47名平民丧生,多达4万名营地居民被迫逃离,许多人向南逃到10公里外早已人满为患的巴达维营地。
2008年内乱
2007年10月,拉胡德总统任期结束,反对派表示如果不能达成分权协议,就拒绝为继任者投票,这使得黎巴嫩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总统。 由于政府宣布真主党的通信网络为非法,2008年5月9日,真主党和阿迈勒(Amal)部队占领了贝鲁特西部,发动了自1975—1990年内战以来最糟糕的内乱。
2008年5月21日,在阿拉伯联盟的调解下,经过5天的谈判,黎巴嫩主要各方在卡塔尔签订了《多哈协议》,结束了战斗。 根据协议,双方都同意选举前部队领袖米歇尔·苏莱曼(Michel Suleiman)为总统,并建立全国统一政府,反对党拥有否决权,结束了长达18个月的政治僵局。 协议标志着反对党的胜利,他们在组阁、真主党通讯网络以及机场安全主管方面赢得了对方让步,增加了其政治筹码。
2009年6月7日,黎巴嫩举行第十四届议会选举,萨阿德·哈里里被任命为总理并于11月9日组成新一届内阁。
2018年6月2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理事会在此间举行的年会上宣布,已批准黎巴嫩作为意向成员加入。
2020年8月10日晚7点30分左右,黎巴嫩总理哈桑·迪亚卜发表电视讲话宣布黎巴嫩本届政府辞职。 此前贝鲁特(Beirut)港口发生强烈爆炸,引发了对该国领导层的轩然大波。
2021年6月11日,黎巴嫩看守政府总理迪亚卜签署特别法令,将8月4日定为全国哀悼日。
组建新政
据黎巴嫩当地电视台Al-Jadeed TV报道,2021年9月10日下午,纳吉布·米卡提被任命组建新政府后的第45天,黎巴嫩新政府组建完成。 在议长贝里的见证下,总统奥恩和候任总理米卡提签署了新政府的组建法令。
我想问那个反对联合国安理会1696号决议的国家是谁?
7月31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代表举手表决。 联合国安理会当天以14票赞成、1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伊朗 核问题的1696号决议。 决议要求伊朗于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并呼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 新华社记者赵鹏摄联合国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并呼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否则将考虑采取包括制裁在内的适当措施。 伊朗对安理会决议迅速作出回应,明确拒绝了这一决议,并宣称伊朗的铀浓缩活动只会继续,不会中止。 伊朗拒绝安理会决议表明,伊朗在现阶段不会改变自己的立场、并将继续按既定方针办。 伊朗为什么态度如此强硬,不留余地?伊朗核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关于容忍还是根除伊朗可能拥有制造核武器能力 的问题。 从伊朗核问题出现以来,伊朗就反复强调有权进行浓缩铀活动。 由于核不扩散条约给予每个成员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力,也没有拒绝成员国进行核浓缩和分离活动,核不扩散条约国伊朗的要求并没有违反国际法。 众所周知,浓缩铀活动是制造核武器所必需的。 进行铀浓缩活动并不一定就能够制造核武器,但要制造核武器就必须首先进行铀浓缩活动。 也就是说,如果允许伊朗继续进行铀浓缩活动,那么,伊朗总有一天会制造出自己的核武器。 相反,如果禁止伊朗进行铀浓缩活动,伊朗就永远造不出原子弹。 当然,伊朗政府也反复强调,伊朗进行铀浓缩活动,仅仅是为了发电,为了和平利用核能。 伊朗政府也表示,不会制造核武器。 但是,美国不相信,因为美国认为伊朗是不负责任的流氓国家,并认为,伊朗如果掌握了核技术,早晚要制造核武器。 大家都知道,核武器是个好东西,因为不管大国还是小国,只要有了核武器,哪怕只有一颗,其威胁力量是巨大的。 小国有了核武器,可以威慑大国,可以使某些大国在发动战争侵略别国时有所顾忌。 根据美国的中东战略,决不会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 美国的核政策就是如此。 因为伊朗是敌对国,就不允许它有核武器。 对于像以色列这样的盟国,美国就允许它有核武器,甚至在联合国安理会几十次动用否决权,来维护以色列的核权利。 联合国决议给伊朗规定的大限是本月31日,必须停止铀浓缩活动。 伊朗也没把安理会的决议当回事,继续我行我素,继续加紧铀浓缩活动。 伊朗是要为本国的尊严和权利而斗争到底。 双方都不让步,大限到了,怎么办? 这是人们所关心的。 分析人士认为,可能性比较大的是联合国安理会将采取进一步的制裁措施,伊朗则干脆仿效朝鲜,退出那个约束它的核不扩散条约。 伊朗曾多次发出过这样的威胁。 最近,不断升级的黎以冲突吸引了世界舆论的关注,伊朗核问题似乎不那么突出了。 随着时间的迁移,人们的注意力又将回到伊核这个热点问题上来。 (
以犹太人以前就是住在以色列的吗?
数个世纪以来,许许多多流亡海外的犹太人一直试图返回以色列。 18世纪便有数波小型的回归潮,从数百到上千人不等。 在1878年,佩塔提克瓦出现了第一个大型的犹太人农场殖民区。 第一次大规模的回归浪潮则始于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犹太人为了逃避迫害,开始回流到巴勒斯坦,即古犹太国之地。 犹太人从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人手中购买土地并且定居。 随着犹太居民的增多,他们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关系也日趋紧张。 1896年,维也纳记者和剧作家西奥多·赫茨尔发起锡安主义运动(又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号召全世界犹太人回归故土,恢复本民族的生活方式。 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他召集了第一届“世界锡安主义大会”,大会决议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 “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成立,帮助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锡安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第二次回归浪潮(1904-1914年),约有四万名犹太人返回定居。 1917年,英国外长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 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 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划分为两部分:东部(现约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为犹太居民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掀起了第三和第四次回归浪潮。 在1929年爆发的一场巴勒斯坦暴动中,阿拉伯人杀死了133名犹太人。 接著在1936年-1939年又有数场暴动发生。 对此英国在1939年颁布了一份白皮书,限制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至75,000人,并且限制犹太人购买土地。 这份白皮书被许多犹太人和锡安主义者视为是对犹太人的背叛,并且认为那违背了贝尔福宣言。 阿拉伯人也并没有就此平息,他们希望完全停止犹太人的移民。 1933年,纳粹在德国执政,掀起第五次犹太人回归浪潮。 1940年,犹太人已占当地居民总数的30%。 后来在欧洲发生的犹太人大屠杀,进一步推动了犹太人回归。 1944至1948年之间,愈20万犹太人通过各种途径辗转来到巴勒斯坦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 复国1947年,鉴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和平努力受到挫败,英国政府决定从巴勒斯坦托管地脱身。 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自从19世纪末以来一直稳定增长,受到二战中的犹太人大屠杀影响,犹太人复国的理念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 联合国成立了“巴勒斯坦专门委员会”,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33国赞成(包括美国和苏联),13国反对,10国弃权,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冲突。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的当日,大卫·本-古理安接受了该方案,但被阿拉伯国家联盟断然拒绝。 阿盟委员会高层下令对以色列的犹太平民展开为期三天的暴力袭击,攻击建筑、商店、以及住宅区,紧接著犹太人组织的地下民兵部队展开还击,这些战斗很快便蔓延为大规模的冲突,继而引发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的托管期结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 在1949年1月25日全国选举中,有85%的合格选民参加了投票,接着有120个议席的第一届议会开会。 两位曾领导以色列建成国家的人成为该国的领袖,犹太人代办处领导人大卫·本-古里安当选首任总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领导人哈伊姆·魏兹曼由议会选为首任总统。 1949年5月11日,以色列取得联合国的席位,成为第59个会员国。 1948年独立战争在以色列建国之后,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以及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战,开始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 北边的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军队都在接近边界的地方被阻挡下来,来自东方的约旦军队则攻下耶路撒冷的东部,并且对城市的西部展开攻击。 不过,犹太人的民兵部队成功的阻挡了约旦军队,而地下的国民军组织部队(Irgun)也阻止了来自南方的埃及军队。 从6月开始,联合国宣布了一个月的停火令,在这段期间里以色列国防军正式成立。 在数个月的战斗后,双方在1949年达成一则停火协议并划清暂时的边界,这条边界线被称为“绿线”(Green Line)。 以色列在约旦河的西方获得了额外的23.5%的管辖领域,约旦则占有以色列南部一块山地区域和撒马里亚,后来那里被称为西岸地区。 埃及在沿海地区占有一小块的土地,后来被称为加沙地带。 大量的阿拉伯人口逃离了新成立的犹太人国家,巴勒斯坦人将此次流亡称为“大灾难”(??????),预计有400,000至900,000名巴勒斯坦难民流亡,联合国估计有711,000人。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未解决的冲突、以及巴勒斯坦难民的问题一直持续至今。 随著1948年的战争,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的犹太人口开始撤回以色列,大量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难民使得以色列的人口遽增了两倍。 在接下来几年里将近850,000名瑟法底犹太人从阿拉伯国家逃离或遭驱逐,其中约有600,000人迁移至以色列,其他的人则移民至欧洲和美国。 50年代和60年代在1954年至1955年间,担任以色列总理的摩西·夏里特(Moshe Sharett)试图轰炸埃及未遂而爆发丑闻,造成以色列在政治上蒙羞。 埃及在1956年国有化了苏伊士运河,英国和法国对此相当不满。 以色列在遭到一连串阿拉伯地下民兵部队的袭击后,秘密的与英法两国结盟,并且对埃及宣战。 在苏伊士运河危机后,三个国家遭到联合国的谴责,以色列被迫从西奈半岛撤军。 在1955年,大卫·本-古理安再次成为以色列总理,并且一直任职到1963年才辞职。 在古理安辞职后,列维·艾希科尔(Levi Eshkol)继任了总理。 在1961年,纳粹的战争犯、也是欧洲犹太人大屠杀主谋之一的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遭到以色列的摩萨德(Mossad)情报局干员逮捕,并且被送回以色列接受审判。 艾希曼成为以色列历史上唯一一个遭到法庭判决死刑的罪犯。 在政治舞台上,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在1967年5月再次紧绷。 叙利亚、约旦、和埃及透露了开战的意图,埃及并且驱逐了在加沙地带的联合国维和部队。 埃及违反了之前立定的条约、并且封锁了以色列战略要地的堤蓝海峡,接著又在以色列边界部署大量的战车和战机,以色列于是以埃及挑衅为由在6月5日对埃及展开先发制人的攻势。 古城阿克在这场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击败了所有阿拉伯邻国的军队,并且在空军战场上获得完全的胜利。 以色列一口气夺下了整个西岸地区、加沙地带、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1949年划定的绿线则变成以色列管辖国内领土和占领区域的行政分界线。 后来在签订一则和平协议后,以色列将西奈半岛还给了埃及。 在战争中以色列空军误炸了一艘美军的情报船自由号(USS Liberty),造成34名美军死亡。 美国和以色列的调查总结认为这场意外是因为自由号的辨识困难而造成的误击事件。 在1969年,以色列的第一名女性总理梅尔夫人当选。 70年代1968年至1972年这段期间被称为消耗战争(War of Attrition),以色列和叙利亚、埃及间的边界频繁爆发许多小规模的冲突。 除此之外,在1970年代早期,巴勒斯坦武装部队对以色列和各国的犹太人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恐怖攻击,在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爆发了慕尼黑惨案,巴勒斯坦的武装民兵挟持以色列的代表团成员作为人质,最后所有人质皆遭杀害。 以色列对此展开了报复性的“上帝之怒行动”(Operation Wrath of God),由一群以色列摩萨德情报局的干员在世界各地行刺那些筹划慕尼黑惨案的幕后凶手。 最后,在1973年10月6日,正值犹太人传统的赎罪日那天,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起了突袭攻势。 尽管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成功打击了准备不足的以色列军队,但是由于以色列依靠美国的强大外援以及卫星科技,埃及和叙利亚最终仍被以色列击退。 战后的几年局势变的较为平静,以色列和埃及终于得以达成和平协议。 在1974年,伊扎克·拉宾继承梅尔夫人成为第五任总理。 1977年的国会选举成为以色列政治历史上的主要转折点,从1948年来一直支配以色列政坛的工党联盟(?????)遭到梅纳赫姆·贝京领导的联合党击败,这次选举在以色列还被称为是一场“革命”。 接著,在当年的11月,埃及的总统萨达特史无前例的拜访了以色列,在以色列国会进行演讲,这是以色列建国以来第一次获得阿拉国国家的承认。 以色列军队的后备军官也组成和平运动以支持这次谈和。 在萨达特拜访之后,两国间进行的和平谈判最后签下了大卫营和约。 在1979年3月,贝京和沙达特在美国华盛顿特区达成以色列-埃及和平条约。 随著条约的签订,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军,并且撤离了自从1970年代开始在那里建立的移民区。 以色列也同意依据1949年划定的绿线让巴勒斯坦获得自治权。 80年代在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轰炸了伊拉克在奥西拉克(Osirak)建立的核子反应炉,阻止了伊拉克制造核武器的企图,这次任务又被称为巴比伦行动。 在1982年,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了一场攻势,卷入自从1975年以来一直进行的黎巴嫩内战。 以色列的开战理由为保护以色列在北方的殖民区,当时殖民区经常受到来自黎巴嫩的恐怖攻击。 在建立了四十公里的障碍区后,以色列国防军继续前进,甚至攻下了首都贝鲁特。 以色列军队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逐出了黎巴嫩,迫使巴解转移基地至突尼斯。 由于无法承担战争带来的压力,总理贝京在1983年辞职,由伊扎克·沙米尔(Yitzhak Shamir)继任。 以色列最后在1986年撤出了大部分在黎巴嫩的军队,边界的缓冲地带则一直被维持,直到2000年以色列进行单方面的撤军。 在1980年代里,原本由伊扎克·沙米尔领导的右派政府被左派的西蒙·佩雷斯取代。 佩雷斯从1984年开始担任总理,但在1986年又被沙米尔取代,沙米尔达成了一个政党联盟的协议。 在1987年爆发的巴勒斯坦大起义引燃了占领区域的一连串暴动,在暴动后沙米尔再次于1988年的选举中连任总理职位。 90年代在波斯湾战争中,虽然以色列不是反伊拉克的联盟国之一、也没有实际参与伊拉克战事,以色列仍遭到39枚飞毛腿导弹击中。 导弹并没有直接杀害任何以色列的公民,倒是有一些人因为不正确使用预备的防毒面具而死亡,除此之外一名以色列人遭到爱国者导弹碎片击中而丧命。 在战事中,以色列也向在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提供防毒面具,以免他们遭伊拉克的生化武器攻击。 尽管如此,巴解仍然表示支持萨达姆政权,一些巴勒斯坦居民甚至还站在屋顶上替来袭的飞毛腿导弹欢呼,虽然最后他们仍使用了以色列人提供的防毒面具。 在1990年代早期,苏联的大量犹太人开始移民至以色列,依据以色列的回归法,这些人在抵达以色列时便能取得以色列公民权。 大约有380,000人在1990-1991年抵达以色列。 虽然以色列大众最初相当支持回归法,新移民造成的许多问题被工党作为选战中的把柄,批评执政的联合党没有解决他们的工作和住房问题。 结果在1992年的选举中,新移民们大量投票给工党,使得左派再次抬头。 1994年阿拉法特、佩雷斯、拉宾同获和平奖在选举之后,伊扎克·拉宾成为了总理。 在选举中工党曾经承诺将会大为改善以色列的国内治安和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到了1993年底,以色列政府抛弃了1991年的马德里协议框架,改与巴解签订奥斯陆协议(Oslo Accords)。 在1994年,约旦成为继埃及之后第二个承诺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阿拉伯国家。 [3]最初以色列大众广泛支持奥斯陆协议,然而在协议签订之后以色列仍然持续遭到哈马斯武装团体的频繁攻击,协议受到的支持也开始大量减少。 在1995年11月4日,拉宾遭到一名极端的以色列民族主义者刺杀。 由于拉宾的遇刺,大众对于奥斯陆协议的观感也稍有好转,大为提升了西蒙·佩雷斯的支持度,使他赢得了1996年的大选。 不过,新的一波自杀炸弹攻势加上阿拉法特赞美炸弹客的声明,使得公众舆论再次扭转,并且在1996年5月输给了联合党的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虽然内塔尼亚胡被视为是奥斯陆协议的坚定反对者,他仍然决定从希伯伦(Hebron)撤军,并且签下了怀伊备忘录(Wye River Memorandum),给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更大的自治权力。 在内塔尼亚胡任内巴勒斯坦团体对以色列平民的袭击活动大为减少,然而他的联合政府仍然在1999年垮台。 在1999年选举中工党的埃胡德·巴拉克以大幅票数差距击败内塔尼亚胡而继任总理。 2000年后伊拉克在2000年决定单边的从黎巴嫩撤军,这次撤军也是为了阻挠真主党对以色列的攻击,迫使他们不得不跨越以色列边界才能发动攻击。 巴拉克和亚西尔·阿拉法特曾在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斡旋下于2000年在戴维营进行协商,然而协商最后失败了,巴拉克提出的条件是一个由73%西岸地区和100%加沙地带组成的巴勒斯坦国家,并且在10至25年时间内将西岸地区的巴勒斯坦领域扩展至90%(排除耶路撒冷郊区则是94%),但阿拉法特拒绝这个提议。 2003年6月4日,在乔治·沃克·布什主持下,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马赫姆得·阿巴斯和以色列前总理沙龙于约旦相会。 在谈判破裂后,巴勒斯坦开始了第二次的暴动,被称为阿克萨群众起义,暴动开始的时间就发生在以色列反对派领袖艾里尔·沙龙访问耶路撒冷圣殿山(Temple Mount)之后不久。 协商的失败以及新战争的爆发使得许多以色列人对巴拉克政府感到失望,并且也使和平协议的支持度大减。 在一场总理的特别选举后,艾里尔·沙龙在2001年3月成为了新的总理,稍后又在2003年的选举中当选了连任。 沙龙开始从加沙地带进行单边的撤军,这次撤军在2005年8月至9月间实行完成。 以色列也在西岸地区建立了围墙,目的是为了保护以色列免遭武装巴勒斯坦团体的攻击。 为了建立长达681公里的围墙,接近围墙的缓冲地区也连带的减少了9.5%的西岸地区面积,使得巴勒斯坦居民的经济状况遭遇困难。 围墙的建立遭致了国际间的许多批评,也遭到一些以色列极左派的批评,不过,围墙的确有效的减少了对以色列平民的攻击事件。 在艾里尔·沙龙严重中风之后,总理权力转移给了艾胡德·奥尔默特。 在2006年4月14日,在前进党赢得了大选后,奥尔默特当选为以色列总理。 奥尔默特的前进党也在2006年的2006年的选举中赢得了多数派席位。 在2006年6月28日,哈玛斯的民兵部队从加沙地带挖地道潜入以色列境内攻击以色列国防军的据点,俘虏了一名以色列士兵必且杀害了其他两名。 以色列对此展开了夏雨行动,大量轰炸哈玛斯目标以及其他桥梁、道路、以及发电站。 以色列也派军占领此地区。 2006年6月13日爆发的以黎冲突发生在以色列北部和黎巴嫩地区,主要是介于真主党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 冲突始于真主党之前在一次跨越边界的袭击行动中杀害了八名以色列士兵并且俘虏其他两名,以色列认为黎巴嫩政府必须对这次攻击负起责任,因此从海上和空中对黎巴嫩展开轰炸,并且进军黎巴嫩南部。 真主党继续使用火箭攻击以色列北部,并且以游击队的打带跑战术袭击以色列军队。 最后以色列在2006年8月14日达成一则停火令。 这场冲突杀害了一千名黎巴嫩平民、440名真主党民兵、以及119名以色列士兵,也对黎巴嫩城市的基础建设造成了庞大损害。 2008年9月18日凌晨,外交部长利夫尼在以色列执政党前进党17日党主席初选中以微弱优势获胜,将接替奥尔默特成为前进党成立3年来的第三任党主席和第一位女性党主席。 据报道,最终统计结果显示,利夫尼获得43.1%的选票,领先其最大竞争对手、交通部长莫法兹1.1个百分点。 ,因此利夫尼最终胜出,成为以色列历史上第二位女性总理。 2008年12月28日 以色列战机和武装直升机27日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动了大规模空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则对以色列发射远程火箭弹报复。 这次空袭是自1967年中东战争以来,以军袭击所造成的巴勒斯坦人单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造成310人死亡,另有1400余人受伤。 以外长利夫尼表示,选在这个时候痛击哈马斯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哈马斯违反半年前的停火协议,几乎每天以火箭、迫击炮攻击以色列平民,令以色列无法再忍受。 政党制度以色列党派众多、小党林立,时常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体上可分为四大阵营:以工党为首的中左温和派、以利库德集团为首的右翼强硬派和沙斯党、我们的家园以色列等宗教党派阵营还有以前进党为主的以中间路线为路线的党派司法体系司法机构由最高法院、地区法院和基层法院三级组成,此外,还有管辖交通、劳工和青少年的专门法院和不同宗教派别的宗教法院。 最高法院具有终审权以及对控告政府、政府部长、所有公职官员或机构的案件的初审权等权力,同时承担最高审判庭职责。 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根据一个由最高法院法官、律师协会会员和政界人士组成的特别委员会的推荐任命。 法官为终身制,70岁退休。 政府首脑政府以总理为首,由总理组阁经议会简单多数通过产生。 总理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掌握国家实权。 总理必须是议会议员,通常由议会第一大党党首出任。 政府对议会负责,并需得到其信任,任期为4年,但其间可因总理辞职、死亡或议会不信任案而中止。 议会制度以色列是议会民主制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三权分立原则。 以色列没有正式的成文宪法,关于国家政体中行政、立法、司法机构的结构与权限以及国家形态涉及的重要领域由一系列基本法来规定和制约。 基本法不是正式的宪法,但其法律地位高于普通法律,其制定和修改一般需议会特定多数通过。 总统Shimon Peres总理Benjamin Netanya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