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 必争之地 科技公司下一个 (力争碳中和)
发展到今天,“碳中和”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不言而喻的社会共识。
但在社会共识之下,还需要个人、企业、政府等各类社会主体的参与——其中毫无疑问的是,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体量庞大的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参与者。
其中,科技企业的角色尤为关键。
从目前已有的情况来看,Google、苹果、Facebook、微软等世界级科技巨头引领了100%可再生能源的潮流——当然,也有不少中国科技企业也已经在纷纷致力于“碳中和”。
它们当中,有的以绿色材料取代传统材料,有的通过智能家电实现智能遥控,有的研发节能的空调制冷系统,有的则打造绿色供应链。不约而同的是,这些科技企业正在通过创新,融入到“碳中和”的大蓝图中去。
基于此,雷锋网梳理和对话了部分在碳中和方面走在前列的中国科技企业,试图勾勒出它们在“碳中和”蓝图下的积极动作。
联想:左手绿色材料,右手技术创新
联想在碳中和方面的核心切入点,是产品制造和供应链。
具体来说,为了助力碳中和,联想通过打造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推动循环经济、推进节能环保、绿色技术创新等方式来努力实现低碳发展,也通过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体系,引导和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实现低碳转型。
在绿色材料方面,从2007年开始,联想开始在联想台式机、笔记本、显示器、服务器等产品上全线应用废旧塑料再生技术,总计减少碳排放约6万吨,相当于种300多万棵树。
在绿色包装方面,自2008年以来,联想引入可降解竹及甘蔗纤维包装等技术,减少包装材料用量3100吨。仅在2019/20财年,包装消耗量就减少560吨。
在绿色能源方面,联想还在合肥工厂建造了太阳能光伏项目,通过光伏一期和二期建设、空压机能效提升和热回收、水蓄冷改造和锅炉低碳改造等绿色工程项目累计减少碳排放量6284吨,相当于种35万棵树。
针对生产环节上的技术创新,联想在个人电脑生产制造基地联宝工厂推广使用的新型低温锡膏技术(LTS)改变了电子产品制造业十几年来的高热量、高能量、高排放的难题。
目前低温锡膏已经实现在PC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可节省高达35%的碳排放,实现年度节约碳排放1087吨。
同时,联想先进生产调度系统(LAPS)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线闲置等方式,每年节省超过2696兆瓦时的电力,可减少2000多吨二氧化碳的排放,相当于每年种11万棵树。
另外,这些举措也带动了联想供应链企业的整体转型。
多年来,联想将自身减排实践推广至一级供应商及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促使供应商承诺减排、加大新能源使用力度。
美的:“智慧楼宇”为切口,智能家电来加持
美的助力碳中和选择“智慧楼宇”作为切入点。
智慧楼宇被誉为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器,是“新基建”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随着今年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成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碳中和背景下,对楼宇系统产品提出两大要求:一是大幅度提升能效;二是灵活响应电网调节需求。美的在2020年推出的第六代热回收产品——超宽范围三管制热回收系统,可以在零下15至零上48摄氏度的超宽范围内作业,具有高舒适性、高能效、超低温小容量启动等特点。
同时,美的发布《美控三大神经系统构建下一代智慧建筑》,重点布局智慧建筑全产业链,聚焦打造智慧建筑三大神经系统,其最终指向的其中一个愿景是低碳。
美的暖通与楼宇事业部上海美控公司总经理孙靖表示,如把建筑比作人,美的暖通与楼宇的目的是构造出建筑的头脑、心脏、皮肤、骨骼、呼吸系统以及代谢系统,将建筑打造成一个有温度、可感知、会思考的生命体。而美的旗下专注于智慧建筑的“美控”(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便是连接各器官的“神经系统”。
其中,美控的全系列楼宇自控产品,如DDC控制器、M-BMS楼宇自控系统等空调及弱电相关软硬件核心产品,可以被理解为建筑的“自主神经”;其次基于行业场景,整合业务专项系统的集成,例如医院中的智慧门诊、智慧病房,轨道交通中的智慧站台、高效机房等行业应用则是第二大神经系统——“周围神经”;而第三大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则代表着针对智慧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美控基于美的集团基础科研、先行研究、创新中心、高端制造、工程实施、合作网络等优势,实现从顶层设计、施工、调试到数字化运维平台的整合,最终构建属于使用者的“智慧建筑”,以实现安心、舒心、低碳、增效的愿景。
另外,美的积极发展对外合作,携手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共同打造白电领域的首批“碳中和”智能家电,首批合作家电覆盖多个智能家电品类,并将于今年推向市场,促进“碳中和”在家电行业的落地。
格力:打造绿色制冷技术,建设智能家居系统
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下,格力电器在节能创新技术领域的新突破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导向性,也成为制造业企业以科技创新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践。
早在2011年12月,格力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经中科院、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制冷学会、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专家一致鉴定为“全球首台高速大功率的直流变频离心机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今年的制冷展上,格力官宣了新品10kV高压直驱永磁同步变频离心机组,该机组在稳定性、节能性相较于同类型机组又有了新的突破。
近几年,格力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以“碾压性”的高效制冷、省电节能等优势屡屡中标国内外超级工程——人民大会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国尊”、国核压水堆示范工程及一些地区的国核核电站、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交通枢纽等等。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格力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自2015年安装以来,人民大会堂年平均耗电量降低31万度,节电率近32%;同时机房环境明显改善,最高噪声仅80分贝,全方位展现了民族企业的社会责任。
除了绿色高效制冷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和成功应用之外,格力打造的智能家居系统也围绕“碳中和”目标而进行优化。
例如,格力“零碳健康家”以格力光伏G-IEMS局域能源互联网系统为基础,让家居自主实现“发电”“储电”“用电”“管电”一站式能源管控,为全屋家电用电供能打造环保型智能家居系统。
海尔:深耕园区,前端后端齐发力
海尔的中德工业园位于青岛市黄岛区,是国际先进的工业4.0示范基地,承担中央空调、滚筒洗衣机、特种冰箱等产品的生产。
为了助力碳中和,海尔在其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赋能之下,将该园区打造成为了全球首个实现碳中和的“灯塔基地”。
卡奥斯智慧能源总控平台,实现“三流合一”。该平台结合了能源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以及海尔多年的能源运营管理经验,实现了能源流、数据流、碳追溯流的“三流合一”。
系统可以对园区电、水、气、热、压缩空气、污水处理、喷泉、光伏、照明、电梯等能源动力的产输配用全环节进行集中、直观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对园区能源系统管控和调度,提升整体效率。
针对前端,海尔在13万平方米的园区屋顶上,年内将完成总装机量13.5兆瓦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年发电量超1500万度,折合约减少1.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利用当地优质的风力条件,计划建设3台3兆瓦的低风速风机,年发电量预计为4080万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万吨。园区降低化石能源使用,约合植树造林4.8万亩。
针对后端,海尔中德工业园区为制造、生产型园区,针对能源使用特点,在后端降低单台能源消耗。
卡奥斯不仅赋能海尔中德工业园区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碳中和的“灯塔基地”,还以该园区为模板,打造提升能效、清洁能源、净零排放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标准化模式,并复制到全国15个工业园区,55个互联工厂实现全面覆盖,预计在2050年实现全国范围内海尔集团工业园区达到碳中和。
TCL:独具一格,开辟半导体新赛道
TCL在终端产品上一直努力将环保理念融入产品开发的全生命周期,从产品设计起即考虑节能降耗的需求,研发采用节能降耗技术,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能效,减少产品在生产与使用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更低功耗、更具环保优势的Mini LED技术路线上,TCL是最早研发,最早布局,并最早实现Mini LED TV量产的厂商。
2018年,TCL便展出全球首台Mini LED背光TV,2019年实现量产。之后TCL陆续推出了多款Mini LED TV产品,2020年其Mini LED TV全球销量占比高达90%。2021年春发,又推出TCL X12 8K Mini LED星曜智屏,搭载第三代Mini LED技术OD Zero。
在显示屏幕方面,TCL华星2019年推出首款玻璃基Mini LED产品——星曜屏,其能耗相比普通产品降低60%,以75吋产品一天开启12小时核算,星曜屏的耗电将比同类普通产品每年减少1515度。此外,TCL华星23.8吋FHD显示器,在目前市场普遍认证的能源之星(EnergyStar)ES7.0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优化实现Es8.0认证领先,耗能对比同类产品降低45%。
同时,TCL全面推行产业链绿色制造,强化技术创新,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通过绿色工厂建设、节能改造项目落实、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废弃物减量管理等方法,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绿色制造水平。
另外,TCL更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建设低碳环保的绿色生产园区。截至2019年末,TCL已在3个生产基地建成总装机容量31.312兆瓦,年发电量超过3200万度的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2020年7月,TCL科技参与中环集团混改,开辟半导体光伏和半导体材料新赛道,收购了中环半导体子公司。
中环半导体作为半导体光伏产业的领先者,"双碳"目标下无疑被赋予了全新的历史使命。中环半导体于2019年发布12英寸超大硅片"夸父"G12系列,不仅突破了行业传统尺寸,带来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的生产制造效率、更将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降低6.8%。
同时,中环半导体与产业链合作,推出高效、高可靠性、高发电量的G12叠瓦组件,为光伏发电实现平价上网贡献智慧,也将助力"碳中和"目标加速实现。
特斯联:AIoT平台+智慧方案,两条腿走路
为了助力“30·60碳目标”实现,特斯联从场景积累出发,通过数据平台打通和AIoT技术赋能实现对整个碳排放行为的全周期监测,并正在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双碳目标实现路径。
其中,“AI碳中和云”的构建正是特斯联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
特斯联AI碳中和云作为一个统一的平台,动态融合AIoT全域物联感知数据、环境与资源大数据,将重点聚焦能源消费环节。
特斯联AI碳中和云针对新型建筑的综合能耗管理,节能和供热制冷管理,能源消费数字化的管理以及环境数字监测,数字中心提效、生产生活方式互联互通这六大核心能源消费场景,依托特斯联智能操作系统TACOS和智能算法打造了六个与之对应的核心产品,它们分别是:楼宇自控,智慧灯光、超级能源管控AI能源云、智慧家居、高效机房以及AIDC云。
凭借上述产品,特斯联将服务社区、园区、商业、文旅、工业、建设和IDC场景的碳中和需求。
同时,特斯联开发了“AI CITY解决方案”,该方案是从城市的顶层设计出发,依托AIoT技术构建的城市整体数智化解决方案。
其早在规划之初就融入了碳中和理念,并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实现场景数据可视化、能源排放可追溯。通过AI CITY的建设与运营,将为目标城市打造一个集自然与科技于一体的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空间。
特斯联重庆AI CITY效果图
特斯联创始人兼CEO艾渝表示:“以重庆AI CITY首期项目AI PPARK为例,据测算,正式运营后,AI PARK每天的碳排放量远远小于碳吸收量。在建设运营16个月以后,AI PARK将有望中和建设阶段产生的少量碳排放。运营50年后,也即到2071年,AI PARK还将吸收周边约17万吨二氧化碳。”
截至目前,特斯联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进AI CITY的落地,并已经与包括重庆、迪拜、武汉、德阳等多个中心城市达成AI CITY合作。
涂鸦智能:打造“最强大脑”,实现可感可视可控
涂鸦认为,家电是节电的重要场景。
涂鸦智能赋能硬件厂商研发“智能插座”,一旦为电器装上智能插座,就能通过手机、语音来设置定时或者远程开启/关闭,甚至通过传感器来控制电器开关,在待机时切断电源,节约能源消耗。
凭借涂鸦IoT PaaS及全品类终端生态,涂鸦智能可以帮助开发者搭建集家庭能源服务、家庭能效管理、节能用电服务、家电设备用电监测等在内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地产商和社区运营商可以精准掌握能耗情况,实现电器设备的智能调节,以及电源、电网、负荷、储能的闭环管理。在保证用电安全可靠的同时,为居民营造舒适宜居的环境。
同样,涂鸦智慧能源行业解决方案的脚步也早已不止于家庭和社区,而是迈入了工业、商业、楼宇、园区等场景,赋能合作伙伴根据需求打造专属的行业SaaS解决方案。
以楼宇和园区管理为例,涂鸦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对能源设备的多维度能耗分析及精准诊断,综合管控能源消耗,最大化实现节能。即便是无人值守,也能结合楼宇自控、智能照明等系统,实现能源的可视化管理。
这一切的背后的秘密在于涂鸦智能打造的“最强大脑”。涂鸦通过AI+IoT技术将联网设备高度集成、做到线上管理,并将海量数据汇聚在一块大屏上,甚至能够实现进一步的管理。可感、可视、可控,这正是涂鸦智慧能源行业解决方案的突破。
绿米:智能控制,可视化数据管理模式
传统家庭设备都需要靠人力现场操作,如果出门忘记关空调,忘记关灯等等,一天下来就是好几度电。通过智能家居,你可以通过APP等方式实现远程关闭设备。当然App控制还需要手动,还不够智能。
Aqara 拥有众多的传感器设备,包括了人体传感器、光照传感器、门窗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等,搭配着使用就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你无需动手,设备就可根据环境,根据你的需要实现自动控制。
比如说,当Aqara 的高精度人体传感器判断家里里没有人的时候,可以实现自动关灯、关空调、关电视等等。当夜晚环境温度慢慢降低,我们已经无需再开空调的时候,空调可以实现自动关闭。
又比如搭配上Aqara的光照传感器,当室内亮度过暗的时候,可以自动开窗帘,室内过亮时又可以调暗灯光,实现节能减排。
如果将上述功能放置于公共空间,结果亦然,且空间越大,灯具、空调等就越多,管理和人工成本更高,智慧化的在期间的管理效率提升和节能就更明显。
Aqara在北京某科技园的智慧办公解决方案中,每天到了指定时间点,当指定区域没有人的时候,可以自动关闭区域的电源和设备。每天当会议室没人的时候,不仅会自动释放会议室给其他人预约,也会自动关闭会议室所有设备,当有人来开会时又会自动开启。
Aqara的大部分设备都具有电量统计功能,可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可视化管理,让用户直观的了解每个空间的耗电量、环境温湿度以及每台设备的工作状态,便于了解最终能源的使用情况,从而进行精细化的优化管理。
结语:路漫漫其修远兮
对于科技企业来说,无论是技术价值层面,还是社会价值层面,碳中和越来越成为一个关键词。
尤其是在我国提出的“30碳达峰60碳中和”大目标下,作为减碳主体的企业积极投身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中,设定基于气候科学的减碳目标并做出公开可信的承诺,避免“运动式”减碳。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30碳达峰60碳中和”目标,必将引起新一轮的产业革命。
由此,我国科技企业应担当重任,发挥其巨大的影响力与科技力,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先行者、低碳技术的拓荒者,发挥各自的垂直技术能力,赋能其他产业低碳发展——这条一个漫长的路,也是一项长期主义工程。
科技企业助力碳中和,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