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回首从零开始的中国 IJCAI AI 中国参会第一人 研究之路 林尧瑞教授
今年,IJCAI (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将于 8 月 10 日至 16 日在中国澳门隆重召开。作为国际人工智能领域排名第一的学术会议,IJCAI 始终都是该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会议之一。
此前,我们开启了IJCAI 50 周年特别报道,介绍了 IJCAI 2019 对于 IJCAI 本身以及中国所承载的历史性意义,并一一点名了在这两段历史中留下姓名的科学家们,包括:
而本次我们要介绍的则是 5 位 IJCAI「中国学者第一人」其中的一位——首次代表中国参加 IJCAI 的林尧瑞教授。针对林尧瑞教授当年参与 IJCAI 背后的故事以及他的研究历程,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也专程前往林尧瑞教授的住所,与他进行了对话。
林尧瑞,清华大学教授。1956 毕业于东北大学,之后分配到清华大学并先后在电机系、自动控制系、计算机系任教,直至 1995 年退休,期间曾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系主任(1984—1989 年)、人工智能教研组主任,并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同时,他还曾先后应邀在日本九洲工业大学任合作研究教授,应聘为苏丹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生于 1933 年的林尧瑞教授如今已是 86 岁高龄,然而在回首自己当年参加 IJCAI 的往事以及介绍自己的研究历程时,他从始至终都以饱满的精神气向我们娓娓道来。
百废待兴的计算机科研之路
1977 年,文革刚结束不久,清华大学由于在文革期间整个教学秩序都遭到破坏,教师们的科研工作也都处于无序状态,当时清华大学负责教学科研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何东昌提出了「专业归队」,在对各院系进行调整的同时,也让老师对自己的专业方向做一个评估。
当时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同样也面临着教师「归队」、研究方向调整的问题,在这一波学科建设转型浪潮中,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自动控制教研组许万雍、黄昌宁、林尧瑞、石纯一、张钹、刘植桢等一批骨干开始接触到了人工智能, 感觉到人工智能会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最终将人工智能也考虑为其中的一个转型方向。
为确定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兄弟院校对人工智能的看法,林尧瑞教授与当时同在自动控制教研组的石纯一老师在 78 年一同拜访了吉林大学、沈阳自动化所听取开展人工智能教学的相关意见。当时,吉林大学王湘浩老师认为我国高校应跟上世界潮流,开辟人工智能研究课题,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沈阳自动化所蒋新松老师则认为此前「中国人口众多,根本不需要机器人」的论点阻碍了我国新技术的发展,应该解放思想去研究人工智能领域,做智能机器人,将自动控制与核心的智能部分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林尧瑞教授对当时的情形回忆道:
在确定方向之后,计算机系的老师们也开始正式地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 然而当时国内关于人工智能的相关资料很少,只能在当时还一直保留着一点国际学术交流的中科院图书馆查到,林尧瑞教授便经常性地跑中科院图书馆,并在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意外找到了自 1969 年开始出版的 IJCAI 会议杂志,据此了解到第五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大会将于 1979 年在日本召开。
而在向学校申请的过程中,林尧瑞教授也通过与大会的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辻三郎(Saburo Tsuji)教授以通信的方式联系参会事宜,在经过几个月的信件来往后,顺利拿到了从日本寄来邀请函。
巧合地是,在前往日本的时候,他们在机场偶遇了中科院的四人代表团:自沈阳自动化所的蒋新松老师、刘海波老师,来自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的陈晓肯老师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三局的张玉良老师。于是,最后由两个代表团的七位老师共同代表中国首次拜访了 IJCAI。
林尧瑞教授与中科院和教委代表团出席日本东京第六届国际人工智能会议(IJCAI-79)。左图:开幕式;右图:中科院和教委代表团(前左二至左四:蒋新松、王湘浩、林尧瑞)
代表中国与 IJCAI 的历史性会晤
1979 年,七人代表团代表中国参加 IJCAI,实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与国际的首次接轨,也在真正意义上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对于当时的参会情景,林尧瑞教授时隔 40 年后也仍记忆犹新:
当问到当时会议的规模时,林尧瑞教授表示:「现场人很多,好像有上千人。后来的几届,参会人数就发展到两千多人了。」之后他又滔滔不绝地分享起他们当年的参会经历,其中还提到了他印象比较深刻的住宿细节:
「参会的时候,教委在经费方面管得紧,我们只能根据有限的预算选择住了一个小旅馆,而在模糊学术领域非常有名的扎德教授以及其他多位美国教授,也跟我们住在同一个旅馆,每天也都坐地铁去开会地点开会。当时我就在想,美国人也是很实际的,这些教授也是美国那边的大教授,但是他们也并不是非得住会场那边的高级旅馆。」
说完他还拿出当年参会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给我们看,上面详细记录了参会时间、地点以及议程,同时还记录了在参会之前,他们住到教委招待所花了两三天学习相关文件和外交等事宜。
林尧瑞教授珍藏的 1979 年 IJCAI 会议册与标注笔记
会议之后,林尧瑞、王湘浩以及彭嘉雄三位老师也跟中科院的四人代表团去参观了东京大学的几个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室,研究方向包括语音、机器人和听觉等。对于当时的所见所闻,他也感慨道: 「现在我们中国在语音识别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很好,但是当时我们对这些都还不清楚,还在学习中。」
同时,林尧瑞老师还提到,他们也一同去东京工业大学参观了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智能汽车,那个时候他们就开始研究了,但是很遗憾,他们也就是搞搞实验,不过为了得出个实验结果可以发表论文。当时我们在现场只能从录像中看到无人驾驶汽车的行驶状态,不过我们也估计他们的无人驾驶汽车根本没法实际应用。」
最后,林尧瑞教授还不忘跟我们提起,他们在 IJCAI 日本之旅步入尾声的时候还报了一个一日游团,「我们当时想既然到了京都,就报个一日游去玩玩。79 年的时候,日本对中国人还是很友好的,导游还给我照了照片,照完就能洗出来给你......」
与国际接轨后的人工智能研究
在参加 IJCAI 大会后,两个代表团分别向教育部和中科院提交了大会的考察报告,为兄弟单位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具有指导性和建设性的信息。
而对于本次会议对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转型的意义,林尧瑞教授提到, 实际上在 1978 年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初步了解后,他们就已经确定了几个具体的方向,比如专家系统、自然语言、语音识别和智能控制等。 并且在 1978 年学校刚开放招收研究生的时候,其所在的教研组也申请招收人工智能的研究生,很幸运地是得到了计算机系的支持,各个方向的指导老师也都在一边学习一边指导学生。他们带回来大会论文集和相关的参会资料后,就将相关的资料都交给各个研究方向的老师进行研究,之后大家再一起进行深入探讨。
20 世界 80 年代,始于 50 末 60 年代初的专家系统已步入发展期,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香馍馍」,当时已与国际接轨的中国人工智能研究也逐渐将重心投入到专家系统的研究中去。然而 当时国内人工智能发展还是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对于刚刚转入人工智能方向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来说,前期探索之路也举步维艰。 「虽然在 80 年代我们找到了几个可以做的课题,但是国内还缺乏一些科研设备。我们也还是尽自己所能做出了一些科研项目,也发表了一些论文,但是基本上都是在国内发表,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还比较少。」
对于当时取得的具体研究成果,林尧瑞教授表示,当时做出来的几个调度系统比较具有代表性:
90 年代以后,专家系统遭遇瓶颈,人工智能的整个国际形势遇冷,国内的人工智能研究也陷入低潮。「当初预言说不久后人工智能就会代替很多人的工作,而人工智能本质上就是制造出像人类一样的智能化机器。然而当时研究人员对大脑的机理都还没弄清楚,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是极度困难的。」
而在林尧瑞教授于 1995 年退休之前,他还在日本九州工业大学研究过一段时间的神经元系统,对于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林尧瑞教授回忆道:「那个时候,人工智能在很多识别问题上需要用到神经元系统,当时我也有一批人工智能方向的学生在进行这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所以我也一边学习,一边跟他们一块讨论。后来到了退休的年龄,我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也就停止了。」
研究心得分享及对学生的寄语
采访过程中,我们也与林尧瑞教授聊到今年将在中国召开的 IJCAI 2019,他也十分感慨地分享了当年的研究心得,并表达了自己对于本次大会的期望:
最后,林尧瑞教授还表达了自己对于后辈学生们的寄语: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报道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