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真主党称向以军指标发射100枚火箭弹 (黎巴嫩真主党简介)
外地期间7月3日,黎巴嫩真主党宣布申明称,作为对以军袭击黎巴嫩南部市区的回应,其武装人员向位于戈兰洼地的以军210师总部及以军防空和导弹基地发射了100枚“喀秋莎”火箭弹。
今日,以色列国防军颁布申明称,一名黎巴嫩真主党指挥官在以军空袭中丧生之后,约有100枚火箭弹从黎巴嫩南部射向以色列北部的加利利地域和以军霸占的戈兰洼地。大少数火箭弹落在空旷区域,暂无人员伤亡报告。(总台记者 孙建 王静修)
点击进入专题: 巴以抵触加剧详细介绍06年的黎以冲突!
新一轮的黎以冲突:2006年7月12日,伊朗支持的真主党游击队对以色列发动了越境袭击,打死了八名以军士兵并绑架了两名以军士兵,从而引发了以色列对黎巴嫩的攻势,导致新一轮的黎以冲突。 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向以色列北部和以军在萨巴阿农场的阵地发射炮弹和火箭弹,以军随即予以反击,双方发生激烈交火,黎以冲突爆发。 当日午夜,以色列举行特别内阁会议,决定对黎真主党采取军事行动。 随后,以军开始向黎南部真主党阵地发动猛烈的军事打击,逐渐加大空袭力度,并深入打击黎境内目标。 7月下旬,以军对黎真主党武装展开地面攻势,黎真主党武装也频繁向以境内目标发射火箭弹,双方冲突不断升级。 以色列军队对黎境内的民用机场、道路和桥梁进行狂轰滥炸的同时,还用战舰封锁了黎巴嫩的沿海。 以军的持续军事打击使黎境内大量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也给黎巴嫩特别是黎南部地区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8月初,以军又炸毁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北部的多座桥梁,截断了连接贝鲁特与黎叙边境间的唯一陆路通道,严重阻碍了国际救援机构的援助行动,使黎国内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重。 黎以冲突不断升级还造成双方人员大量伤亡,并殃及无辜。 从7月中旬起,各国纷纷从黎巴嫩撤侨。 7月26日,以色列空军袭击了黎南部边镇希亚姆,造成包括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在内的4名联合国观察员不幸身亡。 30日,以战机对黎南部的加纳村发动空袭,造成至少54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37名儿童,酿成黎以冲突爆发以来黎平民遭受伤亡最惨重的悲剧。 在过去一个多月中,黎以冲突已造成至少1100名黎巴嫩人和约150名以色列人丧生。 在丧生的黎巴嫩人中,大部分为平民。 此外,黎以冲突使90多万黎巴嫩人被迫逃离家园。 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和以色列军队于贝鲁特时间8月14日8时整开始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实行全面停火,从而结束了双方历时一个多月的激烈冲突。
黎以战争黎以冲突
2006年7月12日,黎巴嫩的真主党对以色列发起了跨境攻击,导致三名以色列人死亡,八人受伤。 真主党在炮击以色列北部地区的同时声称俘获了两名以色列士兵,尽管现场发现的血迹暗示这两名士兵可能仍然存活。 13日,以色列内阁授权了对黎巴嫩真主党的大规模空袭行动,以回应12日的袭击。 这次空袭的目标是摧毁真主党在边境的火箭发射阵地,预计将持续数日。 以色列国防军建议对黎巴嫩政府和战略目标实施军事打击,并命令黎巴嫩北部居民进入掩体,以防火箭袭击。 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强烈回应,指责黎巴嫩政府应对袭击负责,并威胁将采取严厉措施。 14日,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的两个军用机场进行了打击,导致空中交通中断。 15日,真主党使用新式武器,其无人机攻击了以色列舰艇。 冲突进一步升级,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16日,以色列对黎巴嫩的轰炸和袭击加剧,多个目标遭到轰炸,通信中断。 17日,以色列实施了通宵的轰炸行动,造成15名黎巴嫩人死亡,41人受伤。 18日,真主党继续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造成了人员伤亡。 19日,以色列地面部队在边境发起了定点进攻,强调这是对真主党袭击的反击。 20日,以色列空袭了真主党领导人的藏身之地,据报道,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可能在空袭中受伤或死亡。 在这场冲突中,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双方的军事行动导致了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的破坏。 国际社会呼吁双方能够停火并解决分歧。 扩展资料:黎以战争的原因:黎巴嫩的真主党历来将以色列视为其头号敌人,而以色列也将其视为眼中钉。 这场冲突实际上是中东战争第五阶段的延续。 历史上的黎以冲突:- 1968年12月28日,以色列的武装直升机袭击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机场,摧毁了十多架黎巴嫩民用飞机。 - 1978年3月15日,以色列的陆海空三军发起了“利塔尼行动”,首次入侵黎巴嫩,直逼首都贝鲁特,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地区。 - 1982年6月初,以色列军队地面部队、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队大举入侵黎巴嫩。
真主党与以色列的冲突
在2006年7月12日,真主党为了赎回被以色列抓捕的武装人员,发动了对以色列的越境袭击,导致两名以色列士兵被俘。 面对这一事件,以色列并未选择政治谈判,而是采取了军事回应,对黎巴嫩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 冲突在8月11日达到了高峰,安理会通过了第1701号决议,要求双方立即停止敌对行动。 14日,双方宣布停火。
这场冲突造成了黎巴嫩超过1000名平民丧生,4000多人受伤,超过100万人流离失所,基础设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尽管以色列的战略目标未能实现,但真主党仍宣布取得胜利。 然而,真主党在这场冲突中也遭受了不小损失。 在这期间,中国籍观察员杜兆宇不幸在以色列发射的导弹攻击中丧生。 2008年2月13日,真主党的创始人之一穆格尼耶也遭遇了刺杀。
在2008年底的另一起冲突中,虽然真主党并未直接参与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战斗,但从黎巴嫩方向发射的火箭弹显示,其在冲突中仍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事件展现了复杂中东局势下的多层面冲突与影响。 扩展资料
真主党是阿拉伯语“Hizballah”的意译。 “hizba”原意为“党派、群体”。 黎巴嫩真主党建于1982年以色列侵黎之后。 除武装反以活动外,该党还从事一系列社会活动,如开办孤儿院、兴办学校、兴建文化中心、经营诊所、建筑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