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查肠镜 肠癌中期 4类人出现3多2痛 切莫拖延 29岁女子 (尽早查肠镜肠镜准确吗)
肠癌 ,是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约每5分钟,就有一人死于大肠癌。
肠癌的发病,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病程分为早期、中期、晚期。
早期肠癌5年生存率80%以上,中期5年生存率为70%,晚期则少至50%。
临床上多数肠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步入中晚期,大多是“拖”出来的。
29岁的小娜(化名),刚刚做完肠癌化疗,躺在病床上,很是憔悴。
半年前,小娜查出肠癌中期,进过家人商讨,决定手术治疗。
在手术后,通过短期化疗,来辅助治疗,预防复发。
小娜的肠癌,一方面是“吃”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是“拖”出来的。
小娜,是一名“吃货”,偏爱各类美食,尤其是“麻辣”重口味食物。
麻辣烫、涮串、麻辣火锅、鸭货,烧烤、烤肉等等,都是小娜的最爱。
大学期间,除了课业学习,小娜就是寻找各处的美食,加上“干吃不胖”的体质,小娜一直享受各类美食,从不忌口。
虽然,偶尔会腹泻、甚至腹痛,但小娜一直认为,只是简单的胃肠不不适,从未在意。
毕业后,小娜找了一份坐办公室的工作,经常是一坐一天,下了班回到家,经常躺在沙发上煲剧,几乎没什么运动。
一年前,小娜发现有时腹泻,有时便秘,并且会出现血便,以为是痔疮所致,也没有去医院检查。
然而,半年前,小娜开始出现腹痛,并且人也越发的清瘦,在一次腹痛难忍时,就医检查,最终确诊了肠癌。
提醒:这4类人,易被肠癌“找上身”,需高度警惕 第一类:长期久坐者 长期久坐,缺少运动,是肠癌高发的因素之一。
司机、办公室白领等,经常久坐者,需要格外警惕肠癌的发生。
科学表明,吃完饭后,没有活动,或活动量太小,使得肠壁蠕动慢,延长有毒物质停留在肠道内的时间,从而增加了肠癌的风险。
第二类:爱吃肉、重口味饮食 肠癌,是一种消化道肿瘤,与饮食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每日食用100克红肉,可增加17%的结直肠癌风险。
而每日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就可增加18%的结直肠癌风险。
此外,重口味饮食,虽然嘴巴过瘾了,但是胃肠道十分受损,容易加速癌变。
因此,喜欢吃肉,口味重的人,一定要保护好肠道健康。
第三类:有肠癌家族史者 肠癌家族史的家属,罹患肠癌的几率,比一般人要高数倍,是属于肠癌的高危人群。
这类人,一定要重视肠镜的筛查,每年至少做一次肠镜。
第四类:结直肠息肉者 肠癌,大多数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
其中,腺瘤性息肉,是不可逆的,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并且,会因为某些刺激有恶变倾向,腺瘤性息肉,才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
因此,有结直肠息肉的人,一定要定期检查,预防肠道癌变。
一旦身体出现3多2痛,尽早查肠镜,切莫拖延 1、排便次数增多 ,突然排便次数变多,经常腹泻,甚至便秘交替出现。
2、臭屁多 ,每天发屁超过20次,并且味道“恶臭”。
3、消瘦多, 无缘无故,消瘦的严重,一个月内体重减轻10斤以上。
4、腹痛 ,最初是隐隐疼痛,然后变成钝痛,甚至是绞痛。
5、肛痛 ,当接近肛门的直肠,出现癌变时,往往很容易表现出肛痛。
保护肠道,减少癌变,做好这几点: 一:吃好 饮食,对于肠道健康,尤为重要,谨记“三多三少”。
多蔬果 ,新鲜的蔬果,一定要多吃点,不可缺少。
蔬菜水果吃得少,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而这也会增加结肠癌的风险。
因此,生活中,一定要记住,切莫大鱼大肉,每天都要吃点新鲜的蔬果。
蔬果中,营养丰富,并且含有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带走有害物质。
多粗粮 ,粗细搭配,对于肠道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食物吃的过于精细,也是导致肠癌的诱因之一。
粗粮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可增加粪便的体积,使粪便成形利于排出。
同时,还可减少致癌物与肠壁的接触,降低肠道中的致癌物质的浓度,从而减少发生结肠癌的危险。
少油炸 ,油炸类食物,要注意少吃为好。
肉类,在高温烹调时,肉中的蛋白质及氨基酸发生热解,会分离出杂环胺,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长期吃油炸食物,会增加患癌风险。
少熏烤, 偶尔解馋可以,但不能经常大量食用。
熏烤类食物,也会生成许多致癌物质,不利于健康。
少烫口 ,食物入口温度,不宜超过60℃。
调查发现,过烫的食物,以增加胃癌、肠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癌症。
因此,虽然食物要“趁热吃”,但是绝对不能“烫口吃”。
二:喝对 水,是使肠道保持清洁、润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保护肠道健康,饮品也要喝对。
喝白开水 ,35-40℃,胃肠最舒适。
人体的肠道环境,像一个“废品场”,得常“清洗”,才能让肠道好过。
多喝温开水,可润肠通便,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喝茶水 ,黄兰菊根茶,可润肠道,调菌群,促排毒,防癌变。
黄兰菊,是被《药典》收录的一种“药食两用”的小植物,习称菊苣。
其根茎,黄兰菊根,药用价值极高,洗净后,切段,炒制成茶,泡水喝,对于肠道健康,大有益处。
黄兰菊,含有的菊苣低聚果糖,有利于调节肠道的菌群平衡,还有助于排毒清肠、改善脂质代谢,调节机体免疫系统。
同时,还含有大量的菊粉,可显著的增加便秘者的排便次数,由便秘引发的恶心和疼痛也随之消失,抑制细菌毒素的产生等生理功能。
经常用其泡水喝,能清肠排毒,改善脂质代谢,促进肠道蠕动,减少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缓解肠炎、预防肠癌的发生。
喝汤水 ,吃饭时,喝点汤水,对于肠道健康,也十分有益。
木耳汤,雪梨银耳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黑木耳,含有大量植物胶质,可吸附残留于肠道的“毒素”,并将其排出体外,“洗涤”肠道。
银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和吸水膨胀,有利于粪便的排出。
雪梨,有清燥降火之效,对便秘、尿赤有良效。
三:运动 运动,可给肠道添加动力,促进肠道排毒,减少病变几率。
多运动,也是保护肠道很好的方式之一。
跑步 ,能够降低人们患结肠癌高达31%的机率。
即使,只是每天跑10分钟到15分钟,也能够帮助消化系统运作。
走路, 是预防肠癌,最简单方便的运动,随时随地,都可进行。
卷腹, 可增强腹部运动,让便便能够更好的排出去,有助于清肠排便。
广东一女子肠癌刚治好,丈夫便查出肠癌,肠癌具有传染性吗?
近日,有报道称,在广东某个地区,一名女子在查出自己患有肠癌之后,就赶紧去到医院进行了系统专业的治疗,等到自己治愈出院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丈夫也被查出了竟然也患了肠癌,这个消息可以说是非常的让人忧心了。
这时候也许会有人说,这一家人的妻子和丈夫都得了相同的疾病,还都是谈之色变的癌症,因此,这个肠癌是由什么传染病吗?要不然怎么这个两口子都患上了相同的疾病呢?但是根据科学的研究报道,肠癌是不具有传染性的,两个人一起生活是不会被别人传染上肠癌的。
肠癌一般是某个基因进行了突变,或者是因为自己的基因进行了异位,进而影响到了自身蛋白质的表达,从而造成了肠癌的发生,毕竟癌症的实质是指一群不受控制的疯狂生长的细胞在体内不停生长并取代正常细胞的一个过程,现在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能够抑制癌症的生长,因此对于癌症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肠癌很多是有易感基因的,这是一种遗传因素,当自己体内有这种易感基因时,自己的肠癌发生率是高于其他没有易感基因的人群的,所以跟传染无关。
此外,肠癌的发生还跟生活方式有关。
毕竟肠癌是发生在肠道中的恶性肿瘤,如果自己的饮食不规律,并且总是吃一些有刺激的食物,不注重保护自己的胃肠道,久而久之,那些刺激会一直刺激胃肠道,让胃肠道一直处于炎症反应中,时间长了就非常容易得上癌症,这也可能是夫妻两个都患肠癌的原因吧,因为两个人一起生活,所以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都非常的相似,因此两个人都不幸的患上了肠癌。
这件事情也告诫我们,平日里一定要清淡饮食,更要注重保养,毕竟自己的身体是第一位重要的,并且一定要定时体检。
邵小利的故事
(1960一1982)陕西富平县洪水乡人。
1974年加入共青团,1979年考入陕西中医学院中医系。
上大学三年,学习成绩优异,15门功课中11门在82分以上。
连续两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
邵小利关心体贴同学,乐于助人,为班上同学44人次缝补过被褥:同学生病,她主动送药送水;在宿舍里,争着提水,打扫卫生,她所在的宿舍是“文明礼貌”宿舍;她还常帮助后进同学,所在的班级多次受到学院表扬。
邵小利在校外和校内一样,也是经常助人。
1981年7月中旬,她因患皮肤病住进西安医学院附属二院。
当她得知一病友治病需要新鲜大米时,便冒雨去几十里外买回40斤大米,辗转送到这位病友的家里。
1982年3月,她与该院的郭丽娅同行上街,突然发现一个五六岁的小孩横穿马路,一辆汽车疾驰而来。
在这危险关头,邵小利一个箭步跑到小孩跟前,将她抱在怀里,避免了一场事故发生。
1982年6月17日清晨,咸阳纺织机械厂子校三个小学生在威阳渭滨公园青年湖畔戏水。
一个叫邵萍的小女孩不慎失足跌入湖中,另外两个孩子大声呼叫:“救人啊!救人啊!”呼声惊动了在湖边学习的邵小利,她一看孩子就要被淹没,便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抓住邵萍,举出水面,向岸边推去。
可是湖岸坡苔滑,她几次把孩子向岸上推去,眼看就要上岸,却又滑了下去,她不会游泳,在水中站不稳,使尽全力但还是推不上岸。
这时,在工人焦玉东、张军杰的协助下把孩子救上了岸。
孩子得救了,但邵小利却因使尽力气,无法支持,沉入湖底。
正在园内施工的民工杨来富闯讯后,急忙跳入水中,同大家一起将邵小利救上岸,但因溺水过久,抢救无效而光荣献身,时年22岁。
同年6月,中共陕西省委做出《关于开展向邵小利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追认邵小利为中共党员。
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并在渭滨公园青年湖畔立碑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