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量及最低利用 未来几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 (发电量最低的月份)

2022年全球风电市场增长显著,新增装机容量达到77.6吉瓦。
根据《全球风能报告2023》,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2022年,陆上风电成为新增装机的主流,达到68.8吉瓦,而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为8.8吉瓦。
亚太地区在2022年的风电装机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约48%。
相比之下,欧洲和北美洲分别占22%和12%,拉丁美洲占7%,而亚太、欧洲和北美的海上风电装机则占11%。
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2022年,金风科技以12.7吉瓦的装机容量成为全球首位,这是中国整机制造商首次登顶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榜。
维斯塔斯、通用电气和远景能源紧随其后。
在前十名中,中国企业占据了六席。
随着中国海上风电进入平价时代,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出现了下降。
这一变化导致三一重能和中国中车取代了电气风电和东方电气,成为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的第九和第十名。
截至2021年底,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837吉瓦,其中陆上风电为780吉瓦,海上风电为57吉瓦。
全球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上风电成本的持续下降,预示着未来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将持续增长。
在累计装机容量方面,亚太地区以441吉瓦居首,占全球总量的48.9%。
欧洲紧随其后,装机容量为252吉瓦,占比28%。
美洲地区以22.5%的占比排名第三,而非洲及中东地区的装机容量仅为9.4吉瓦,占全球累计装机量的1%。
君理资本:依依东望,是海风----海上风电
君理资本的视角下,海上风电的兴起与未来展望一、趋势分析中国能源结构中,火电虽占主导,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增速迅猛,其中风电同比增速最快。
至2021年11月,风电累计装机量达3.05亿千瓦,同比大增29.0%,为同期水电、光伏、火电增速之冠。
海上风力资源丰富,离岸风速通常比沿岸高出20%,且风力稳定,有利于提供更高效、稳定的电力来源。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海上风电利于就地消纳,降低运输过程中的电力损耗。
GWEC的预测虽在趋势上可参考,但需注意其保守性。
中国海上风电装机量于2021年显著增长,受年底国补到期影响,当年新增装机容量达16.9GW,同比增加339%,累计装机容量跃升至世界首位。
未来,海上风电将向大型化发展,提高经济性,提升发电效率。
2000-2019年,全球海上风机平均单机功率从1.6MW提升至6.5MW。
漂浮式风电也将进一步发展,远海、深海区域的风电潜力巨大,能够产生更多电力,而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的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具备了自主研发、制造、安装及运营的能力。
二、政策分析“十四五”期间,各省份纷纷制定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目标明确,广东省计划到2025年底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8GW,山东、江苏等省份规划更为积极,浙江、海南、广西、福建等省份亦发布相关规划,预“十四五”期间内海风新增装机可达60GW以上。
广东省对本土企业大力扶持,明阳智能作为风电龙头企业,区位优势明显。
在招标中给予相应得分加成,广东省内的风电骨干企业明阳智能在业务中表现确定性进一步加强。
广东是国内唯一提出具体补贴政策的省份,对海上风电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三、市场分析全球风电新增装机整机商排名显示,维斯塔斯凭借欧洲清洁能源发展及海上风电装机增长重回榜首。
明阳智能海上风电装机量占比显著提升,海上风电装机量的增加虽可能与抢装现象相关,但指明了风电未来发展方向。
2021年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陆上风电制造龙头抢占前三,海上风电抢装现象看似与逻辑相悖,实则由两方面原因: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
海上风电公司排名虽有下降,但装机下降不代表利润下降,海风有陆风没有的国家补贴,使毛利润提高,这一变化将在后续盈利预测中体现。
四、未来技术分析海上风电开发从近海向深远海推进,欧洲在建项目水深持续增大。
国内海上风电开发已扩展至40米水深区域。
阳江近海大型海风项目如三峡青洲、粤电青洲等处于在建状态,阳江海上风电开发已从近海浅水区向深水区延伸。
技术上,漂浮式海上风电成为关注焦点,能应对复杂海床地形,提高建造效率,降低开发成本,运维也更为便利。
五、总结
金风、远景、运达、明阳、三一占据前五!2023年中国风电整机商吊装容量排名公布
2023年,中国风电市场表现亮眼。
全国新增装机容量达7937万千瓦,较上一年增长59.3%,其中陆上风电占91%,海上风电占9%。
截至年底,累计装机容量万千瓦,同比增长20%。
整体来看,中国风电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新增装机的整机制造企业中,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占据前五名,市场份额合计为73.8%,前10家市场份额合计为98.6%。
金风科技以1567万千瓦的新增装机容量,市场份额占比19.7%,位列第一。
远景能源以1488万千瓦的新增装机容量,市场份额占比18.7%,位居第二。
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分别以1041万千瓦、1018万千瓦、741万千瓦的新增装机容量,市场份额占比13.1%、12.8%、9.3%,分列第三至五名。
其余企业如东方风电、电气风电、中国中车、中船海装、联合动力、华锐风电、哈电风能、Vestas、太原重工、华仪风能的市场份额均在一定范围内,排名从第六至第十五。
在陆上风电领域,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合计占据74%的市场份额,前10家合计占据98.4%。
在海上风电领域,明阳智能新增装机287台,容量294.1万千瓦,占比40.9%,为第一。
电气风电、金风科技、运达股份、中国海装、东方电气和太原重工也表现不俗。
整体而言,金风科技以超过1亿千瓦的累计装机容量,占国内市场全部装机的22.7%,成为2023年中国风电市场中的领军企业。
其他企业如远景能源、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三一重能等也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实力。
展望未来,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国风电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各大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将继续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推动风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