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报警 你怎么看 安庆女子晒全款提保时捷被网暴 涉事网友举信道歉 (随即报警你怎么办)
看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我真的是非常的无语,我觉得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人家全款买保时捷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人家买得起,你买不起,你就要去举报人家吗?这样的人未免也太恶心了一点吧,在生活当中如果遇到这样的人,真的是一种非常悲剧的事情,可能真的想要把他给打一顿。
因为大家要清楚的是,每一个人都是有不同的人生经历的有些人非常的富有,有一些人非常的贫穷,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就是大千社会当中非常非常常见的事情。
如果你觉得别人特别的有钱,而你没有钱,那你就应该要好好的去努力,好好的让自己出人头地,这样的话,你就能够跟别人相对比。
但是如果说你没有这个能力的话,你就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呀,为什么一定要去诋毁别人呢?毁别人能够给你带来什么呢?难道会让你变得更加的富有一点吗?我看不见得吧。
人家买了保时捷本来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人家有这个资本,有这个金钱,有钱肯定想要让自己过的好一点,想要让自己过的开心一点呀,结果被你这样一举报,真的气死了。
现在这个网友就是因为自己的一时口舌之快举行道歉这样的一个事情其实在网络上是非常的常见的,他们每次在发表这些言论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特别的了不起,总觉得自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去会人,但是实际上他们却没有想过这种东西其实也是犯法的,如果别人报警了,你一样会得到法律的制裁的。
可能你会觉得不就是写一封道歉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情节比较严重的话,真的是会被判刑的,所以希望大家口下积德,好自为之。
“逼宫”失败,没有迪斯的大众将何去何从
作者:陈婧涵
近几日,受困于大众监事会及工会的阻挠,迪斯的“续约保卫战”可以说是12月车圈最大的瓜了。
12月1日,在德国北部“狼堡”的大众集团总部,一场长达三个小时的监事会小组会议落下帷幕,外界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重磅”消息的传出,但遗憾的是大众汽车监事会针对大众汽车CEO赫伯特·迪斯的审议没有拿出解决方案。
迪斯没有下课,同时也没有赢得续约合同和填补空缺职位的支持。
由迪斯点燃的冲突无疾而终,没有胜者。
不过监事会给出的“还需进行更多谈判”短短八个字,表面上来看似是对迪斯申请延长任期至2025年的谨慎考量,但背后折射的却是迪斯不再被信任的事实。
而12月9日,大众又召开了特别会议探讨迪斯的去留,一名大众管理层人士表示,迪斯已经失去了高管们的支持。
“人们已经不再拥护他。
”据悉,高管们受够了迪斯在媒体上不停宣称特斯拉比大众要好。
尽管迪斯还未下课,无疑正式进入倒计时。
彼时意气风发的迪斯从穆勒手中接过大众这艘巨擘的桨舵带着它走出“排放门”丑闻时,他或许怎么也想不到,两年后自己会走上困难重重的“续签”之路。
冲突加剧,续约前路渺茫
根据合约,迪斯本可以在65岁这年功成身退,拿着丰厚的退休金,在汽车史上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届时PPE高端纯电平台会正式上线,宾利保时捷奥迪都将推出更优秀的智能电动车,甚至MEB平台也将迎来旗舰,会成为大众L4的明星产品。
事情本应该按照这个轨迹发展,然而,迪斯想要更多。
今年上半年,迪斯突然提出将续约合同延迟至2025年。
他在2018年4月成为大众汽车CEO,合同签约至2023年春季。
按惯例,迪斯可以在任期结束前一年,也就是2022年初提出续约,此举没有意外的被拒绝。
此事之后,大众高尔夫8和ID.3车型所涉及的软件问题被大量曝光。
对此,迪斯在内部会议上指责大众集团监事会成员中有内鬼,称其将大众高度机密的软件问题泄露给媒体。
由于言辞过于激烈,迪斯此举也激怒了大众集团监事会,对方甚至考虑与迪斯终止合同。
最终,该事件以迪斯公开道歉,并被拿掉大众品牌CEO头衔结束。
在官方的口径中,大众表示接下来有人替迪斯分担部分职责,他就可以全身心投入集团的改革工作了。
事实情况外界心知肚明,迪斯被夺权了。
事实上,迪斯执掌大众集团以来,一直被视为传统汽车界最有力的改革者,甚至用铁腕来形容都不为过。
“当我在沃尔夫斯堡上任的那一刻,我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改变大众汽车集团的体制”迪斯表示,因此,“对抗”便成为了其在大众工作五年来最常干的事情,他不希望大众像当年的诺基亚一样傲慢,“我不希望大众成为诺基亚”,甚是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只为让积重臃肿的大众重新上阵。
自他接手大众以来,大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迪斯不仅砍掉了持续亏损且投入巨大的辉腾业务,还一直推动削减成本,以帮助支付对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340亿欧元投资,以及500亿欧元的电动汽车电池采购。
当然,削减成本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绕不过裁员,为了快速实现转型,迪斯试图比计划中削减更多的工作岗位,这也引发了劳工代表的不满。
毕竟以“打破”之名推动企业转身,这深深触动了“沃尔夫斯堡的利益”。
强硬的工会与无奈的迪斯
这一切的不满也导致了,在11月底大众集团劳工委员会成立75周年的庆祝仪式上,身为集团首席行官的迪斯,并没有被邀请。
带着满腹的委屈和一腔热忱,迪斯在领英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如何改变大众》的长文。
在文章里面,迪斯扯下了大众集团的遮羞布,将内部矛盾公开挑明,臃肿的架构、复杂庞大的利益集团、陈旧的思想等等。
一切的不满在这位CEO的笔下徐徐展开。
“我们不是初创企业,我们的组织架构经过数十年已经彻底定型。
其中有一部分甚至陈旧、复杂。
在此之上,集团内部还有多方利益,以及政治组织。
它们使这项事业——如今已经是挑战——甚至变得更困难、更复杂。
”迪斯表示。
然而大象转身谈何容易?迪斯坦言,“大众汽车集团非常复杂,并且股东的利益存在部分分歧。
管理层在进行内部竞争,在急剧变化的时期,规模和历史可能会成为更大的负担。
”
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庞大的帝国,“血统”是否正宗也是大众考校的重点,宝马高管出身、空降兵的身份,无疑是迪斯最大的弱点。
长久以来,以迪斯为首的空降兵阵容和奥博穆为首的大众本土派高管之间的“权力游戏”总在频繁上演。
然而近年来,由于工会严重反弹,迪斯派日渐式微,迪斯在会议中曾公开表示他对大众集团的改革没有成功,因为工会主席伯纳德·奥斯特罗一直反对他的提案。
其实双方的纠葛还要追溯五年前。
2015年,迪斯进入大众不久,就大刀阔斧地对劳工委员工会进行了一次规模性裁员,一举为大众品牌去掉了3万个工作岗位,节省下了37亿欧元的成本支出。
今年,受疫情影响,迪斯从年初开始就曾多次提出裁员,进一步削减德国公司的成本支出,并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电动化和自动驾驶研发,而这无疑彻底点燃了他和劳工委员会之间的矛盾,让他在大众中更是举步维艰。
此外,在高管的任命问题上,迪斯与工会同样存在矛盾。
迪斯主张由安诺?安特利茨和托马斯?施马尔分别接任首席财务官和首席采购官。
这一提名却遭到了大众工会代表的坚决反对。
有人会说不就是得罪一个公会吗,为什么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大众的工会与传统工会不同,是由大众总部沃尔夫斯堡所在的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支持的,而该州政府是大众的第二大股东,持有20%的股份,这也就是为什么大众也被称为是德国的国企。
根据大众汽车的《企业章程》规定,下萨克森州有对重大事项决议的一票否决权。
大众集团监事会共有19个席位,其中工会代表便占了9席,接近一半,多年来,这些工会代表们左右了多名高管的下台。
即便持有53%投票权的保时捷和皮耶希家族普遍支持迪斯的整改努力,但他们也倾向于避免与工会和下萨克森州的直接冲突。
这时候,得罪工会的结局往往只有一个。
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除了权利斗争带来的内部冲突,大众的外部环境也不容乐观。
在过去的这两年里,就在内部纠葛难解难分之际,外部市场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短短两年,特斯拉已经从“新势力”成长为真正的颠覆者,市值早已突破5000亿美元,远超924亿市值的大众。
虽然,ID.3在10月占领了欧洲最畅销电动车的榜单,但不得不说,在如今的市场中,大众电动车的竞争力正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威胁。
这同样反映在中国市场上。
此前大众集团曾宣布,到2022年将携手合资企业伙伴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数字化和移动出行服务等领域投资约150亿欧元。
虽然大众汽车集团一直将中国市场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软件等问题,大众ID.家族的新能源车上市时间一再推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抢占市场的节奏。
不论是特斯拉,还是中国造车新势力,都在迅速蚕食这块市场。
不仅如此,当迪斯与工会再度站在对立面之后,美国投行Bernstein汽车分析师ArndtEllinghorst发布报告称:“迪斯的地位已经被严重弱化,在大众集团的未来前景不妙。
倘若大众集团想要顺利推进电动化,迪斯作为集团CEO的重要地位必须被认可。
一些计划或承诺被推迟后,投资者会质疑大众集团改革的决心。
”
在执行委员会开会当天,大众股价出现下跌,跌幅超过1%。
大众股价下跌反映出了市场对大众集团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果CEO迪斯能够顺利续约,那么外界会对大众集团的电动化和数字化战略未来持有更加积极的态度,反之如果CEO迪斯前途不明朗,那么会打压大众集团的市场人气。
毕竟那些已经曝出的,未来几年间要投入350亿欧元,推出30辆新车的计划,在提出这些数字的人还未尘埃落定时,讨论这些还为时尚早。
可以说迪斯的去留,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众未来的走向。
写在最后:迪斯对于大众转型的思考是非常系统的,而且很多已经付诸行动,他是大众集团向移动出行公司转型的优秀领导者。
可以说即使迪斯明天就卸任,他依然无愧于“最激进传统车企CEO”这一定语。
不过在其他车企都向着电气化转型大踏步前进的当下,因为内部斗争致使大众内部改革放缓或是搁浅,未免过于得不偿失。
保时捷减配事件风波再起,部分车主已顺利退车
保时捷减配事件风波再起,部分车主已顺利退车
保时捷减配事件风波再起,部分车主已顺利退车,保时捷“减配”风波再登热搜,声势渐涨。
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博主及“大V”仍在不断围绕该事件发声,保时捷减配事件风波再起,部分车主已顺利退车。
保时捷减配事件风波再起,部分车主已顺利退车1
车评人“大战”保时捷
恶意减配、中外双标、区别对待、缺乏诚意?
国内车评人史无前例的联手炮轰一家汽车品牌,保时捷可能正在经历中国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舆论危机。
联手对抗保时捷
车圈创作者掀起“维权运动”
5月10日,抖音汽车博主“蔡老板”公开发布视频,呼吁全网车评人一起关注保时捷的“电动转向柱”问题。
视频中,蔡老板提到了“猴哥说车(3900万粉)、小刚学长(1500万粉)、陈震同学(460万粉)、超老师(410万粉)”等众多车圈大V,并恳请他们能够站出来,为中国市场庞大的保时捷车主群体发声。
记者了解到,蔡老板是一位主要讲解汽车视频的博主,最近一段时间里,该博主连续发布多条视频,揭露了奔驰、宝马、保时捷等一线豪华品牌存在的多种问题,并在行业内外引发了强烈的反响,截至目前,蔡老板抖音粉丝数已高达260万,并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
在蔡老板近期揭露的众多车企中,保时捷无疑是消费者质疑声最高的一个品牌,以至于一条视频起到了一呼百应的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蔡老板发布呼吁视频后的24小时里,除了“猴哥、小刚、陈震、超老师”等大V出面外点评外,就连一些粉丝数较低车圈创作者也加入其中,声援蔡老板。
昨日晚间,猴哥说车更是连线蔡老板、八戒说车、阿飞说车等众多车圈大V和维权车主、专业律师对该事件进行深入分析。
直播间内,维权车主直言,保时捷此次行为已经不能用减配来形容,可以说得上是“明抢”,希望保时捷能公开进行一次公开的、诚恳的道歉,并满足消费者合理的赔偿需求。
在蔡老板的带动下,整个汽车领域的创作者联手掀起了一股“维权运动”,与此同时,保时捷也陷了入巨大的舆论漩涡之中。
吃我们的饭,还要砸我们的碗?
作为保时捷最大单一市场,中国贡献良多。
用当下维权者的一句话来形容保时捷就是“边吃饭,边砸锅”。
数据显示,2021年,保时捷全球交付新车 台,同比增长11%;其中,中国市场交付新车台,同比增长8%,全球销量占比31.69%,也就是说全球范围内,每卖出3辆保时捷中就有一辆是中国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经连续七年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凭借优秀的销量,保时捷的整体营收也相当亮眼。
财报显示,保时捷2021全年营业收入331亿欧元(23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15%;全年销售利润53亿欧元(约37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7%。
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销售市场,中国对保时捷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然而仅仅一个“电动转向柱”问题在维权者和车圈创作者的联手下,就让这家百年车企深陷舆论漩涡。
不仅仅是对保时捷,此次“减配门”对所有在华销售的车企都是一次警示,若长期以傲慢、双标、敷衍的态度对待消费者,再好的品牌形象也会有消耗殆尽的一天。
部分车主已顺利退车
据中国网汽车报道,近日来,保时捷因“减配门”被车主集体维权的事件已在网络不断发酵,中国网汽车质量投诉平台近期也陆续收到高达40余条相关投诉,车主直指保时捷品牌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中国网记者也采访了保时捷方面,对方称保时捷正在积极为相关车主寻找解决方案,也希望得到车主们的理解,保时捷会尽快为车主解决问题。
对于有部分媒体质疑保时捷存在区别对待的情况,保时捷方面称:不存在这一情况,对于全球的客户,保时捷都是统一标准。
对于该事态的后续发展,中国网记者也将保持持续关注。
保时捷最新回应:未来几天答复
5月12日,针对电动转向柱事件,保时捷再一次作出回应:目前,由保时捷总部和保时捷中国组成的特别工作组,与相关供应商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未来的配件供应和生产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分析。
经过努力,我们在此功能的恢复可能性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也会在未来几天内给予客户和公众一个明确的答复的。
保时捷减配事件风波再起,部分车主已顺利退车2
保时捷“减配”风波再登热搜,声势渐涨。
5月10日,某短视频平台博主@蔡老板发布一则视频,号召全网“车评人”关注保时捷“减配”电动转向柱的问题。
视频中,@蔡老板多次使用“恳请”“能不能说两句”等话术,并“点名”数位粉丝量较高的汽车自媒体人共同发声。
@蔡老板在上述视频中表示:“我最近状态真的非常的差,很焦虑,我今天斗胆跟全网‘车评人’说几句话,不管你们喜不喜欢我,有多讨厌我,你们也别担心我以后会不会身败名裂,干什么蠢事,说什么蠢话,我恳请诸位,能不能再说一下保时捷电动方向盘(转向柱)的这个事情。”
事件的起因是由于保时捷因疑似减配事件被车主集体维权。
此前,有车主称其订购的保时捷车型的“电动转向柱”遭遇减配。
部分维权车主表示,原本保时捷官方承诺因芯片供应不足,暂时将车辆减装为“手动转向柱”,后续将免费为车主升级“电动转向柱”,但官方随后又称仅提供2300元代金券补偿。
对此,保时捷新闻中心曾于4月30日发布《保时捷中国致车主的一封信》,声明中表示,因芯片短缺导致断货,并表示所售车辆还不能在后期进行补救性升级更换,而部分车主表示不能接受。
有车主在微博留言称:“作为保时捷车主,我自己的方向盘可以不要,保时捷这个品牌必须对中国消费者道歉。”
据中国网报道,近日有部分保时捷车主已经解决了车辆问题,车主反馈称,保时捷方面已经按车主要求,为其办理了退车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蔡老板在上述视频中曾多次声明其做法“不是为了流量”,但该条视频还是成功引起全网关注。
截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稿,上述视频在某短视频平台点赞量接近40万,下方留言超过5.5万条。
而有关“如何看待保时捷减配事件”的话题,已登上该短视频平台的热榜,累计关注人数超过2500万。
针对此事,保时捷方面也再度发声。
保时捷中国相关负责人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目前,由保时捷总部和保时捷中国组成的特别工作组,与相关供应商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未来的配件供应和生产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分析。
经过努力,我们在此功能的恢复可能性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我们会在未来几天内给予客户和公众一个明确的答复。
”
上述官方回复或许意味着,此次保时捷“减配”风波或将在几日内得以解决,但随着该事件的不断发酵,“当事人”的回应被舆论淹没。
对于@蔡老板的“恳求”,不少“车评人”都选择了积极回应。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仅热度前五位的视频点赞量就已超过100万,而上述几位短视频博主的粉丝总量已接近6000万。
面对可观的“流量红利”,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博主及“大V”仍在不断围绕该事件发声,但此举却引来不少网友及博主的质疑。
有网友在某视频博主主页留言称其为“蹭流量的达人”,也有网友留言称其“哗众取宠”。
值得注意的是,@蔡老板作为该事件走热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其在“保时捷减配”相关视频中还曾公开“带货”。
而该条视频提供的链接页面显示,@蔡老板“带货”的这款汽车玻璃水,累计已售出5万单。
事实上,本应针对保时捷“减配”问题的维权事件,俨然已成为各路网红争夺流量的舞台。
有短视频博主称:“但凡是聊车的,有一个算一个,谁敢说自己发视频不是为了挣钱?”这或许也意味着,部分打着“为维权车主发声”旗号的“车评人”,其目的也并非纯粹。
今年3月,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副主席麦思格曾公开表示:“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不仅是因为其亮眼的销售数据,更重要的它在数字化和创新方面的卓越表现和广阔空间。”
同时,麦思格也表示,2022年对保时捷中国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今年新设立的保时捷中国研发分支和去年刚从保时捷中国体系独立出来的保时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将会让中国市场在保时捷全球的地位发生本质的变化。
但此次保时捷“减配”风波或许已对其品牌形象造成影响,保时捷方面将如何解决该问题,业内仍将持续关注。
保时捷减配事件风波再起,部分车主已顺利退车3
近日来,保时捷因“减配门”被车主集体维权的事件已在网络不断发酵,中国网汽车质量投诉平台近期也陆续收到高达40余条相关投诉,车主直指保时捷品牌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不久前,保时捷中国也对车主投诉的减配问题发表了公开致歉信,信中确认该减配问题由芯片短缺造成,并解释称:“此前为了保证车辆的及时交付,部分车型配备的带电动调节功能的转向柱更换为手动调节的转向柱……同时,计划待相关芯片短缺情况缓解后,通过改装来恢复这一功能”。
然而,因芯片短缺再次出现不可预估的情况,故“取消带电动调节功能转向柱的恢复更换计划”。
对此,保时捷表示:“我们已经迅速成立了特别工作组,由保时捷总部和保时捷中国牵头,联合相关供应商,共同研究所有的可能性,期望尽快找到解决方案。
”
对此,中国网记者也采访了保时捷方面,对方称保时捷正在积极为相关车主寻找解决方案,也希望得到车主们的理解,保时捷会尽快为车主解决问题。
对于有部分媒体质疑保时捷存在区别对待的情况,保时捷方面称:不存在这一情况,对于全球的客户,保时捷都是统一标准。
对于该事态的后续发展,我网记者也将保持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