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3篇回乡见闻,告诉你要不要回老家_网易数读
');
2023-02-1017:42:00 小时候,听着广播里“常回家看看”的旋律只觉得肉麻,恨不得快点长出翅膀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渐渐地,收红包的孩子成为了发红包的大人,等着爸妈回家的人成为了被等待的人,家乡也变成了每年春节的一期一会。 虽然一年回不了几趟家,但年年要做的事就那么几件,陪陪父母、走走亲戚、和老家的同学、朋友见上几面,就又要踏上离开的火车;但每年回家,似乎又都能感受到家乡、家人的一些微小变化。 今年,新浪微博发起了#回乡见闻#征集活动,截至2023年2月5日,已有115.7万人次参与讨论,我们从中筛选了4593条内容进行分析,试图用数据描摹出家乡的变化以及返乡人特别的乡愁。 小村庄,早已不是当年模样 顶着灰扑扑招牌的夫妻店、一下雨就满地水坑的土路、需要转好几趟大巴才能艰难到达的老家,是不少在外打拼多年的游子对老家的共同回忆。 今年,好不容易回到家乡的“x漂”们发现的第一件事是,在十八线小城过日子,跟在自己在大城市被迫007相比,真不一定谁比谁更滋润。比如,在发展建设方面,越来越多小村庄就已经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 房子、道路、汽车的变化,是网友们最常提到的三样。 老破小的居民楼纷纷拆迁换新,柏油马路也成了“标配”。除此之外,在大城市里受够为了找个车位多开出去几百米的返乡人,在老家也常常需要对着被停得满满当当的街道扼腕。 几年前不会有人专门去隔壁镇吃饭,现在大家一脚油门就来回跑,镇上都出现停车难了。 不过别误会,这可不能都怪外来车辆“添堵”,事实上,这也有部分本地居民的功劳。2021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汽车拥有量达到了30.2辆,相比2012年,增长率达到了358.3%[1]。 不仅是硬件上大变样,几年不见,老家在文化娱乐方面也已不再是乏善可陈的荒漠。 连十八线小县城的“CBD”都建设得有模有样,高楼越来越多,名牌服装店、电影院应有尽有,甚至由于人员密度没那么高,服务显得更加丝滑。农村虽然发展程度略逊一筹,但快递站也已经建了一茬接一茬。 本来以为快递要等上大半天,说不定收不到快递,没想到速度比工作的地方还快。 小地方,IMAX大屏的春节档票也很多,根本不用抢。 有些城镇还发展起了特色旅游业,小时候看惯了的山水风光,这次返乡也要和一众游客一起挤着看了。 餐饮业更是风生水起,连锁巨头们嚷了几年的下沉卓有成效,至少从奶茶方面看,在老家点的CoCo,和自己在北京办公室里点的外卖喝起来的没什么区别。 更让返乡人欣慰的是,许多城镇并没有被互联网大潮抛下,“网络”“直播”“短视频”都是返乡见闻中提到的高频词。 部分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借机开辟了自己的“夕阳红乐园”,奔走在冲浪一线,看直播、看小说、追剧样样在行。不过,也有一些农村父母表示了担心,家里刚上小学的孩子,同样沉迷手机无法自拔。 留在老家的人,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为家乡的巨变惊叹之余,离家许久,最牵挂的还是老家的人。 中国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春光表示,对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而言,对“人”的依恋早已超越对乡土的依恋[2]。 他们更可能选择像候鸟一般四处漂泊,而唯有那根代表人情的风筝线,牢牢牵系着他们与故土。 孩子、老人、父母的生活状态是返乡人最关心的。由此延伸出来的教育、养老、医疗等相关话题,更是他们观察的重点。 这次回家,特意看了一下养老院的情况。养老院已经开了很多,条件也不错。单间的话(双人减半),一般150元(一)天可以包月(比较好的宾馆方式),如果能自己打饭走动,加50元护理费就够了。 “年轻人”也成为了网友们在返乡见闻中最常提到的关键词之一。不过,与其说他们是关注年轻人,不如说是更关心老家的发展前景,年轻人数量少、人才流失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忧虑。 亲戚、村民、邻居的生活,则是观察家乡生活生态的尺度标。 为了生计奔波、为了孩子的教育发愁,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大城市的人别无二致。同时,他们也深深受到家乡变革的影响,有着独属于小村镇的烦恼。 一亲戚,三年前凑钱开了个奶茶店,该品牌疯狂扩张,县城甚至乡镇上都开了,方圆百米内开好几家,品牌挣钱了,开店的却在煎熬,亲戚已经有转让店铺想法,再干点啥也没想清楚,背后是一大家子的开支。 除此之外,回到家乡的人,还久违地回归了一种没有距离感的社交关系。 任凭你在外年薪百万,只要还没结婚、还没生二胎,在饭桌上就少不得喜提“催婚”“催生”两件套,连路过的邻居都可以数落两句。而本身就居住在村镇的同龄人,更是早早就被安排好了相亲一条龙。 还有一些地方习俗,让人直呼救命。老家的条件是变好了,但很多亟待革新的风俗和价值观,仍旧深刻影响着当地人。 在某些地方,除了高价的彩礼外,有车、有房、有三金(首饰)也是常规要求。为了让家里的孩子早日结上婚,不少农村父母操碎了心。 鲁西北某县的一个农村,彩礼很高,在10到20万之间,女方那边一般还会要求给买三金,一般也要求有车,县城有房。 家乡当然不是完美的。对于离家远漂的游子而言,归家的意义也不仅仅是与一些人、一些景重逢。 但也有人因为看到家乡人才流失、发展速度缓慢而担心;有人身在老家,心里放不下的却是更加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 还有很多人,在透过现在的家乡,看过去的一段时光。许多网友在见闻中提到,家乡没有那个“味儿”了。 记忆中的那个家乡,没有宽敞的柏油路和精致的洋房,但有熙熙攘攘的人群、热热闹闹的鞭炮;没有互联网和诸多新潮的美食,但有曾经无忧无虑、满怀梦想的自己。它或许没那么好,但承载着独一无二、不可再追的回忆。 离开家乡后,很难再遇到一个地方,可以像这里一样将我们全部接纳。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杨菊华表示,城市制度和观念上的不包容是阻碍流动人口融入的“坚铁”[4]。 而去到一个新的城市后,我们也很难毫无保留地融入进去。一项针对上海城市新移民的调查数据显示,城市新移民在心理融合和身份融合方面的速度较快,而在文化融合和经济融合上的步伐相对较慢[5]。即使远隔千里、跨越数年,家乡的语言、习惯、价值观念仍时刻影响着我们。 在这一点上,乡—城流动人口和城—城流动人口所面临的困境并不相同。 对于乡—城流动人口而言,经济上的融合是最大的挑战。农村流动人口常常存在赚钱少、缺乏保障的问题。而城—城人口则在文化融合方面有更多的困难。与农村人口相比,城市人口原生条件更好,对于新城市的期待也更高[4]。 但无论来自何方,每当从熟悉的家乡去到陌生的他乡,都仿佛是一次身体和灵魂的割裂,身体辗转于诸多城市之间,而灵魂仍在四处漂泊、无处安家。 故乡回不去,他乡也终究不是真正的家,我们与故乡的距离,不只是抓不住的记忆,还有说不出的乡愁。 [1]人民网.(2022).数读中国——十年来我国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质量稳步提升.Retrieved8February2023from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2/1011/c1004-32543082.html. [2]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3),14. [3]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4]杨菊华.(2015).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19. [5]张文宏,&雷开春.(2008).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5(11),7.4593篇回乡见闻,告诉你要不要回老家
谷普下载提醒您:让你提前汇款,或价格明显低于市价,均有骗子嫌疑,请不要轻易相信。
相关资料:txt下载、doc下载、文章搜索、网址搜索、百度搜索、好搜搜索、搜狗搜索、必应搜索
本文链接:http://www.gpxz.com/article/693bfe3b33096102a7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