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广东等多地通报 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气溶胶传播新冠 (山东广东多远)
一、讲卫生 戴口罩口罩依旧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武器即使是夏日炎炎也要坚持正确佩戴口罩,密闭空间(如电梯、公交、地铁等)必须佩戴口罩,汗湿后要及时更换,坚决做到疫情不退,口罩不摘!二、勤洗手 不可少尽量减少触碰公共设施和物品,外出归来、用餐前、接触口罩及其他物品后等都要洗手,也可携带免洗手消毒剂,随时保持手卫生。
三、打喷嚏 讲礼仪打喷嚏时用纸巾、手绢捂住口鼻或者手肘的衣袖内侧来代替手捂住口鼻,避免用双手遮盖口鼻。
四、常通风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每天早中晚应各开窗通风1次,每次通风15分钟以上。
五、一米距 保安全保持一定社交距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建议外出、交谈及其他社交活动时保持一米以上距离,避免近距离面对面大声交谈。
辽宁多地发生龙卷风是怎么回事辽宁开原通报龙卷风灾害:13人受伤
辽宁多地发生龙卷风的经过是,6月1日,阜新、法库、开原等地遭遇了多个龙卷风,导致当地高铁服务受到干扰,出现停驶和延误情况。
关于这次灾害,辽宁开原市发布了通报。
通报称,6月1日下午2点30分左右,强对流天气引发金沟子镇出现龙卷风。
事发后,铁岭市委、市政府和开原市委、市政府迅速响应,主要领导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相关部门展开救援工作,包括清理现场、恢复电力、安抚居民和核查灾情。
灾后重建和救助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截至目前,已有60多处房屋受损,约4000亩农田受影响,13人受伤并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具体的灾情仍在进一步统计中。
专家分析指出,这次龙卷风的形成与冷涡背景有关,且已进入高发期。
东北冷涡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的专家才奎志解释说,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常处于温带,冷暖空气交汇频繁,易产生强对流天气。
辽宁地区平均每年会出现1至2次龙卷风,主要发生在6至8月。
历史上,辽宁开原市就曾在2019年7月3日遭受过一次严重的龙卷风,导致7人死亡。
才奎志指出,那次灾害也是发生在冷涡背景下。
专家们评估龙卷风等级时面临挑战,因为龙卷风的强度会随着移动而变化,最终通过现场调查,确定龙卷风在某个特定地点达到最强,从而确定了其等级。
如何防范气溶胶传播
近日,国内多地通报出现气溶胶传播而导致的感染病例引起关注。
据了解,目前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有3种: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还有就是气溶胶传播。
直径约为0.1微米的新冠病毒,可以附着在尘埃、飞沫上,或者是失去水分的飞沫核上,以气溶胶的形式进行“空气传播”,这就是气溶胶传播。
那么,我们如何防范气溶胶传播呢?很多行为都可以产生气溶胶,比如呼吸、咳嗽、说话、吐痰、呕吐、大小便等。
医学检验实验室等人员在接触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样本时可产生气溶胶。
由于产生气溶胶的途径很多,也使得病毒通过气溶胶的传播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隐匿性。
4月12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发布紧急提醒,该区一居民未佩戴口罩到户外某处挖野菜,被同时间在该处停留的1名未佩戴口罩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研判,系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
此前,宁波市疾控中心4月10日晚发布消息,通报当地某确诊病例乘坐自驾车进入某地下停车场,同时间段内另有2位续发病例在该停车场内停留且未戴口罩,存在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的可能性。
在密闭空间或空气流通条件不好的地方,气溶胶传播病毒的风险较高。
因此,在公共场所无论室内还是户外,一定要规范地戴好口罩,特别是在电梯、出租车、办公室等密闭狭小的空间内。
口罩可以对颗粒直径较大的气溶胶进行物理隔绝,如果是具备熔喷层的口罩则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小分子气溶胶。
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毒,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
这样的病毒量,引发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日常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和别人保持一定距离,一般来说将2米作为预防的安全距离。
勤洗手、勤消毒。
此外,对于预防下水道途径的气溶胶传播,尽量在使用马桶的时候,闭盖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