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家电品牌在欧洲“寸步难行”?|家电行业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中国家电行业经过快速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摆脱了“粗制滥造”的产品本质,还在近些年高速发展的智能化浪潮中,在技术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部分领域甚至已经超过欧洲。伴随着中国家电企业不断向世界发展的进程,中国家电在全球各国都已经成功地占有了不少市场份额,还有一些老牌外国家电企业都被中国企业所收购,比如美国的GE、法国汤姆逊、意大利Candy。
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中国家电企业在欧洲的市场之旅并不是一路坦途,遭遇到了欧洲本土品牌阻击和欧洲消费者挑剔的口碑的双重压力。
德国曾经是世界顶级家电制造大国,美誉度颇高的美诺、西门子、博世等家电企业,至今依然是高端、品质的代名词。德国家电企业传统上设计严谨、做工扎实,经过上百年的经验积累,技术都被很好地传承下来。这些综合优势,一起成就了德国家电的品质印象。
与之相比,中国家电依托于中国市场快速成长,粗犷的发展历程,大开大合的营销策略,让中国家电颇有一些江湖意气。中国消费者此前亟需解决的是“没有”的问题,对于品质并不十分挑剔,对性价比却十分在意。正是中国消费者的钱包,才让中国家电出现“性价比之王”的市场盛景。在此基础之上,还形成了特有的互联网营销理念——专注、极致、口碑、快,就连价格也打到了极致。
在这种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中国家电企业,自然是练就了成本控制、市场营销等独门武功,不过在品质营销,消费者体验方面下的功夫就不够了。恰好,欧洲的主要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等,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盛行着享乐主义文化,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很高,对家电产品的选择自然也十分挑剔,性价比并不是他们的首选项。
这种传统的老欧洲,他们的生活习惯更偏向于因循守旧,经过时间验证和传承下来的才是他们的选择。欧洲本土品牌恰恰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最多,他们了解欧洲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真实需求,因而在产品设计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积累。
其实这种现象也在我国汽车市场中普遍存在。国产汽车哪怕在性能上已经不明显弱于外国品牌,但是在美观设计、体验感的比拼中还是败下阵来。很多汽车厂商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就重金聘请欧美的设计人员加盟,这让国产汽车的颜值和体验感陡然间上升了的一个层次。
从“没有”到“有”,从“有”到“优”,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我们叫了很多年,但是真正落在实处的,也就只有这几年中国家电市场饱和之后,市场倒逼企业进行的产品革新。
还是那句话,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也会促使中国家电企业不断精进、成熟。在之前的科隆家电展上,海尔以一款3999欧元售价的智能冰箱夺人眼球。这个价格比起德国著名品牌米勒的同类产品还要贵出2倍,这说明中国家电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到欧洲高端市场。
除此之外,整个世界都在加速进行着社会分化,财富越来越向资本集中,中产阶层的可支配收入也在缓慢影响着他们的购物选择,“性价比”也会逐渐成为欧洲市场营销的主题词,比如格兰仕的微波炉产品就以价格低廉充斥着英国的卖场。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都避免不了“真香定律”。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见,中国消费者和欧洲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实现一个大反转。不过,这还需要中国家电的同行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好在,事情已经有了眉目。中国家电企业在全屋智能化的设计、工艺、配套领域已经展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而中国广阔的市场,又在积极鼓励着这样的发展方向。共同富裕的真谛并不仅仅是吃饱饭,而是让全国人民都能用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家电,省心省力省时,把精力从繁重的家庭工作中解脱出来。
到了那一刻,才是中国家电真正的登顶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