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3厘米大的核舟窗户居然能开关 (三厘米有多大)
核雕
核舟记原文解释
<核舟记>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身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者五,为窗者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我必疑其诳。 乃今亲睹之。 繇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 嘻!技亦灵怪矣哉! 课文说明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 作者细致地介绍核舟的形状,描述舟中人物的情态,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刻舟者的精湛技艺,以及核舟的由来和内容。 第二部分(第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描述各部位人物的神情状貌,用事实说明雕刻者精湛的技艺。 这部分是全文的主体。 第2段:先总起说一句,较为精确地介绍核舟的长短、大小,然后写船舱的格局、配备和装饰。 “八分有奇”“二黍许”,说明核舟体积之小;船舱两边各有四扇小窗,窗户可以开关,充分表现了核舟雕工之精致、奇巧。 第3段:写船头三个主要人物的状貌神情。 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的精湛技艺。 “中”“左”“右”,三个方位词分别交代船头的人物及他们的位置,突出苏东坡的主人地位,紧扣第1段中点出的“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峨冠而多髯”,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苏、黄共阅一手卷”、苏东坡“抚鲁直背”、鲁直“如有所语”,可以见出二人的友好关系。 苏、黄两人的神态、心情不难体会。 写佛印,则突出他的不拘礼节、放浪形骸的特点。 “神情与苏、黄不属”句,概括说明三人的神情、气质、风度各不相同。 前二人是士大夫兼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束缚,后者是僧人,不受世俗的礼法拘束。 同时,物以类聚,佛印的形象对苏东坡的性格与精神倾向也是一种暗示。 第4段:写船尾两个舟子的动作和神态。 写右边舟子,突出他的“右手攀右趾”的粗犷动作和他“若啸呼”的闲散神态;写左边舟子,突出他专心致志烧茶的平静神态。 他们与船头三人相映成趣。 第5段:写船顶的题款和印章。 第三部分(第6段),总括核舟上雕刻的人、物的种类和数目,赞扬王叔远的精巧技艺。 作者对船上的事物进行点数,并不厌其烦地用具体数字加以说明,再次强调了核舟的体积之小,让人对小小核舟所刻人、物之丰富叹为观止。 此时,作者最后发出的感叹“技亦灵怪矣哉”,也正是读者由衷的感受。 本文说明核舟,采取了总分结合,依次介绍,逐一描述的写法,有条不紊,给人以深刻、清晰的印象。 第一部分的概括介绍,使读者对工艺美术家王叔远技艺的精巧,先有一个总的印象,这是总说。 第二部分,先总起一句,指出核舟的大小,然后按照事物各部分的位置做详细说明:先写船舱,次写船头,再写船尾,最后写船顶。 文章的内部结构很谨严。 第三部分又是总说,照应文章开头,但比第一部分深入了一步。 它以一连串的数字做综合统计,使所说明的核舟给读者留下更明晰的印象,加强了说明的效果。 三个部分,先总后分,分而后合。 结尾以“嘻,技亦灵怪矣哉”来收束全文,同开头说的“奇巧人”前后照应。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 敏而好学,善为文,一生没有做过官。 他父亲魏大中因弹劾权宦魏忠贤而遭诬害,他自己也因受阉党威逼悲愤而死。 二、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点儿,高度约摸二分上下。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是船舱,(刻着)用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它,就见(两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 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 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前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 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 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 (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摆着一支橹。 橹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船工。 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 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那只船的顶部稍微平坦,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 还刻着一个篆书的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橹、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 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 三、《核舟记》赏析 作者在《核舟记》中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从文章开头至“盖大苏泛赤壁云”为第一段,简练概括地告诉读者,王叔远有着不同凡响的雕刻技艺,他能在“径寸之木”上,随意雕刻出不同形状的艺术品。 然而更绝的是,他能利用木头天然图纹、形状,表现各自形态。 “罔不因势象形”,强调了“形似”;“各具情态”,则突出了“神似”。 这样,也就突出了王叔远是个“奇巧人”。 “盖大苏泛赤壁云”的“盖”,在这里作副词,为“大概”之意。 从核舟上刻的人和景物来看,是“大苏泛赤壁”。 但《赤壁赋》写苏东坡泛舟游赤壁,虽有其事,但是没有说有黄鲁直和佛印和尚伴游。 这样,也就间接地说明了雕刻者善于根据苏东坡的原文进行想像。 核舟上刻着苏东坡游赤壁,这点明了整个核舟所刻画的主要内容。 “盖大苏泛赤壁云”在全文起着“桥梁”作用。 这一段只五十余字,用笔经济、简练,层次清晰,交代清楚,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也约略点示了核舟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从“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至“嘻,技亦灵怪矣哉”为第二段。 本段又可分五小节。 起笔时,作者如剥笋似地进行具体的描述,很有层次感。 先写核舟的长和高,“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以核舟本身之小,来显示核舟工艺品的精巧;比喻也因之出奇。 文章接着进入具体的描述。 先写“中轩敞者为舱”,着力突出在这一特定的条件下,船舱的高大、宽敞,以及在核舟中所占据的位置。 小舟不满“径寸”和“轩敞”的船舱,一小和一大相映,形成强烈的对比,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来显示核舟雕刻艺术的特色。 接着,叙述船舱上还覆盖着“箬篷”,舱旁有“左右各四,共八扇”小窗;八扇小窗,是活动的,能开能关,所以“启窗而观”则“雕栏相望”,闭窗时所刻的前后《赤壁赋》中的脍炙人口的名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则显现于眼前。 在“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核舟”上刻字、景、人、物既细腻逼真,又富有诗情画意,其情趣之妙,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足以显示王叔远精妙绝伦的雕刻技艺。 而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把工艺品上的诗情画意,生动逼真地表达出来,也足见他艺术手腕之高明。 第二、三小节,着重介绍核舟上的五个人物。 写人物是为了增强作品的活力。 如果读者细细留神、品味,就不难看出雕刻艺人有着惊人的想像力。 《赤壁赋》文中“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没有交代“客”是何许人,而雕刻艺人却选择了黄鲁直和佛印和尚,把人物具体化了,并在具体化的过程中加以个性化。 由此,作品对他们三人精神状态的描写,也就成为这件工艺品最有光彩的部分。 首先,文章交代各自的形态和所处的位置。 王叔远这位民间雕刻艺人,在雕刻时,简直是发挥了戏剧导演的才能。 在不大的核舟船头,三个人没有平均地占据仅有的一点空间,他们“坐”得各有特色。 作者的运笔有时采用粗线条,一笔带过,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有时采用工笔画似的手法,如“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苏、黄组合在一起,让他们“共阅一手卷”,特别是“各隐卷底衣褶中”,这就把最微妙的情景描述出来了,笔触显得十分细腻。 而此时的佛印和尚,“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沉醉在清风、明月之中。 尤其精彩的是,在佛印和尚的左臂上挂着历历可数的佛珠。 从最细微处落笔,雕其貌而刻其神。 “执,抚,指,语,矫,视”等几个动词画龙点睛,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使人物活灵活现。 三个人物的表情,身上的服装,手中的道具,在特定的情景中互相映衬,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美。 对于船尾上的两个船夫,作者的描写也笔力不减。 “横卧一楫”,雕刻艺人刀法之妙,表现得淋漓尽致。 “横卧一楫”就是说船桨停止划动,船在江中随波荡漾,此时方可进入泛舟江上,漫游赤壁的诗情画意之中。 而两个船夫,其一“若啸呼状”,另一“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淡淡的两笔,陡然生辉,两个舟子进入规定的情境之中,被勾画得栩栩如生,而舟子的情态和泛舟的主角的情态又是呼应的,具有整齐美。 第四、五小节,分别记王叔远在核舟背上刻题名和印章,并对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作了统计。 核舟背上题名和印章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它保证了工艺品的完整,反映了艺术的高超。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笔画工细,并且线条清晰。 船背题名“其色墨”,篆字图章“其色丹”,着色黑红相衬,再加上船舱十六个字用“石青糁之”,从船头到船尾,色彩和谐、协调,艺人的创作态度,从始至终,一丝不苟。 “通计一舟”,连续用了九个“为”字,细致地罗列,用形象、简洁而又带有立体化的描述把核舟再现在读者面前。 众多的人和物都是雕刻在“计其长曾不盈寸”的“修狭”的桃核上,其技艺就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文章一开头向读者介绍民间雕刻艺人王叔远的精湛的技艺和核舟的内容后,便按顺序写核舟的长、高、船舱、船头、船尾、船背,最后对核舟上雕刻的人、物、字,进行统计,与开头相呼应,用赞誉王叔远鬼斧神工之绝技结束整篇文章,犹如一根丝线,串缀珠玉贝石而成整体。 通篇四百多字,每个字的选择,就像这巧夺天工的核舟一样,精雕细琢。 核舟是雕刻工艺品,直接给人以视觉感受。 通过作者细腻而传神的描述,引起读者的想像,加深对核舟的视觉印象,完成了它独特的审美功能。 本文意境深邃,想像丰富,对比巧妙。 核舟形体之小和人、物之多;神态之活和情态之细;动中有静和静中有动;文字浅显和意境深邃等,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对比中显示雕刻艺术的精湛和诗意美。 同时我们还要提到,雕刻艺人有着不凡的见识。 我们知道苏东坡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问世以来,可说在文学史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其艺术成就之卓尔不群是有口皆碑的。 但另一方面,它直接地显露出对整个人生的空漠之感,而黄鲁直一生仕途坎坷,哲宗绍圣年间,新党用事,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贬其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 晚年卒于宜州(今广西宜山)贬所。 他们在政治上不得志,仕途上一片暗淡。 为了逃避政治,必然要采取消极的“退隐”、“归田”、“远游”等手段,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他们必然会和皈依佛门的佛印和尚引为同调。 所以,雕刻艺术家补充了《赤壁赋》中“客”的具体人物,其艺术想像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的确,《核舟记》把核舟雕刻升华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同时核舟又增强了《核舟记》的艺术魅力。 (潘,见《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四、《核舟记》赏析 魏学洢的《核舟记》,是一篇内容简明、充实,艺术性相当高的文章。 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小小的核舟,说明了我国古代艺术家制作的工艺美术品达到了令人惊奇的艺术高度。 文章的一些写法,很值得我们仔细体味和学习。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把雕刻在核舟上的景物如实地反映出来,使读者能领会其刻工的精奇。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就一面说明桃核或核舟的体积之小,一面着力叙说核舟上雕刻的东西之多。 试看,文章一开头就说,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记核舟的时候,就先说,“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在篇末又说,“计其(指核舟)长曾不盈寸”。 这都是提醒读者不要忘记核舟是那样小。 那么,在那样小的桃核上,刻了哪些东西呢?作者不但逐一地陆续地写了出来,而且最后还加以统计,说有五个人,有八扇窗,有箬篷、楫、炉、壶、手卷、念珠各一;还有刻的对联、题名、篆文图章,共计三十四个字。 桃核是那样小,上面刻的东西是这么多;两相对比,读者已经可以推断这个核舟大概雕刻得相当不错。 但是文章如果只反映上面这一点,那就很不够。 因为读者看了,或许会认为核舟上刻的东西虽多,大概都是写意的,象征性的,没有什么稀奇。 所以作者在记人和器物、文字的同时,不能不着力描绘其情态、形状,以示刻工之精奇。 例如,文章记船篷两旁共有八扇窗,同时写这些窗都能开能闭;右面的四扇窗,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面的四扇窗,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并说字的凹处还涂了石青。 对于苏东坡,则记他“峨冠而多髯”。 对于佛印,则记他“袒胸露乳”。 记念珠,则说它“珠可历历数也”。 记舟尾居右的舟子,则记他“椎髻仰面……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记居左的舟子,就记他“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船头船尾那五个人,王叔远刻得栩栩如生,文章也细致地、用力地把他们描绘下来。 记制作者的题名,说那些字细得像蚊子腿,可是一钩一画,极其清晰。 又说,在题名之下,还刻了篆文图章,涂了红色。 这样写,读者也就不难想像核舟的刻工细致精奇到何等程度了。 王叔远大概是一个富有雅趣的人。 他刻“大苏泛赤壁”,就从《赤壁赋》中摘取“山高月小”等脍炙人口的警句,组成对联,刻在篷窗上。 他在船背上刻制作者的姓名,在姓名之下,又刻了自己的图章,而且用篆文,涂红色。 又如船窗上的字用石青,题名的字用黑,图章的字用红,这都能显示出王叔远的雅趣和他对艺术创作的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 文章把这些特点都仔细地记下来,就更能使读者领会核舟具有的浓厚艺术风趣。 就文字来说,《核舟记》写得精练简洁,而对船上的那些情景,都能用文字说得清清楚楚。 例如记船头、船尾五个人的位置以及他们的手足的姿势,写得多么有条有理,多么清楚。 在用字造语方面,例如“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简直把核舟上的那几个人都写活了。 《核舟记》不仅把船上的人和器物、文字的数目记下来,同时对他们的情况还作了不少的描述,可是作者所用的字,不过四百三十多个。 作者把船尾上的两个舟子,刻画得十分生动,却只用了64个字,文笔何等干净利落! 《核舟记》的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第1段,先介绍和赞扬奇巧人王叔远的技艺,并说王叔远赠给他一个核舟。 第2段到第5段,接着第1段的末句,记核舟本身以及舟上的全部情景。 其中第2段记核舟的大小和形状,第3段记船头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个人的姿态和活动,第4段记船尾两个舟子的姿态和活动。 3、4两段都以记人为主,作者写得特别用力气。 第5段记王叔远在船背上所刻的题名。 第6段,对核舟上所有的人和器物、文字作一番统计,再一次告诉读者,小小的核舟上,刻了这么多的东西。 然后很自然地用了一句赞叹的话——“嘻,技亦灵怪矣哉!”结束全文。 文章的层次很清楚,而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却又很紧密。 各段的次序为什么这样排,它的理由相当明显。 五、琐谈《核舟记》的写作特色 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大概算得上是一篇公认的传统教材了,然而魏学洢的名字并不见于一般通行的文学史著作,他的这篇《核舟记》又不见之于他的专集《茅檐集》,可见连他自己也未必十分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虽非名家名篇的《核舟记》何以得天独厚,至今仍为人们所喜闻乐诵呢?看来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一篇值得称道的颇具特色的散文。 那么它的主要特色又在哪儿呢?我以为: 第一是描写细致。 作者所记的是一件特定的工艺品——一枚小巧玲珑的核舟。 由于雕刻者的“灵怪”,所以能在“长不盈寸”的“修狭”“桃核”上,“因势象形”、精雕细刻了“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这样众多的人和物。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此并非是作简单的罗列,而是着力于细致的描绘。 本文中间的四段,即2、3、4、5段就具体描述了核舟的形状、结构及各个人物的神情状态,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也是其特色最突出的部分。 如第2段不仅写了船舱、箬篷、小窗,而且写出“启窗而观,雕栏相望”,“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并且连刻字的颜色也交代了:“石青糁之”。 第3段着重写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三人,不但写了他们外貌、衣着、姿态的各异,而且显现了他们神态、风度不属。 尤其苏、黄的情深意笃、黄鲁直的“如有所语”、佛印的超然出尘,生动地再现了三人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性格特征。 第4段写舟子啸呼之状和“若听茶声然”更是精细入微,神韵毕具,若无雕刻者的精湛技艺,以及作者对描写对象的细心观察和体会,要写得如此惟妙惟肖是断断不可能的。 总之,对核舟的全体和各部分的人、物雕像的描述,及其方位、数目、大小的具体说明,给读者的印象既具体而又深刻。 如窗子能启闭自由、足膝之隐于卷底衣褶之中、念珠之历历可数、题字之细若蚊足等一些雕刻的细部都能一一予以介绍,巨细不漏。 正因为作者善于观察,精于描绘,因而文章如同这只核舟一样,所反映的舟、人、字、物能做到神形飞动,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雕刻既属奇巧,而文章确也精湛,真是相得益彰,值得取法。 第二是层次井然。 作者对核舟各部的描写,是先总写,后分写;从右到左,由上至下,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的程序,很有章法。 如第1段介绍“奇巧人”的奇巧所在,开门见山,简洁数语,就把雕刻的刻舟精湛纯熟的工艺作了概括的介绍,并点出“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起了概括和总领全文的作用。 第2段则对整个核舟尤其是核舟的中心部分即船舱和箬篷作了重点的描绘。 第3、4、5段,则依次具体描绘船头、船尾、船顶,而以船头和船尾五人的雕像为主,而五人雕像又以船头的苏、黄、佛印三人为主,而此三人则又以苏轼为主,这样文章就紧扣住雕刻本身所反映的“大苏泛赤壁”的主题,既层次井然,又重心突出。 最后一个自然段,将全核舟的人、物雕像的数目作了小结总计,并抒发赞叹:“技亦灵怪矣哉!”收束全篇。 这种清晰的布局、分明的层次,给读者以历历在目之感。 第三是富于想像。 《核舟记》写的是件静止的物件,但是作者在静中取动,写得情趣盎然。 核舟是件富有诗意画境的工艺美术珍品,而王叔远的雕刻艺术之所以如此感人,令人惊叹不已的关键则在于核舟如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苏东坡前后《赤壁赋》的主题和意境,奇巧人以《赤壁赋》作为核舟雕刻艺术的素材,而散文作家又复以《赤壁赋》的内容作为观察和想像核舟的依据,而我们广大读者则又更以《赤壁赋》的所述来体味散文含蓄隽永的意境,在这里,“奇巧人”创作的蓝本,作者的丰富想像和读者的欣赏联想,都在《赤壁赋》的基础上得以自然融汇而沟通在一起了。 尤为可贵的是,无论是奇巧人王叔远还是作家魏学洢他们既忠实而准确地反映了《赤壁赋》的意境和“大苏泛赤壁”的主题,而在细节上又大胆想像,不为原作所囿,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正由于作者丰富的想像,弥补了素材的不足,又赋予素材以新的生命活力。 如文章写到鲁直的“如有所语”、佛印的神态不凡、舟子的“若听茶声然”这些细腻逼真的心理描绘,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是作者以《赤壁赋》为依据,而推测想像出来的描述,假如作者仅是作些客观的描绘,而不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那么文章至多只能是一篇呆板平实的说明词,而决不会像现在所写的那么感人,启人想像。 因此,有人说《核舟记》是一篇意味隽深的文艺小品,我看恐怕是不会有人反对的。
你在核舟记上发现了什么?
第3段讲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é,高耸;“为”,是。 “佛印居右”,“居”,位于。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执”,拿着;“端”,头;“抚”,按,搭在上面。 “鲁直左手执卷末”,“末”,尾部。 “其两膝相比者”,“比”,紧靠;“者”,表定语后置,定语还原即为“相比之两膝”。 “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隐”后省略“于”。 “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度;“类”,相似。 “左臂挂念珠倚之”,“倚”,yǐ,靠着;“之”,代左膝。 “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 -第四段 舟子:撑船的人。 椎髻:梳着椎形发髻。 衡:通“横”。 攀:通“扳”。 若:好像。 状:形状,样子。 寂:形容词,平静。 提问一:作者介绍三人的位置关系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表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有哪些? 讲解:空间顺序,词语有“中,右,左” 提问二:作者介绍了苏黄二人哪些方面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讲解:介绍了二人的手、足姿态,神情与动作还有衣褶及两膝,表明王叔远雕刻刀法的奇巧,也表明作者观察细腻,描写逼真。 提问三:作者用哪些动词来准确的刻画人物? 讲解:动词有”执、抚、指、语、矫、视、卧、诎、支、倚“等。 第4段学生讨论 提问:从这段文章看,这条船是在行进呢,还是已经停下了呢?从何见之? 。 讲解:已经停下了,“舟尾横卧一楫“
桥到船头自然直全文
文是一篇说明文。 作者细致地介绍核舟的形状,描述舟中人物的情态,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刻舟者的精湛技艺,以及核舟的由来和内容。 第二部分(第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描述各部位人物的神情状貌,用事实说明雕刻者精湛的技艺。 这部分是全文的主体。 第2段:先总起说一句,较为精确地介绍核舟的长短、大小,然后写船舱的格局、配备和装饰。 “八分有奇”“二黍许”,说明核舟体积之小;船舱两边各有四扇小窗,窗户可以开关,充分表现了核舟雕工之精致、奇巧。 第3段:写船头三个主要人物的状貌神情。 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的精湛技艺。 “中”“左”“右”,三个方位词分别交代船头的人物及他们的位置,突出苏东坡的主人地位,紧扣第1段中点出的“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峨冠而多髯”,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苏、黄共阅一手卷”、苏东坡“抚鲁直背”、鲁直“如有所语”,可以见出二人的友好关系。 苏、黄两人的神态、心情不难体会。 写佛印,则突出他的不拘礼节、放浪形骸的特点。 “神情与苏、黄不属”句,概括说明三人的神情、气质、风度各不相同。 前二人是士大夫兼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束缚,后者是僧人,不受世俗的礼法拘束。 同时,物以类聚,佛印的形象对苏东坡的性格与精神倾向也是一种暗示。 第4段:写船尾两个舟子的动作和神态。 写右边舟子,突出他的“右手攀右趾”的粗犷动作和他“若啸呼”的闲散神态;写左边舟子,突出他专心致志烧茶的平静神态。 他们与船头三人相映成趣。 第5段:写船顶的题款和印章。 第三部分(第6段),总括核舟上雕刻的人、物的种类和数目,赞扬王叔远的精巧技艺。 作者对船上的事物进行点数,并不厌其烦地用具体数字加以说明,再次强调了核舟的体积之小,让人对小小核舟所刻人、物之丰富叹为观止。 此时,作者最后发出的感叹“技亦灵怪矣哉”,也正是读者由衷的感受。 本文说明核舟,采取了总分结合,依次介绍,逐一描述的写法,有条不紊,给人以深刻、清晰的印象。 第一部分的概括介绍,使读者对工艺美术家王叔远技艺的精巧,先有一个总的印象,这是总说。 第二部分,先总起一句,指出核舟的大小,然后按照事物各部分的位置做详细说明:先写船舱,次写船头,再写船尾,最后写船顶。 文章的内部结构很谨严。 第三部分又是总说,照应文章开头,但比第一部分深入了一步。 它以一连串的数字做综合统计,使所说明的核舟给读者留下更明晰的印象,加强了说明的效果。 三个部分,先总后分,分而后合。 结尾以“嘻,技亦灵怪矣哉”来收束全文,同开头说的“奇巧人”前后照应。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 敏而好学,善为文,一生没有做过官。 他父亲魏大中因弹劾权宦魏忠贤而遭诬害,他自己也因受阉党威逼悲愤而死。 五、琐谈《核舟记》的写作特色 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大概算得上是一篇公认的传统教材了,然而魏学洢的名字并不见于一般通行的文学史著作,他的这篇《核舟记》又不见之于他的专集《茅檐集》,可见连他自己也未必十分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虽非名家名篇的《核舟记》何以得天独厚,至今仍为人们所喜闻乐诵呢?看来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一篇值得称道的颇具特色的散文。 那么它的主要特色又在哪儿呢?我以为: 第一是描写细致。 作者所记的是一件特定的工艺品——一枚小巧玲珑的核舟。 由于雕刻者的“灵怪”,所以能在“长不盈寸”的“修狭”“桃核”上,“因势象形”、精雕细刻了“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这样众多的人和物。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此并非是作简单的罗列,而是着力于细致的描绘。 本文中间的四段,即2、3、4、5段就具体描述了核舟的形状、结构及各个人物的神情状态,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也是其特色最突出的部分。 如第2段不仅写了船舱、箬篷、小窗,而且写出“启窗而观,雕栏相望”,“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并且连刻字的颜色也交代了:“石青糁之”。 第3段着重写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三人,不但写了他们外貌、衣着、姿态的各异,而且显现了他们神态、风度不属。 尤其苏、黄的情深意笃、黄鲁直的“如有所语”、佛印的超然出尘,生动地再现了三人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性格特征。 第4段写舟子啸呼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