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机启动!【国家工业密码】等你来破译|新中国|航空|火车|高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时光机启动!【国家工业密码】等你来破译)
国歌的黑胶唱片版本你听过吗?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visibility: visible;">火车的“哐当”声是怎么消失的?
导航为什么能识别车道?
高铁为什么听指挥?
舟山群岛什么时候通火车?
雷达,还是那个大锅盖吗?
造星梦工厂,到底在哪里?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新华网、云听APP、喜马拉雅APP、机械工业出版社联办的《国家工业密码》——有声故事网络互动传播活动将于9月2日正式上线,一大批精彩有趣的有声故事,带领听众踏入时光隧道,以国有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为起点,开启国有企业打造工业体系的解密之路,解析宝贵经验的奋斗密码,展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光明前景。
75载岁月峥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今天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
忆峥嵘,思栋梁。75年来,千千万万国有企业建设者用智慧和血汗筑就了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富国之源,并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出一大批领跑全球的重大成果。工业底气足,中国式现代化才能信心强、步子稳。
航空航天如璀璨星辰
见证人类不竭叩问苍穹的壮志豪情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东方红,太阳升”的旋律第一次在宇宙中响起。从此,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中国星”,开启了进入太空的远征。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背超稳着陆,随着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一个个航天重器冲向苍穹,我国的航天事业正在腾飞。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没有一架自己制造的飞机,要成为航空强国就必须先造出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1954年8月,新中国第一台活塞式航空发动机——M-11试制成功。如今,中国航发研制的“太行”、“玉龙”、AES100等多型发动机为我国各类飞机、直升机提供了强大动力。这颗强劲的“中国心”,连着航空强国梦想,也联系着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信息技术如时光印记
记录从电报到互联网的跨越式发展
1987年11月18日,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系统,第一批用户只有700人,但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移动电话时代。短短几十年,中国的电信行业一路狂飙。从不能发报的“半部电台”,到空天地一体的现代化通信,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信号飞驰越来越轻盈,我们与远方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建造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用的是煤油灯来调度列车;如今,高铁的“最强大脑”——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通过“接收信号”给列车下达指令,以保证每一辆列车都可以一路畅通、安全平稳。有了中国通号的“智慧大脑”,不管时速多快,高铁都能听指挥。
钢铁制造如大国脊梁
书写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工业传奇
1958年9月13日,武钢一号高炉炙热的铁水托起了新中国民族钢铁工业发展的向往和希冀;如今,在中国宝武武钢一号高炉国家工业遗址公园内,可以通过屏幕观看5G+铁水智慧运输的现场。
曾经,绿皮车有节律的哐当声,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受限于工艺条件,每根钢轨长度只有25米,车轮运行至轨缝处就会产生规律的哐当声。如今,在鞍钢集团生产车间,重轨生产线正在一次次刷新工业极限,100米长定尺钢轨平直度偏差不超过0.5毫米,让高速运行的列车连一滴水都不会倾洒,火车的哐当声就这样成为了历史的回响。
装备制造如大国瑰宝
传承工匠精神与科技创新的不熄火种
1953年,第一部自行设计的国产雷达在中国电科14所诞生,中国雷达工业至此起步。如今,借助国内的雷达部署,我们可以看见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历经70多年的发展,中国电科自主研制的雷达,正在为亿万中国人的美好生活织就密布陆海空天的“金钟罩”和“铁布衫”。
“万国机车博览会”的牌子悬挂百年后,1952年,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八一号”在青岛下线,属于中国的奔腾年代开始了。一个人口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大国,在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中,像大象在钢丝上奔跑了起来。时速350公里,这是目前中国中车制造的高铁运营速度。
立潮头,明担当。75年后的今天,国资央企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尤其是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必须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光荣传统、坚持宝贵经验,将战略功能价值放在优先位置,聚焦国之大者、围绕国之所需,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进一步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我国工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
9月2日起,“国家工业密码”——有声故事网络互动传播活动将在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官方网站、官方新媒体平台“国资小新”,新华网、云听APP、喜马拉雅APP等平台陆续首播,澎湃新闻、科普中国等新媒体账号,微博、知乎、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联动发布。广大网民朋友可通过多种互动方式参与话题讨论。
有哪些令你难忘的工业记忆?
网友:太多了!这个屏幕打不下啊!
记录国家工业起点历程
传承国家工业优秀基因
快乘上这台时光机
带你开启解密之旅!

武汉佳德沃博格风动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在2006年成为Wittig系统工程产品的销售机构,是德国Wittig系统工程在中国境内唯一办事机构,负责中国境内Wittig风动系列产品的技术支持、销售推广、售后服务及相关产品的市场开拓及行业应用。 德国Wittig系统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风机、压缩机和真空泵的专业风动设备制造商,Wittig风动系列产品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服务于中国,并为当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武汉钢铁集团(现与宝钢集团合并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宝武集团)一米七轧机生产线提供了整套的风动设备。而武汉佳德沃博格风动技术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仍在持续不断的为武汉钢铁集团生产改造项目提供完备的风动设备及专业技术支持。 Wittig产品线众多,结合中国工业技术的发展特点,工程及移动类产品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离心风机、罗茨风机、旋转叶片气体压缩机、旋转叶片真空泵等产品,可大量应用于通风排风、空气供应、空气压缩、气体压缩、气体传输、真空供应等工程及移动车载领域。同时,我们十分擅长于针对不同的工艺、行业进行系统化工程方案定制,能持久的为客户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专业应用支持。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贯致力于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并始终以人才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基石。我们始终秉承:工作时刻充满激情,愿与公司一起成长;最好成绩努力创造,公司发展之路更广;明确自己肩上责任,不畏困难勇敢前进;愿为客户无私奉献,只求赢得更好口碑。 时至今日,通过团队不懈的努力,我们已将先进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纺织、气体运输和分离、化工、造纸、玻璃制造、环保水处理等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已把视角延伸至全球化合作的海油、石油等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行业,通过在专业领域的不断求实与创新,致力于成为真空及压力应用的专家,以至诚的服务和奉献精神铸成一个新的质量定义,并以此奉献给我们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