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地官宣“认房不认贷”!四大一线城市落地会影响房价吗?|楼市|首付比例|房地产市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继广州打响“认房不认贷”的“第一枪”后,近3天,多个城市相继官宣落地“认房不认贷”政策。
在业内人士看来,“认房不认贷”能直接降低购房者的购房首付和房贷利率,降低购房门槛和负担,利好卖旧买新的改善性需求以及异地置业需求的释放,特别是北上广深全部落地“认房不认贷”政策,政策意义较强,有望带动整体楼市回暖。
10地已官宣“认房不认贷”降低购房门槛、成本
近3天,楼市迎来了久违的积极“气息”,就在市场纷纷猜测曾经“高傲”的一线城市是否会落地近期一系列楼市新政的时候,8月30日,广州一马当前,成为官宣“认房不认贷”的首城,当天晚些时候,深圳也发布了这一政策。
仅仅2天后的9月1日,上海、北京接连发布通知,称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本市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
至此,四大一线城市全面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而此前,四大一线城市均执行认房认贷政策。
以上海为例,此前,上海“认房又认贷”,首套房普通住宅首付比例为35%,非普通住宅首付比例则为40%,二套房普通住宅首付比例为50%,非普通住宅首付比例则为70%。
如果按照原来的政策,购房者在家乡购房且有贷款记录后,再想在上海买房则要执行二套房的标准,付5成首付,而在新政策下,即便购房者已在其他城市有房且有贷款记录,但在上海无房,也算是首套房,购买商品住宅仅需35%的首付,相当于首付比例下降了15%,对于上海本地的换房者而言也是如此。
除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外,中西部热点城市如武汉、成都等也纷纷宣布实行“认房不认贷”,此外,中山、惠州、东莞以及江苏省等地也发布了相关政策,利好当地楼市成交的活跃。
政策落地的背景是市场供求关系生变西安、长沙、合肥等地尚未出台新政
各地发文落实“认房不认贷”,是落实8月25日住建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具体体现。
当时,《通知》便明确提出,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当地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此项政策作为政策工具,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选用。
其实,认房、认贷主要用于银行发放贷款时评判首套房、二套房的标准,认房是认所在城市的房子,认贷是认全国的房贷,不过,全国各地执行的标准并不一样,其中,认房又认贷最为严格,只要在全国有过贷款记录,再次申请贷款时,将按照二套房贷来发放,而二套房贷利率较高,这并不利于购房者购买改善性住房。
德邦证券研报显示,过去,“认房又认贷”的限购政策有过多次放松和收紧。比如在2014年时,楼市低谷期,42个限购城市取消限购,只有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仍维持。2022年以来,随着市场压力加大,部分城市也对该政策有所放松。
而在10地接连发布“认房不认贷”新政后,还有西安、长沙、合肥等城市还未发文落地这一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认房不认贷”政策出台的大背景,正如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的“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的确,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和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20个和6个,比6月份分别减少11个和1个。
从新房来看,7月份,一线城市新房销售价格环比连续两月持平,其中,北京、上海环比分别上涨0.4%和0.2%,广州、深圳环比分别下降0.2%和0.6%;二线城市新房销售价格环比由6月的持平转为下降0.2%;三线城市新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6月扩大了0.2个百分点。
从二手房来看,7月份,一线城市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8%,降幅比6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环比分别下降0.6%、0.7%、1%和0.9%。二线城市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5%,降幅比6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二手房销售价格则环比下降0.4%,降幅与6月相同。
楼市政策频出台“打组合拳”成交量回升会带动房价上涨吗?
近期,除了“认房不认贷”政策外,央行等部门还发布了《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多家银行跟进,称将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抓紧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尽快开展利率调整工作。
此外,财政部等三部门也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实施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实行换房退个税政策。
“认房不认贷”政策与其他房地产政策共同打“组合拳”,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严跃进也认为,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老百姓购房更为理性。王小嫱则认为,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政策的落地,短期内对成交量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房价的影响效应相对滞后,但也起到企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