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Facebook的挣扎 如何让用户分享更多 原创 (信息facetime)
编者按:Facebook正在经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正常”的信息分享已然变味,私人生活信息分享数量越来越少。这或许也是微信需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一年前,Facebook领导人召开会议,商讨如何解决一个严重的问题:社交网络用户的私人生活信息分享数量越来越少了。之后,Facebook在伦敦建立了一个团队,制定战略来阻止Facebook“原创”内容的两位数下降的趋势。
周三Facebook上的Live Video就是该团队最新的成果,同时Facebook也在算法上大做文章,让用户在NEWs Feed上看到更多的原创内容,它还重新设计Android平台APP,让人们更容易分享个人生活内容。这些措施减慢了原创内容的下滑速度,但还远远不够。
Facebook发言人表示:“人们还是会在Facebook上分享海量信息,信息总量与之前相差无几。”
这个陈词也许是对的,但是它忽略了一点:重要的内容并不海量,并且在下降。
机密数据显示:到2015年年中,Facebook上的信息分享总量同比下降5.5%,但是“原创”内容却同比下降21%。“原创”内容是Facebook上最重要的内容,因为它会带来最多的用户参与度。想想如果你在Facebook上宣布订婚或生子,通常都会收到亲朋好友的大量评论或点赞。而数据还显示:相比30岁以上的用户,30岁以下用户分享的“原创”内容更少。
相关人士表示:到今年,原创内容分享的下降程度大约同比15%。而几个月之前,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在季度大会上,也表示要重点解决此问题。
长期威胁
原创内容的下降带来的并不是一个短期威胁。Facebook已经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让人们在News Feed上看到更多自己参与的信息,Facebook上的爆红短片就是措施之一。但是如果人们不愿意贡献自己的原创内容,浏览量就会少很多,而这也会逐渐侵蚀Facebook的用户量。
原创内容的下降有诸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Facebook上的“朋友”越来越多了。Facebook一度致力于增加用户的朋友,经常发出推荐好友名单。但是随着朋友越来越多,好友亲密度便越来越低,Facebook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不那么私人的地方了。另一个原因是Facebook界面上的新闻和广告数量越来越多,之前上Facebook就像游览一个惬意的旅行目的地;而现在,已经变成穿行在拥堵的大都市中。下图可以很好说明。
同时,大部分原创信息其实来自小部分人的分享。在每周都会使用Facebook的人群之中,大约57%的人会每周分享信息。但是只有39%分享原创信息,6%会在一个特定的朋友圈中分享信息。同时分享原创内容的用户每周平均会分享5次。
另一个原因便是人们通常会用Facebook发消息,并在诸如SnapChat这样的社交网络上分享信息,这种社交网络让人们快速分享信息,阅后即焚。Facebook当然是人们发消息的大头,消息收发可以移至Messenger和WhatsApp,而WhatsApp现在的活跃用户量已经超过10亿了。但是这两者都不会为Facebook赚钱,因此Facebook才通过更新News Feed来解决此问题。
同时根据内部人士消息, Instagram也面临着信息分享问题。Instagram每天约有2亿活跃用户的照片,但是人们用户在Instagram上分享信息比Facebook时间长,因为在Instagram上,要成功分享信息,用户还需花时间选择是否为照片加上滤镜或者是否分享至其他社交网。这种设置也逐渐对Instagram产生负面影响。
种种措施
Facebook前广告产品经理Mike Hudack去年接管了伦敦团队,着手处理此问题。该团队尝试了多种方法,有些藏得很深,有些颇为明显。
其中之一便是更改News Feed算法,突出原创信息的分享。同时,用户在打开Facebook app时,界面会跳出最近拍摄的照片,建议你分享。(不过有些用户并不喜欢此功能)。另外,对于Android用户来说,之前要发消息,必须点击News Feed,才能弹出信息分享更新界面。现在分享栏直接会写上“What's on your mind?(分享新鲜事)”。
Facebook也开发了一些工具,让用户编辑图片,帮助用户分享相册。同时界面会提醒用户一些节日,比如父亲节,让用户分享一些与亲朋好友在一起的瞬间。除此之外,Facebook还会提醒用户几年之前的“今天”,让用户怀念逝去的日子,并分享信息。
不过,其实关于采取这些措施来让用户提高原创信息分享量,Facebook内部还存在一些分歧。尽管Hudac团队想尽办法Facebook回归为人们私人生活点滴分享的温暖地带,有些员工 认为现在Facebook发展的趋势是:“正常”的信息分享已然变味,因为这个社交工具已经不似从前那个私人生活点滴分享的安全场所了。并且,这种趋势,已经不可逆了。
Via: The Information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