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选择对6家美军工企业和5名高管人员采取反制措施 外交部进一步回应 (中方一再争取)
【全球时报-全球网报道 记者陈青青】在7月15日外交部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外交部7月12日发布对6家美国军工企业和5名初级治理人员采取反制措施的选择,请问发言人有何进一步的评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说,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域发售武器,重大违犯一个中国准则和中美三个联结公报,特意是“八一七公报”,重大干预中国外交,重大侵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方依法对近期美对台售武的主承包商及其初级治理人员以及近年来介入美对台售武和“窜台”参与台美防务产业论坛的军工企业采取反制措施。
林剑说,我要强调台湾疑问是中国外围利益中的外围,是中美相关第一条无法跨越的红线。任何国度任何组织或团体都不要低估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度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信心、坚决意志和弱小才干,都不要妄想在台湾疑问上越界踩线而不用付出代价。
点击进入专题: 中美相关外交部怎么应对美关税?
7月6日,美国正式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25%关税。 美国违反世贸规则,发动了迄今人类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贸易战。 中国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已于7月6日12:01正式实施。 外交部回应:中方理所当然作出必要反击。
根据海关总署关税征管有关负责人的表态,中国对美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已于北京时间6日12:01开始正式实施。
海关总署关税征管有关负责人5日在回答媒体关于中国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实施时间时表示,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2018年第5号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将在美方的加征关税措施生效后即行实施。
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消息,美国于当地时间7月6日00:01(北京时间6日12:01)起对第一批清单上818个类别、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 作为反击,中国也于同日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
美国会成立针对中国的特设委员会,外交部回应
1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美国国会将在两党的支持下成立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的特设委员会,以应对所谓来自中国的挑战。 中方对这个委员会的成立有什么评论?图源:外交部汪文斌表示,我们希望美方有关人士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从美国自身利益和中美共同利益出发,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发展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 延伸阅读:美警告中国助俄将付出代价媒体:说明美内心害怕在俄乌冲突下,俄罗斯与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1月9日,俄副外长安德烈·鲁坚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了俄罗斯与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鲁坚科称,俄罗斯与亚洲国家之间的合作是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噩梦。 他称,“西方在其反俄战略路线中的主要政治和经济噩梦——无论是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还是来自其他潜在动机,都是俄罗斯与亚洲国家的发展合作关系。 ”针对韩国,鲁坚科称,“尽管对国际形势的评估存在一些重大分歧,但我们决心共同努力,以保持双边合作的潜力,并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只要首尔为此做好准备。 当然,这也适用于解决朝鲜半岛局势过程中的互动,传统上就解决次区域问题的方式进行坦诚和公开的对话。 ”针对日本,鲁坚科称,我们非常清楚,东京正在毫无疑问地履行华盛顿的政治秩序,全面参与对俄制裁工作,不过,在与对俄采取不友好行动的国家建立关系时,莫斯科将坚持“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有区别的做法”。 鲁坚科在1月初时称,若日本岸田政府放弃和平发展道路,转而走向军事化发展,俄罗斯“将不得不采取适当的反制措施,以阻止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 据鲁坚科介绍,亚洲许多国家并不急于与美国签署新的封闭式“志同道合者联盟”,这是不助长美国及其盟友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野心。 亚洲国家这样做,是考虑到相关自己的利害关系,而不是地缘政治竞争和关闭自己的生产和物流链。 他说,世界不想遵循西方强加的游戏规则。 他称,亚洲国家的指导原则是人民的繁荣和福祉,而不是地缘政治上的竞争。 尽管西方政治家和外交官努力说服该地区国家减少与俄罗斯的合作项目,但中东和南亚国家正在努力加入上海合作组织,这表明亚洲国家希望在无毒空间中开展国际合作。 1月9日,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内德·普莱斯在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已经警告中国,若向俄罗斯提供安全援助或帮助俄罗斯规避制裁,将让中国付出代价。 普莱斯说:“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中国为回应俄罗斯的任何安全援助请求而做出的决定。 ”当被问及美国当局是否认为中国目前正在向俄提供安全援助时,普莱斯回答说:“我无法对此提供新的估计。 ”他还重申,如果中国发出这笔援助,美国将对中国采取行动。 而在俄乌冲突之初,中国早已表明,不会参与到俄乌冲突中来,但美国内心是害怕中国援助俄罗斯的,所以,时不时对中国发出警告。 可以说,美国将霸权政策强加于国际社会的无耻程度无人能及。 俄乌冲突出乎意料,却也事出有因,但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不拉偏架、不火上浇油,更不趁机牟利,一直在劝相关方进行和谈。 1月9日,中国新任外长秦刚与俄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强调中方将继续以“四个应该”和“四个共同”为根本遵循,看待和处理乌克兰问题。 中国虽然不会助战俄罗斯,但与俄罗斯的经济与军事往来如火如荼,而这也让俄罗斯看到了中国的重要性。 中国是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西方对俄制裁后,中俄贸易更是加大。 而在军事上,中俄两国战机战舰不时出海联合巡航,这都体现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而这也说明,美国想在印太地区取得主导地位并不容易,因为有两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俄罗斯和中国,他们坚不可摧的相互作用——背靠背。
英国政府允许香港BNO护照持有人获得英国国籍给香港带来什么或哪些危害?
中方不再承认BNO护照有何影响?持照港人境外无法得到协助1月2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认英国国民(海外)护照(即BNO护照)作为旅行证件和身份证明,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BNO护照这并不是外交部第一次就BNO问题表态。 事实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和华春莹早在去年7月23日和12月4日就已分别表示,英方曾明确承诺不给予持有BNO护照的香港中国公民在英居留权,然而英方不顾中方严正交涉,执意为有关人员在英居留和入籍提供路径,公然违背承诺,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将考虑不承认BNO作为有效旅行证件。 所谓英国国民海外护照,也即BNO护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中方不再承认,对港人又意味着什么?BNO的由来:源于帝国对殖民地最后的念想1981年,英国通过了《1981年英国国籍法令》,将英国及殖民地公民重新分成三大类 :英国公民、英国属土公民和英国海外公民。 由此,出生于英属香港的人属于英国属土公民,拥有英国属土公民护照。 1982年,中英两国正式开始就处理香港问题展开谈判,其中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香港英国属土公民在香港不再是英国属土后的国籍问题。 在谈判中,中方表明不接受回归后中国香港公民保留英国属土公民地位,因为这与中国国家主权相矛盾。 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参加香港回归仪式中英两国于1984年12月19日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正式明确香港回归相关事宜,殖民地政府亦于1985年10月17日宣布,在香港正式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所有由殖民地政府签发的英国属土公民护照即告失效。 而外交部此番官宣不予承认的“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简称BNO护照,就是英国通过《1985年香港法令》制定,专门让香港的英国属土公民在回归前申请的新英国国籍,目的是“让香港人选择与英国保留某种联系”。 BNO护照持有者被英国视为英国海外公民,拥有英国国籍,但英方承诺BNO护照持有者不拥有居留权或其他公民权利,护照仅作为出入境证件使用。 英国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接纳大量港人涌入英国本土,撒切尔政府当时更是明确表示英国无力、也不愿承担这种压力,并称不认为会有大量港人真正离港。 根据英国社会当时的普遍认知,“英国不欠香港的”, BNO护照只能算是帝国给殖民地留下的最后一丝念想,没有什么实际效益。 BNO的实质:一张允许入境并滞留6个月的长期旅游签证根据英国政府估计,目前约有共540万港人有资格申请BNO护照,其中包括290万名有BNO身份资格的港人和230万名亲属。 英国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曾在英国国会会议上公开表示,接纳港人移民可为正因“脱欧”和新冠疫情遭受严峻经济打击的英国带来巨大的财政收益;与此同时,预计大部分有资格申请BNO护照的港人会选择留在香港,政府不必担心接收过多移民对英国带来的冲击。 想得倒是挺美。 我们翻看历史可知,英国国籍的门槛,从来便不是非白人移民能够轻易跨越的。 的确,在历史上曾有过只要在英国领土(包括殖民地)出生的人都被视为英国公民,享有同等权利的时期。 而这种国籍认证在大多数人都留在殖民地生活时,没有对英国造成多大影响。 但在1950年左右,随着大英帝国的衰落和殖民主义的退潮,大量来自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非白人开始移民至英国本土务工。 不希望接纳大批移民的英国便迅速颁布了《1962年英联邦入境法令》,限制殖民地人士前往英国本土,除非这些人的出生地是英国或爱尔兰。 9年后,这一限制稍有放松,允许“祖父母出生于不列颠群岛”的被殖民者移民至英国本土。 也就是说,英国对自己公民身份的判断,取决于你是否至少有一部分白人血统。 这两个法案将这一限制描述为“与英国有密切关系者”才可拥有英国的居留权,但实际上是为了起到只接纳白人移民,而将其他种族的被殖民者拒之门外的歧视性作用。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BNO护照的规定——不难看出,这本护照基本等同于一张允许持有者入境并滞留6个月的长期旅游签证,并不承诺持有者任何基本的公民权益,与英国一贯“排斥非白人移民”的态度是一致的。 1967年,一名香港居民与白人警察对峙中方不再承认BNO护照有何影响?——在境外发生意外,将无法得到协助BNO在设计时既然是明文规定的“仅作为出入境证件使用”,为何又摇身一变成为挑动中英双方神经的“在英居留和入籍途径“?2020年7月22日,拉布宣称中国政府在香港地区实施《国安法》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并宣布自2021年1月31日起,英国将因此为持有BNO的港人开创一条“定制的移民途径”,将允许滞留的期限从6个月延长至5年,可在滞留5年后申请成为永久居民,并可在获得居留权1年后申请成为公民。 英国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虽然拉布在国会发表的演说,变相承认了的这一“5+1”新政策最终只是为了起到“表态”作用,但这一政策明显违反了英国政府在香港回归时对中国政府作出的承诺,改变了《中英联合声明》里所注明的BNO护照“不可拥有居留权”的性质。 因此,赵立坚于1月29日宣布,自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认所谓的BNO护照作为旅行证件和身份证明,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香港特区政府也在当日晚些时候宣布:不再允许BNO护照用于在香港出入境或作为任何形式的身份证明;乘客乘坐前往香港的航班时,必须出示香港特区护照或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这意味着,如果港人持有BNO护照入境外国,证件将不被当地中国领事馆承认,而一旦发生意外将无法得到协助。 这种情况在去年4月就曾发生,当时正值新冠疫情暴发时期,一批港人因秘鲁宣布封国而滞留当地。 当时,香港特区政府派专机接港人回家,其中8名持有BNO护照的港人因迟迟无法获得当地英国大使馆的批准,而最终没能回家,不得不继续滞留当地。 与此同时,外交部“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的范围十分广泛,不排除进一步的反制行动。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曾在去年发表声明称:“英国的这一新措施履行了我们与香港的深厚历史和友谊。 ”然而讽刺的是,他口中“深厚的历史和友谊”指的是在英国统治期间,香港同胞从未享受过与英国公民相同的待遇和权利,一直都因黄种人的肤色而被当作“二等公民”和“下等人”对待的屈辱回忆。 约翰逊或许忘了,1997年7月1日,大英帝国张牙舞爪的殖民统治就已经正式结束,失去了对他国领土指手画脚的权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