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千面:肖像创作的无数可能|绘画|刘野|毕加索|艺术家|奈良美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即将于9月举办的佳士得上海拍卖十周年系列拍卖,将于9月23及24日分别于上海和香港举办两场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拍卖,融汇东西方艺术精华,汇聚一众兼收并蓄的艺术佳作。从巴布罗·毕加索(PabloPicasso)的经典作品《男子头像》(Têted'homme),到奈良美智、刘野等当代艺术巨匠的代表作品……现当代艺术家们以他们笔下风格迥异的人物肖像作品,诉说时代变革、实现自我表述,引发观者强烈的共鸣与对世间万物的深层思考。
从刘野创作生涯黄金期诞生的“红色”短发小女孩,到奈良美智笔下有着神秘绿色眼睛的小女孩,你是否能在她们萝莉可爱形象背后,一探艺术家渴望在画布上展现的深刻主题?
刘野(1964年生)《风》压克力画布60x45.3cm.2004年作估价:港元9,000,000-15,000,000此拍品将于9月24日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拍卖”呈献
以红色为底色的《风》是刘野作品中极为珍罕的作品,《风》为三幅单色调的少女肖像之一。作品完成于2004年,正是艺术家创作的黄金时代。二十一世纪初起,刘野开始专注于在单色画布上聚焦一、两个人物,同时过滤掉了过于明显和解释性的细节,从而令主题得以凸显和升华。
作品中的年轻女孩是艺术家笔下反复出现的“洛丽塔”形象。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刘野开始将一个乌黑短发、着白衬衫和彩色裙子的年轻女孩形象融入其作品之中,令人联想起纳博科夫(Nabokov)笔下的“洛丽塔”(Lolita)。
对于刘野而言,红色是他童年视觉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怀旧的载体,也是怀旧的工具,因为他“生长在一个红色覆盖的世界,有红太阳、红旗、红领巾”。对红色的处理凸显了刘野对个人感受和体验的强调。在《风》这件作品中,红色脱离了艺术家1990年代早期"水手"系列中与政治宣传相关的基调,从而不再是象征专制的颜色,而是激情、神话和幻想的颜色,如落日燃烧的红色余晖。
奈良美智(1959年生)《StayGood》压克力彩色铅笔纸本23x16.3cm.2000年作估价:人民币1,800,000-2,500,000此拍品将于9月23日佳士得“上海拍卖十周年: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晚间拍卖”呈献
与刘野创作中温和乖顺的形象不同,奈良美智笔下的女孩则总是以“坏坏”的造型出现。或是瞪大神秘的绿色眼睛直视观者,或者将玩具熊踩在脚下颐指气使。童真烂漫与倔强稚气在他的画作融为一体。
孤独、愤怒、喜悦、满足……画中的情绪难以言明,却每每直指我们内心深处始终存在的那个小孩。
奈良美智(1959年生)《MädchenmitdenWinkerflaggen》压克力水彩彩色铅笔纸本32x24cm.1996年作估价:港元1,800,000-2,800,000此拍品将于9月24日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拍卖”呈献
无论是乔治·康多(GeorgeCondo)致敬超现实主义经典之作,抑或是大师毕加索(PabloPicasso)暮年雄心不减,以更具表现力的笔触刻画经典文学人物“火枪手”,艺术家们以肖像作品强调他们对人物心理世界的兴趣。
乔治·康多(1957年生)《绿色天空中的面部构图》油彩画布152.5x121.5cm.1997年作估价:人民币1,800,000-2,800,000此拍品将于9月23日佳士得“上海拍卖十周年: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晚间拍卖”呈献
通过这幅标志性的肖像画,乔治·康多向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雷尼·马格利特(RenéMagritte)致敬。在这幅1997年的创作中,艺术家在一片柠檬绿色的天空前描绘了一个穿着西装的人物,运用了眼球、玻璃、西装和不成比例的耳朵等一组图案,重塑了他著名的“人形肖像”。
康多在回顾他的肖像绘画时曾强调其对描绘人物内心世界的兴趣:“我认为贯穿作品始终如一的观念便是对人性的理解,通过绘画肖像找到一种方法来展现人类的意识,所以一幅肖像不仅仅是那个人的外观仪表,更是他们内心的想法,或可能出现的情绪状态。”
巴布罗·毕加索(1881-1973)《男子头像》油彩瓷漆油画棒炭笔纸板39x26.5cm.1969年3月30日作估价:人民币7,000,000-10,000,000此拍品将于9月23日佳士得“上海拍卖十周年: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晚间拍卖”呈献
毕加索作于1969年的《男子头像》拥有鲜艳而强烈的色彩,极其大胆的色彩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于画布之上。流畅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营造出衣料的质感和火枪手的特征,展现了毕加索的高超绘画技术和技法。整个作品色彩丰富、充满活力且对比鲜明。
1965年末,84岁的毕加索因溃疡需要手术,而入住巴黎塞纳-马恩省河畔纳伊的美国医院。他在住院休养时期重读了不少经典文学著作,包括莎士比亚名篇,以及大仲马的名作《三个火枪手》(LesTroisMousquetaires),同时也沉浸在伦勃朗(Rembrandt)同一主题的巨作中。
当他1967年康复后重新执起画笔,神气活现的火枪手开始占据了他大部分画作的主题,其后五年中一直如此。而这一形象亦与毕加索本人亦有几分相似,仿佛也代表着他的怀旧之心,回望当年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青年时期。
法兰西斯·毕卡比亚(FrancisPicabia)笔下的女性形象取材于大众媒体批量生产的图像,彰显了在一个极速现代化的时代里,艺术家对向“艺术”及“美”的定义发出诘问。
法兰西斯·毕卡比亚(1879-1953)《无题》油彩纸板105.6x76cm.约1940至1942年作估价:人民币2,000,000-3,000,000此拍品将于9月23日佳士得“上海拍卖十周年: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晚间拍卖”呈献
此作属于毕卡比亚的重要系列。1940年代,皮卡比亚被杂志、报纸等各种大众出版物中的模特和电影明星的形象所吸引,以她们所代表的刻板印象创作了一系列时尚女性肖像。在《无题》中他用多种绘画技法,时而以平滑的高光模仿源头图像闪亮的相纸表面,时而以质感明显的笔触渲染背景。
这种超前的挪用技法,以及在流行文化中寻找材料的做法,在当今的学者们眼中是波普艺术的先驱,极具时代影响力。由此来说《无题》如安迪·沃荷(AndyWarhol)、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RaUSChenberg)和杰夫·昆斯(JeffKoons)的作品一样,是对大众媒体的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