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修详细生平 (杨文修书法海南乐东)
杨文修,字中理,别称佛子,诞生于绍兴九年(1139),是全堂村(今枫桥)的大部乡人。
自幼杨文修便展现出对学习的热爱和孝顺之心,六岁时便能讲述江革孝顺母亲的故事,背诵“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的诗句,孝文化在他心中早早生根。
他的母亲体弱多病,父亲忙于农事,文修小小年纪便承担起大部分家务和照顾母亲的重任。
十岁那年,母亲病情加重,他被迫辍学,但他利用业余时间,历经五六年自学,成为饱读诗书的青年。
邻居们都被他的才学吸引,纷纷前来请教。
十六岁时,面对秋考,文修为了照顾病重的母亲,选择放弃应试。
父亲虽责备他,却被他的孝心打动。
他割股制药,只为母亲治病,那痛彻心扉的一幕让人动容。
然而,秘方并未奏效,反而使母亲病情加重,这促使文修立誓学医。
两个月后,文修伤口愈合,开始深入钻研医术,为乡亲们服务。
母亲去世后,文修在桐冈山建墓,日夜守孝,同时研读医书。
他的孝行感动乡亲,甚至有人传说孝鸟筑墓。
尽管知县欲上报他的事迹,但他以侍奉父母为天职,拒绝了名誉。
淳熙九年,朱熹来访,对文修的孝德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浙东第一大孝”。
嘉熙元年,杨文修以九十九岁的高龄离世,他的一生以孝为本,医术精湛,成为宋代名医,其孝德和医术的故事在诸暨大地广为流传。
请帮我找一下大师的童心和爱心表现
分类:文化/艺术 问题描述: 安徒生是伟大的文学家,爱因斯坦是卓越的科学家,一些文章通过童心和爱心把这两位不同领域的大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除这两位大师外,哪些大使具有类似的童心和爱心呢?简述他们的童心和爱心的具体表现。
注意:1.安徒生和爱因斯坦除外。
2.字数不超过四行。
解析: 哲学大师的顽童天性? 金岳霖:风流名士的洒脱 *** 摘自《国学大师养生智慧》 ◆ 没心没肺,能吃能睡。
◆ 悠闲飘逸,平安长寿。
◆ 逻辑用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因痴恋大才女林徽因女士因而终身未娶、被誉为中国哲学界第一人的金岳霖先生,因病于1984年10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虚岁。
消息传出,学界震痛,国家痛惜大师越来越少。
一般人更熟悉的只是这位风流名士和林徽因的美丽故事,其实不但他的爱情故事具有传奇性,作为我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大师,金岳霖先生的人生可谓一个传奇。
金岳霖先生,字龙荪,1895年8月26日生于湖南长沙,那天正巧是农历七月初七,相传金老的父亲那天刚好从外面骑马回家,途中遇到一条大蛇横在路中,金父便等蛇横过路后才策马而行。
回家才知其夫人正要分娩,金父便决定:如果生下的是女孩就叫“巧巧”,若是男孩就取名“龙荪”,这就是金岳霖先生字的由来。
金老的祖籍是浙江诸暨,由于他从不在公开场合提起自己具体籍贯,也未回过诸暨,所以一般人都认为金老是长沙人。
实际上,金老的父亲原在诸暨,是清朝三品顶戴,曾为清盛宣怀尚书之部属。
太平天国时期为躲避战祸,金父投奔了在湖南长沙的堂叔祖金兆基,此后便随着张之洞创办洋务实业,一路青云直上,先后担任湖南省铁路总办和黑龙江省漠河金矿总办。
金岳霖先生的母亲唐淑贤夫人是湖南衡阳人,大家闺秀出身,不但贤惠能干持家有方,而且非常善良;这种善良的个性对金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金老兄弟七人,还有两个姊妹,金老排在第七,很得父母的关爱。
在学术上金老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拥有自己完整学术体系的少数哲学家之一,凭着《论道》、《知识论》和《逻辑》三本著作,金老奠定了他在中国哲学界的泰斗地位,其中《知识论》更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构建了完整的知识论体系;同时金老也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哲学家。
按照中国另一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说法,金老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懂得并引进近代逻辑学的人,也是使认识论和逻辑学在现代中国发达起来的第一人;同时金老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教育家,自1926年起金老到清华大学任教,当时清华大学哲学系只有他一个老师,也只有一个学生,号称“一师一生一系”。
尔后的三十多年里,他不但一手办起了清华大学哲学系,而且培养了这方面的许多大家,桃李满天下。
用金老同事汪子嵩先生的话说:“一直到1952年,清华哲学系的学生都是金先生的学生,或是学生的学生。
” 这样一位成就卓然的学术大师,生活中却是一个天真浪漫有如孩童,洒脱飘逸宛如名士,同时又饱含人生 *** 的怪人。
人们津津乐道他日常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奇闻佚事,他后半生的人生转向,还有他的长寿。
金老是“双君子”:既有烟瘾又有酒瘾。
根据他在回忆录里的文字,金老不但喝白酒、黄酒和啤酒,而且经常喝醉。
他还说: 我从前是抽烟的。
水烟抽过,不大喜欢。
纸烟抽得最多,曾有瘾。
好的抽惯了,贱的简直抽不得。
斗烟我很喜欢,并且把烟斗作为美术品来欣赏。
烟味最好的是雪茄。
在德国,我曾抽过一支巨大无比的雪茄,一次抽完,醉了……我这个人从来乐观,惟一想“自寻短见”或“自了之”的时候,就是那一次烟醉的时候。
一个这样喝酒抽烟的单身汉,还能享有高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兴趣。
一、老顽童心态:长寿的秘方 ◆ 所谓返老还童其实说的也是长寿秘诀,不想老,就得有颗天真的童心。
◆ 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这也是享有高寿的必要条件。
◆ 金老曾戏言青年时,即使耗子在边上开运动会他也照睡不误。
◆ 我的日常饮食,几十年来都是一荤一素。
在熟悉金老的人眼中,大家非常一致的一个印象就是:金老是个孩子气很重的人,像个顽童哲学家,即使到了晚年,金老依旧保持着天真汉的形象。
金老早年留学英美,接受了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在穿着和餐饮都比较绅士化,同时金老也特别富有西方绅士的幽默;加上他本人似乎天生的乐天知命与豁达劲,金老在朋友圈子中是个很受欢迎的乐观派。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金老的言行更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常使人忍俊不禁。
他酷爱养犬斗鸡,并且安之若素地看着大斗鸡大模大样地啄食桌上菜肴,与鸡平等共餐。
由于喜欢养斗鸡,金老对于中国各地的鸡也颇有研究,其兴趣和认真一点也不亚于今天小孩的集邮瘾。
他认为斗蛐蛐需要高度的技术、艺术和科学,他的屋角还摆着许多蛐蛐缸。
他还喜欢上面有盘龙图案、下面有海水图案的清朝花衣,还对绸缎颇有研究,并建议国家恢复宁绸的生产。
研究金老的学者们惊奇地发现:在他的逻辑和哲学天地里,金老是逻辑思维异常清晰、哲理分析能力特别强的人;而一旦离开这块天地,金老则有如孩子般天真幼稚,同时又是十分真诚的天真。
1.天真真挚的童心 有位哲人说过,人一出生就开始了死亡的旅途。
所以人的衰老是无可避免的,但是人的心态很重要。
当前流行一句广告词:“20岁的人,60岁的心脏;60岁的人,20岁的心脏。
”尽管这说的是心脏,但也可以看出心态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许多寿星虽年纪很大却依旧谈笑风生,笑口常开,走路健步如飞,比那些颓废消沉的青年人看起来真的要年轻。
所以俗话说青春常驻的秘密就是人老心不老,心态的衰老会以最快的速度反映在一个人的面容和形态上。
所谓返老还童其实说的也是长寿秘诀,不想老,就得有颗天真的童心。
但是一生要保持一颗不老的童心并非轻而易举的事。
没有豁达开阔的心境,没有好奇的心思,没有与人为善、不怕被骗被嘲笑的精神,一般人到了中年后就坚持不了。
而金老却是一生都像孩童一样坚守着自己的天真和真诚的美好个性。
金老这种个性也使他赢得许多朋友:学界的、赏画的、玩蛐蛐的等,可谓三教九流无所不有。
平时在金老院子里面出出进进的人挺多,邻家小孩见了金老都称“金老头儿”,金老不但不会生气,还不时扮怪脸和他们打招呼。
斗鸡比赛时,金老会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小孩子比赛。
如果比输了,他就把水果给小朋友,然后再去买。
金老生前好友、国务院参事唐笙说:他这个人还是很有浪漫思想的,虽然不太说,在我小时候他就说,我不愿跟那些太太们说这说那的,我还不如跟你们孩子玩,他很有童心。
金老的侄子、北京大学教授金鼎汉眼中的金老更是个老小孩:他家里面有几个大箱子玩具,小孩子玩具,他平时有时自己玩,我的孩子去,我的孩子也玩,玩完以后就给我孩子一样玩具,你拿走吧。
金老的顽童心更有让人捧腹大笑的时候。
据杨步伟先生记载金老在清华教书时,有一天金老突然给杨先生电话说有十分要紧的事,请他赶紧到自己家里一趟。
而杨先生问他发生什么事时,金老无论如何不肯说;只催着杨先生赶紧来一趟,还说越快越好,并承诺事情办好了金老就请他吃烤鸭。
杨先生是医生,不知道金老葫芦里藏的是什么药,又怕是出了什么紧要的事,他和赵元任先生将信将疑地到了金家。
进门后杨先生才知道是金老养的鸡出了问题。
原来是金老经常喂鱼肝油给鸡吃,所以鸡有十八磅之重,一个蛋生了三天还不下来,杨先生知道后哭笑不得。
由于鸡蛋已有一半悬在外面,杨先生一下就掏出来了,金老对此却赞叹不已。
为了表示庆贺,金老自然请他们去吃了烤鸭。
金老在对待许多具体问题上,他的思维方式是非常孩子式的,他自己也说过他的思维不能在活物上停留太久。
而且由于长期和学术打交道,别人难免觉得金老书呆气。
有一次毛主席对金老说:“金老,你要多接触接触社会。
”自此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就有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一位身穿长袍模样奇特的老人,坐在一辆平板三轮车上,饶有兴致东张西望地看着热闹繁华的商店和熙熙攘攘的人流。
原来金老自忖:自己已是将近八旬之人,又生活在北京,于是金老天真地认为要接触社会就得到人多的地方去。
所以他便和一个蹬三轮的人约好,每天拉他到王府井去转一圈,当时街上不少人都看到这个怪老头。
金老的天真可爱有时到了让人觉得傻的地步。
一次哲学所的领导去看望他,并请他提要求。
谁知金老不假思索就说:“我要钱。
”然后掰着指头说,我的《逻辑》不要钱,《论道》也没要钱,但《知识论》一定给钱。
领导才知道金老指的是稿费,不免有点尴尬;倒是金老还没搞明白,仍旧傻乎乎地说:“还是钱那个东西。
”一个在别人眼里傻得有点可爱的老头,却是金老的生活本色。
尽管他在学术上造诣很高,但是在生活中他不谙世故,不知道计较算计,他完全用他天真的为人处世对待这个世界。
也许这样生活金老会吃点亏,会遭受别人的讥讽,但是金老自己会觉得生活很开心轻松,这样才会年轻才会长寿。
2.幽默乐观的玩家 在一般人来看,提起哲学就是深奥,说到哲学家就是看不明白的古董;而好高骛远、老气横秋、冷漠奇怪这类形容词也是专门留给哲学家的;所以很多人对哲学家敬而远之,这样愈益加深了人们对哲学所谓高深的误解。
像金老这样的人,要说起他的研究,对常人而言是有点好高骛远:他漫游的不是云端,也不是天边,而是没有边界、超越时间的无限宇宙世界。
但在生活中他脚踏实地,他对生活的感受力比常人更具体生动,并且特别。
用时髦的话说,金老不仅是个幽默乐观的搞笑派,而且是体验生活的大玩家。
他的幽默言行,令人捧腹赞叹、拍掌称妙;他的乐观开阔,使人望洋兴叹自叹弗如;他把养的斗鸡看作朋友与之一起进餐,和他的大蛐蛐一同进入梦乡,还有他的客厅沙龙使人流连忘返。
这样会生活会找乐子的人,在生活中这样开心的人,按照金老的逻辑来说,具备了长寿的必要条件。
金老家里有个专门做饭的老王,由于金老喜好斗蛐蛐,老王时常被叫去抓蛐蛐,家里的蛐蛐罐都有一大箩。
金老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说: 斗蛐蛐(或斗蟋蟀)是中国历史上人们广泛地进行的游戏。
我参加过这种游戏。
这游戏涉及高度的技术,艺术,科学。
要把蛐蛐养好,斗好,都需要有相当的科学。
头一个好蛐蛐我听见形容过的是萍乡煤矿局的职员养的。
当时有人形容它说:“它是乌鸦全身黑,好似恤侯张翼德,千员战将不能当,大小三军皆失色。
”……在北京,头一次养蛐蛐就得到一只红芽黑蛐蛐。
(这是不应该的,应该完全分量平等。
)它不算大,只有九厘八。
可是在试斗的头一天,它一口就打败了一个一分重的翅子。
不是乱斗的话,这个蛐蛐是有相当好的前途的。
次年又看见了一只很美的蛐蛐,是一个知识分子样子的青年拿了一只油光四射的黑蛐蛐,问我买不买,他要十五块钱。
我没有买,我疑心那是一条人工孵出来的蛐蛐。
金老的斗鸡也非常出名,他一般只养大公鸡。
解放前,金老常去逛北京的庙会,有一次便买了一对黑山狼鸡。
养了差不多时间,公鸡已经到了九斤四两,母鸡也过了九斤……冬天来了,我怕它们冷,找书作参考,书上说可以喂点鱼肝油,我用蘸墨水笔的管子灌了它们一管子的鱼肝油,结果它们很快就在窝里寿终。
这是头一次养鸡。
到了昆明之后……我仍然买了一只桃源的黄色毛腿公鸡……这东西生来就是霸权主义者。
这个黄公鸡一战就把人家的柴公鸡打败了。
从此小黄就在这村子里称霸起来了。
我看这并不碍事。
可是,谢家的人不同意。
管家出来,一棍子把小黄打死了。
回到北京后,类似的经验重复了一次,又是我的公鸡逞凶被人家打死了。
可见金老是不管什么情况下都在坚持养鸡,他在寻找生活的乐趣时,完全是我行我素,只要没有犯法没有伤害他人,这一点值得借鉴,尤其是步入老年之人。
人总是害怕孤单寂寞的,金老也不例外,但是一直是单身的金老,除了尽可能地多和朋友相处,另外就是自己多找乐子。
除了斗鸡和玩蛐蛐,金老的兴趣非常广泛;加上金老的幽默天赋,所以即使年纪大了他也没有寂寞难耐、孤苦伶仃之感,而且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这也是享有高寿的必要条件。
《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喜则气馁。
”说明精神乐观有利于气血和畅,生机旺盛,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摄生咏》中也说:“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清代名医叶天士更认为,“心胸常开阔,年岁活一百”。
可见,情绪乐观,笑颜常驻,笑口常开,是人体健康长寿不可缺少的条件。
金老曾经说过他这一生都是乐观的,他也喜欢笑。
他一生衣食无忧,又始终是单身汉;不图名不图利,生活轻松;个性天真,这样的人不乐观才怪,即使到了高龄身体差了金老依旧是个乐天派。
1982年,已是87岁高寿的金老身体每况愈下,但是据金老的学生回忆: 他每天还按规定的时间听新闻广播,看报纸。
他埋怨保姆说:“我今天不高兴。
你为什么不按时叫我,我跟不上时间了。
”他还 *** 地说:“这几天我能从沙发,走到屋门了,又进了一步。
看来短时间死不了,我要看到‘四化’。
” 除了乐观,金老还特别幽默。
幽默比笑话更需要更高品味修养,所以幽默需要后天的培养,但是金老好像在幽默这方面具有天赋,他的逗乐真是信手拈来,令人赞叹。
例如解放初期艾思奇先生到清华大学演讲,他批判形式逻辑是伪科学。
没想到在下面听讲的金老带头鼓掌,艾先生有点意外但很高兴。
但是金老下来说:“艾先生讲得好,因为他的话句句都符合形式逻辑。
” 而金老在清华教书期间,制造的不少幽默更是成为众人皆知的笑谈。
有段时间由于梅贻琦校长外出,他委托清华学务处陈岱孙先生代理校事。
一天,金老准备上厕所,却发现手纸没有了;金老却并不着急找手纸,而是坐下来给陈先生写了一张纸条: 伏以台端坐镇,校长无此顾之忧,留守得人,同事感追随之便。
兹有求者,我没有黄草纸了,请赐一张,交由刘顺带到厕所,鄙人到那里坐殿去也。
意即陈先生既然代理校事,就该解决问题。
读来实在让人捧腹。
而说到自己的客厅,金老戏谑道:“一个光棍住在那样几间房子里,应该说是很舒服的。
如果说的是白天,那几间房子确实舒服。
到了晚上,特别是上床后,问题就不同了。
只要灯一灭,纸糊的顶棚上就好像万马奔腾起来,小耗子就开始它们的运动会了。
好在那时候我正当壮年,床上一倒,几分钟之后就睡着了。
” 这种幽默是金老特有的长寿秘方。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存在着“快乐中枢”,有趣和可笑的幽默,是其最佳的 *** 源之一。
“快乐中枢”接受适宜的 *** 后能够呈兴奋状态,可以复制多种多样美好的东西,在人的机体内发生一场“生物化学暴风雨”,从而激活人体机能,消除生理疲劳和精神倦怠,改善体内循环,增进免疫能力。
为此幽默可以看作人体的生理 *** 。
同时幽默可以令人会心地笑,这样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节血压以及心脏,消除人的抑郁和紧张情绪,以此促进身心健康。
而且具有幽默感的人,新陈代谢很旺盛,不但能增强抵抗力,而且延缓衰老,这就是科学家把“幽默”生动地比喻为“生理 *** ”的原因。
老年人要想生活得愉快、健康长寿,应该学会幽默。
金老的幽默劲实在不小,连他自己的外表也不放过。
能够在自己身上找到幽默资料的人,是乐观豁达、使人愿意接近的人。
由于眼睛不好怕光,一般情况下不论何时何地,金老都会戴着遮阳帽,并且尽可能压低帽檐当然不是为了摆酷,而头只能微仰着。
而眼睛的镜片则像黑白无常一样两种颜色。
这种标志式的造型使人觉得有点怪,对此金老自己对学生打趣说: 我年轻的时候眼睛不好,不好到什么程度呢?因为我这个眼睛左眼近视800度,右眼远视700度,结果来一个汽车,我看到七八个,然后我就不知道该躲哪一个了,可能七八个哪一个都不是真的。
而每当给新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
”金老的幽默经常是妙语连珠,令人佩服。
抗日战争爆发之前,金老与梁思成夫妇在北京住前后院。
他看到梁先生为了古建筑上某个数据在房顶上上下下,就为他们夫妇特地做了一副对联:“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梁上君子”在这里是反语正用十分贴切。
所以梁先生很高兴:“我就是要做‘梁上君子’,不然我怎么才能打开一条新的研究道路,岂不是纸上谈兵了吗?”可林徽因女士并不领情:“真讨厌,什么美人不美人,好像一个女人没有什么可做似的。
我还有好些事要做呢!”金老听后,十分赞叹连连鼓掌。
有时候,金老也玩点无关紧要的恶作剧逗笑。
据金老好友陈公惠女士回忆,在美国留学时,一次金老在回家路上遇到房东故德太太。
细心的房东太太立刻发现,金老的脸色看起来不大愉快。
房东太太很关心金老就问:“你怎么啦,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呢?”金老便有点委屈地说:“我在国内的女友来信要和我吹了。
”然后头也不回地跑到湖边去,这下吓坏了故德太太,生怕金老一时意气做傻事,忙找人去劝千万要想开;而金老却为自己编的小恶作剧乐得哈哈大笑。
不过金老的幽默玩笑大多还是用在好朋友身上,只是有时因朋友不能接受金老的玩笑,金老的幽默也有“碰壁”的时候。
吴宓先生也是金老的好朋友。
吴先生也是个勇敢的痴情人,他把自己的情诗发表在报纸上,其中有“吴宓苦爱毛彦文,三洲人士共惊闻”两句。
金老经常担任调解人,这一次别人又要金老去劝劝吴先生,幽默直率的金老就对吴先生说:你的诗好不好我们不懂,但其中涉及毛彦文,这就不是公开发表的事情。
这是私事情,不应该拿到报纸上宣传。
我们天天早晨上厕所,可我们并不为此宣传。
吴先生的个性和金老大相径庭,这下不禁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就说:“我的爱情不是上厕所!”金老一下也感觉自己话不大对,但是不知道怎么解释,就站着听吴先生骂了半天。
当然这种情况是极少的,而且在我们今天看来,两位痴情人的对白还是相当幽默的。
幽默也无形中成了金老延年益寿的良方:它不但有益身心健康,而且能保持情绪乐观,使人容易从不好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增强心理防御能力。
3.饮食专家的好胃口 按照中国民间的说法,评价一个人身体健康和长寿与否,主要标准是:“没心没肺,能吃能睡”。
“没心没肺”说的是保持平和快乐的心态,不要斤斤计较,保持心理健康;“能吃能睡”一是指食欲好,粗的淡的五谷杂粮荤素相宜;二是睡得香,想睡时能快速安稳入睡,睡眠时间适宜。
实际上,这一说法也符合医学根据。
能吃意味着肠胃吸收和消化功能好,能睡可以保证大脑充分休息,精力充沛。
2002年,对南京市一百多位百岁老人的调查也表明,老寿星长寿的共同点是:心态开朗,能吃能睡,起居生活富有规律。
金老童心不老,心无城府,天真浪漫;金老曾戏言青年时,即使耗子在边上开运动会他也照睡不误,即使到了晚年他的睡眠功夫还是不错。
说起金老的能吃,使人联想到金庸笔下的北丐洪七公和老顽童周伯通,洪七公会吃,周伯通会玩能吃;但金老不只是简单地能玩会吃,而是品味不俗的饮食专家。
他的回忆录中提到饮食的很多,他非常赞同中国古人说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留学回国后金老聘请了一位会做西餐西点的厨师,每逢金老的周末沙龙,金老都会给大家提供按他要求制作的咖啡和冰激凌。
当时清华还有“金岳霖饼干”,因为那时清华附近买不到点心,大家都是找金老的厨师定做饼干,故有此美名。
可见,金老对于中西饮食很有研究。
饮食是大家所关心的,也是大家所经常谈论的。
我第一次出国(那时叫“出洋”)后,也和其他的青年一样感到洋饭难吃,星期六晚上总要到中国饭馆去“过瘾”。
可是,吃洋饭不到半年,好些人都长胖了。
这就是说味不行,营养还是好的。
其实也不只是营养而已。
英法德意美的伙食都有专长。
比较起来法国最突出……我只会吃菜,不会做菜,烹饪这一艺术无法谈论……西菜的主要手术是烤,中菜的长处很多,但是别于西菜的手术是炒。
比较的结果,金老在他的回忆录里认真下了结论:“中国菜,世界第一。
”因为他品得更多的是中国美味。
说起湘菜、粤菜、北京菜、川菜,金老说得头头是道;提起湖南的腊肉、鸡油冬笋泥,还有鱼翅龙虾、烤乳猪……金老这个美食家更是如数家珍。
金老还常在朋友家吃饭,他夸陈公惠女士手艺好,说她做的红烧鱼和白斩鸡非常好吃,还说陈夫人还很擅长煮鸡蛋。
就蛋白来说,有似豆腐脑;就蛋黄说,它既不是液体,因为它不流;也不完全是固体,因为它不硬;看着是一个小红球;吃起来,其味之美,无与伦比……张奚若家有时可以吃到绿面条。
这东西是美味。
面条是绿色的,里面有菠菜汁,面揉得很紧,煮的时间也不长因此吃起来有嚼头,要用牙齿咬着吃,吃起来配上一两大勺肉末,味道美得很。
不过金老个人的兴趣主要蔬菜和水果。
金老在回忆录里说:“我的日常饮食,几十年来都是一荤一素。
”这是非常营养科学的饮食搭配,因为长期只吃素食的话,容易造成营养偏差。
梁漱溟先生虽然说大半生茹素,但实际上他长期食用的鸡蛋、牛奶等是荤食营养的替代品。
总之荤素相宜,才能营养均衡。
当然,荤食可以适度少吃一点。
金老特别喜欢吃胡萝卜丝和丝瓜汤,他说自己喜欢吃炒菜的甜,他欣赏夹杂在别的东西里的甜。
他最喜欢吃的水果是“大李子”,他在美国时吃过一次尽管非常贵,在山东吃过一次,所以他说:“我最爱吃的水果,我一生只吃过两次,小时吃的不算。
”其次他喜欢芒果、荔枝,白皮白肉白子的三白西瓜,还有兰州甜瓜。
他特别喜欢清香而甜的水果。
关键词:快乐中枢 生理 *** 二、名士遗风:快乐的单身汉 ◆金老并不执著于爱情的结果,所以单身和这种超然的心态,反而有利于金老的延年益寿。
◆只有能从名利圈里走出来的人,才不会为名利纠缠,才能活得轻松,这也是长寿的必要条件之一。
还在清华念书时,金老就做过报刊编委,参加过业余的摄影社,还和著名话剧家洪深演过话剧。
1914年金老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先在美国攻读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在英国伦敦大学和剑桥学习,尔后又在欧洲各国游学;前后共计11年,直到1925年回国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
可以说金老饱受欧美风雨之沐浴:不但在思想受到的影响颇大,而且生活方式也比较西化,例如喜欢喝咖啡。
金老身高一米八,西装革履,腰板笔挺,仪表堂堂,加上说话幽默风趣,非常有绅士气度,熟悉金老的朋友和学生对此都印象深刻。
金老有时会穿着非常醒目的夹克衫(那时穿的人很少,尤其是教授),由于眼睛不大好,他戴着帽子微仰着脑袋,走路则难免有点深一脚浅一脚,但是皮鞋上永远不会有灰尘;如果是夏天穿短裤,他会和西方的绅士一样配上长筒袜。
可是金老也有非常不绅士的时候:有时他在西装外套长袍子,戴八路军的棉帽;他孩子气很重,斗鸡玩蛐蛐,和小孩嬉闹;他喜欢我行我素,反感做官而且觉得“很亏”,因为“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他喜欢研究古树,对于花卉兴趣盎然,他说自己最喜欢的花之一是栀子花;除此之外他还有不少怪动作。
金老看了不少小说,既有西方的如普鲁斯特、福尔摩斯等,还有中国的武侠小说,如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
因此一次被沈从文先生拉去给学生讲文学,题目是《小说和哲学》。
金老讲了半天,最后说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
有学生问《红楼梦》又怎么解释,金老却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
”说到这金老忽然停下来说:“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
”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居然弄出来一只跳蚤!学生们都很吃惊,金老却把跳蚤捏在手指里得意地欣赏!这种举止使人想到晋代名士嵇康。
难怪金老的好友冯友兰先生说金老像嵇康一样,“越名教而任自然”,天真浪漫率性而行;思想清楚,逻辑性强;欣赏艺术,审美感高。
金老自己也说:就我个人说,我是在抽象方面思想能够相当精细而在人与人之间情感百分粗疏的人,在行为上难免不懂规矩,不守章法,不顾人情,不习世故,因此在生活上难免横冲一阵,直撞一阵。
的确,金老很有名士遗风,他终身未娶,无儿无女却自得其乐,没有家庭的羁绊,所以他能来去自由,洒脱人生;他把不能实现的爱情珍藏于心,而代之以浓厚的友情,无亲胜有亲,他一生都活在亲情里;在世俗名利上,他与世无争如闲云野鹤,因此不会为生活所累;所以金老活得悠闲飘逸,平安长寿。
面对“相面”男子的劝说,朱大姐的心情如何?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颁奖词写道:隐秘的风险,悄无声息地改变了老人的容颜,也留下不易破解的疾病密码。
幸好他“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将头脑中的“地雷”发现。
日复一日孜孜不倦的专业,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慈悲,还有救死扶伤不问所在的责任感,共同炼就了这双“火眼金睛”!事情听起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今年10月底,绍兴诸暨的朱大姐带着外孙去面馆吃面时,隔壁桌有名陌生男子一直盯着她看,告诉她脑袋里可能有肿瘤,建议他去医院看看,过了一会,男子便上前跟朱大姐拉起了家常,问了些问题后,男子突然说,“大姐你是不是有糖尿病?”“是啊,你怎么知道”朱大姐很诧异。
男子继续问,“那你这是不是这几年‘相貌’变了,你脑子里可能长了一个肿瘤。
”朱大姐感到很奇怪,自己又不认识这个陌生人,为什么凭空说她这几年“相貌”变了,难道自己遇到了“相面先生”?陌生男子说他是一名医生,希望朱大姐能相信他的话,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随后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将信将疑下,朱大姐询问了一位当医生的亲戚,亲戚听了朱大姐的讲述后也劝她去医院查查。
这一查,还真查出了问题。
看出面部病症几乎是本能,犹豫之下仍然上前提醒真被吃面时那个人说中了!震惊之下,朱大姐一下子就信服了。
其实,朱大姐那天遇上的陌生人,不是“相面先生”,而是诸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赵明,他可是位货真价实的“名医”,赵明从事神经外科临床一线工作27年,2020年,他获得第三届“绍兴名医”。
这位会“相面”的赵明医生,听他讲讲是如何为朱大姐“相面”的。
赵明记得那天是个中午,他和往常一样去小区旁的面店吃面。
吃面时,他注意到隔壁桌朱大姐的面容和他人不同,原因是她的嘴唇、鼻子特别肥厚,额骨特别突出,而且看上去手指特别粗大,皮肤粗糙,很像生长激素垂体腺瘤的症状。
素昧平生,吃面时上前搭讪显得很冒昧,弄不好别人还会误以为自己是骗子。
要不要上前提醒朱大姐,赵明当时也很纠结。
出于医生的职业本能,赵明还是开口了。
但是他选择了“曲线救国”的方式,见朱大姐带着外孙,他便借小朋友聊起了家常,再慢慢地将话题转到朱大姐本人。
赵明询问了朱大姐是否患有糖尿病,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进一步证实了赵明的推测,“糖尿病往往是和生长激素垂体腺瘤并发的,得知朱大姐有糖尿病后,我就肯定了我的猜想。
”于是赵明这才出言提醒了朱大姐,为了打消朱大姐的疑虑,他亮明身份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大姐,我是一名医生,你可以去检查一下,这是我的电话,如果真的和我说的一样可以来找我看。
”“出院后我请你吃面!”做完检查后,朱大姐彻底信服了,她拨通了赵明留下的电话,表示想让他来医治自己的病。
11月初,朱大姐来到诸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挂了赵明医生的门诊号。
赵明为朱大姐做了核磁共振后,朱大姐确诊了生长激素垂体腺瘤。
随后,赵明为朱大姐做了手术切除了肿瘤,住院治疗后,朱大姐的病情已有所好转。
这几年来,朱大姐的面容确实有了明显的改变,她说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拍过照片了。
此前一直以为是糖尿病所致,没想到是因为生长激素垂体腺瘤。
“不是他吃面看到我,我一直不知道,他在救我的命!”朱大姐说。
赵明告诉记者,“生长激素的垂体腺瘤会导致人体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初中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巨人症、肢端肥大症都是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
”生长激素的垂体腺瘤属于良性肿瘤,不会立马致死,但心脏、肝脏、脾脏等器官都会出现增生的情况,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寿命,一旦发现要尽早治疗。
就在前两天,刚出院的朱大姐为赵明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她还约照明再去小区门口的面馆,“这次我请你吃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