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肃清这五类糜烂分子! 除恶务尽!官网发声 (坚决肃清检视剖析材料)
撰文丨董鑫
据《中国体育报》信息,7月11日,国度体育总局在北京召开警示教育会。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留意到,中央纪委国度监委驻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总局党组成员习骅在会上指出,要坚决肃清五类糜烂分子:
政治上的“两面人”、孤负组织信赖的“蛀虫”、尽职失责的“纵火者”、靠体吃体的“搅局者”、破坏备战的“不凡人”。
一段期间以来,足球畛域的反腐上班引发宽泛关注。
中央纪委国度监委驻国度体育总局纪检监察组在2019年成立了足球监视上班小组。
2020年第一期间发现并查办原足球核心青少部主任林卫国重大违纪违法疑问;2022年以中国国度女子足球队原主教练李铁为打破口,揭开足球系统性糜烂“盖子”。
在李铁被监察机关立案考查之后,国度体育总局原副局长、中国足协原党委书记杜兆才,中国足协原主席陈戌源等相继落马,触及国度体育总局、中国足协、中超公司、国足等多个单位部门。
在中央层面,湖北省足协前秘书长付翔、河南省足协前主席杨楠等也先后被立案考查。
《足球报》在报道中指出, 反腐上班贯串了中国足坛的2023年全年,触及人数之多、涉及人群之广、上班期间之长、办案力度之大,都创下了中国足坛历次反腐风暴之最。
2023年4月7日至6月5日,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进驻国度体育总局,展开机动巡视。
往年7月8日,中央纪委国度监委网站颁布了《中共国度体育总局党组对于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整改停顿状况的通报》。
《通报》称,足球畛域反腐等上班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国度体育总局展开全国足球畛域特意是中国足协教育整理上班,重拳惩治足球畛域糜烂疑问,强化党对足球上班的片面指导、污染足球畛域政治生态、促成足球事业革新开展,取得阶段性效果。
同时,国度体育总局在足球行业部署展开“以案促改促治、整理行风、污染足球生态”专项执行,部署中国足协每年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实际坚固深化足球畛域教育整理和足球反腐效果。
《通报》示意,下一步要增强体育行风控制,加大“假赌黑”、赛风赛纪等疑问打击惩治力度,展开好体育文明全国巡展,讲好中国体育故事,污染体育行风。
在最新的警示教育会上,习骅通报了国度体育总局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和纪律审查上班状况并剖析典型案例。会上还播放了《筑牢防线警钟长鸣——足球反腐警示教育专题片》。
国度总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志丹强调,要深入吸取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经验。 一直坚持抵腐定力,常修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绷纪律之弦,任何时刻任何状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手脚 、守得住防线
习骅指出,要深入吸取总局系统系列违纪违法案件经验,充沛看法糜烂对体育事业的政治危害,坚决肃清政治上的“两面人”、孤负组织信赖的“蛀虫”、尽职失责的“纵火者”、靠体吃体的“搅局者”、破坏备战的“不凡人”。
他示意,这些糜烂分子既是歪风邪气的助推者,又是不良生态的就义品,究其要素有:
“坚持除恶务尽,坚决打赢反糜烂奋斗攻坚战耐久战;坚持不懈污染政治生态,下鼎力量根除糜烂繁殖的土壤和条件,一直坚持自我反派的苏醒和坚决,营建清正廉洁新风邪气。”习骅需要。
资料|中国体育报、中央纪委国度监委网站、北京青年报等
求1644年华夏正统沦陷后率军抗击满清为光复大明牺牲的著名英雄的历史事迹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字宪之,又字道邻,祥符人(今河南开封)。 崇祯年间进士。 授西安府推官。 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 崇祯八年(1639年),随卢象升镇压各地农民起义。 十年,被张国维推荐升任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及河南江西湖广部分府县。 崇祯十四年总督漕运,崇祯十六年七月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弘光政权建立后,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时称“史阁部”。 时议设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黄得功江北四镇,以可法为兵部尚书,督师扬州。 清兵入关后,曾主张与之议和,共讨李自成的农民军。 后被马士英等人排挤,于是督师淮扬,竭力协调江北四镇将领,以抵御清兵。 顺治二年四月,左良玉率数十万兵力,由武汉举兵东下,要清君侧,“除马阮”,马士英竟诎史可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只得兼程入援,抵燕子矶,以致淮防空虚。 左良玉为黄得功所败,良玉呕血死,全军降清;史可法奉命北返,此时盱眙降清,泗州城陷。 史可法遂至扬州,继续抵抗清兵。 顺治二年(1645年)5月10日,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传檄诸镇发兵援救,刘泽清北遁淮安,仅刘肇基等少数兵至,防守见绌。 此时多尔衮劝降,史可法致《复多尔衮书》拒绝投降。 副将史德威史可法追随有年,可法收德威为义子,托以后事;二十四日清军以红衣大炮攻城。 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不死,众人拥下城楼,大呼曰:“我史督师也!”,多铎劝降,可法表示: “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后壮烈就义。 多铎因为攻城的清军遭到很大伤亡,心里恼恨,下令屠杀扬州百姓。 大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 史可法死后十二日,其遗体不知下落,隔年,史德威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城天甯门外梅花岭。 后来全祖望曾写《梅花岭记》描述此事。 在围城期间,多尔衮劝降,史可法写就著名的《复多尔衮书》:“今逆贼未服天诛,谍知卷上西秦,方图报复。 此不独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贵国除恶未尽之忧。 伏乞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共枭逆贼之头,以泄敷天之愤。 则贵国义闻,照耀千秋,本朝图报,惟力是视。 ”不卑不亢,流传万世。 另著有《史忠正公集》。 史可法是左光斗的学生,方苞曾写《左忠毅公逸事》,述说史可法与其师左光斗之间的提携情感,自是铮铮铁骨、有血有泪。 附《左忠毅公逸事 》全文及《复多尔衮书》全文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复多尔衮书史可法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 南中向接好音,法随遣使问讯吴大将军,未敢遽通左右,非委隆谊于草莽也,诚以大夫无私交,《春秋》之义。 今倥偬之际,忽捧琬琰之章,真不啻从天而降也。 讽读再三,殷殷致意。 若以逆成尚稽天讨,为贵国忧,法且感且愧。 惧左右不察,谓南中臣民偷安江左,顿亡君父之仇,故为殿下一详陈之。 我大行皇帝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真尧舜之主也。 以庸臣误国,致有三月十九日之事。 法待罪南枢,救援无及,师次淮上,凶闻遂来,地坼天崩,川枯海竭。 嗟乎,人孰无君,虽肆法于市朝,以为泄泄者之戒,亦奚足谢先帝于地下哉!尔时南中臣民哀痛,如丧考妣,无不抚膺切齿,欲悉东南之甲,立剪凶仇。 而二三老臣,谓国破君亡,宗社为重,相与迎立今上,以系中外之心。 今上非他,即神宗之孙、光宗犹子,而大行皇帝之兄也。 名正言顺,天与人归。 五月朔日,驾临南都,万姓夹道欢呼,声闻数里。 群臣劝进,今上悲不自胜,让再让三,仅允监国。 迨臣民伏阙屡请,始于十五日正位南都。 从前凤集河清,瑞应非一。 即告庙之日,紫云如盖,祝文升霄,万目共瞻,欣传盛事。 大江涌出柟梓数万,助修宫殿,是岂非天意哉!越数日,即令法视师江北,刻日西征。 忽传我大将军吴三桂假兵贵国,破走逆成。 殿下入都,为我先帝、后发丧成礼,扫清宫阙,抚戢群黎,且免剃发之令,示不忘本朝。 此等举动,振古烁今,凡为大明臣子,无不长跽北向,顶礼加额,岂但如明谕所云感恩图报已乎!谨于八月,薄治筐篚,遣使犒师,兼欲请命鸿裁,连兵西讨。 是以王师既发,复次江淮。 乃辱明诲,引《春秋》大义来相诘责。 善哉言乎,然此文为列国君薨,世子应立,有贼未讨,不忍死其君者立说耳。 若夫天下共主,身殉社稷,青宫皇子,惨变非常,而犹拘牵不即位之文,坐昧大一统之义,中原鼎沸,仓卒出师,将何以维系人心,号召忠义,紫阳《纲目》踵事《春秋》,其间特书如莽移汉鼎,光武中兴;丕废山阳,昭烈践祚;怀、愍亡国,晋元嗣基;徽、钦蒙尘,宋高缵统,是皆于国仇未剪之日,亟正位号,《纲目》未尝斥为自立,卒以正统予之。 至如玄宗幸蜀,太子即位灵武,议者疵之,亦未尝不许以行权,幸其光复旧物也。 本朝传世十六,正统相承,自治冠带之族,继绝存亡,仁恩遐被。 贵国昔在先朝,夙膺封号,载在盟府。 后以小人构衅,致启兵端,先帝深痛疾之,旋加诛僇,此殿下所知也。 今痛心本朝之难,驱除乱逆,可谓大义复著于《春秋》矣。 若乘我国运中微,一旦视同割据,转欲移师东下,而以前导命元凶,义利兼收,恩仇倏忽,奖乱贼而长寇仇,此不惟孤本朝借力复仇之心,亦甚违殿下仗义扶危之初志矣。 昔契丹和宋,止岁输以金缯;回纥助唐,原不利其土地。 况贵国笃念世好,兵以义动,万代瞻仰,在此一举。 若乃乘我蒙难,弃好崇仇,规此幅员,为德不卒,是以义始而以利终,贻贼人窃笑也,贵国岂其然欤?往者先帝轸念潢池,不忍尽戮,剿抚并用,贻误至今。 今上天纵英明,刻刻以复仇为念。 庙堂之上,和衷体国;介胄之士,饮泣枕戈;人怀忠义,愿为国死。 窃以为天亡逆闯,当不越于斯时矣。 语云:“树德务滋,除恶务尽。 ”今逆成未伏天诛,谍知卷土西秦,方图报复。 此不独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贵国除恶未尽之忧。 伏乞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共枭逆成之头,以泄敷天之愤。 则贵国义闻,照耀千秋,本朝图报,惟力是视。 从此两国世通盟好,传之无穷,不亦休乎!至于牛耳之盟,则本朝使臣久已在道,不日抵燕,奉盘盂以从事矣。 法北望陵庙,无涕可挥,身陷大戮,罪当万死。 所以不即从先帝于地下者,实为社稷之故。 传曰:“竭股肱之力,继之以忠贞。 ”法处今日,鞠躬致命,克尽臣节而已。 即日奖帅三军,长驱渡河,以穷狐鼠之窟,光复神州,以报今上及大行皇帝之恩。 贵国即有他命,弗敢与闻。 惟殿下实明鉴之。 阎应元,字丽亨,北直通州人,崇祯辛巳年,赴任江阴典史。 上任之初,海寇顾三麻子率数百艘战船进犯黄田港,应元领兵拒守,连发三箭,皆有人应弦而倒。 海寇心惊胆战,不敢再犯。 他任内平定盐盗,平服民乱,政纪突出,江阴百姓感激他的恩德,在社学中为他画像留念。 南明朝廷本想调他转任广东韶州英德县主簿。 因母亲病重,且道路堵塞,没能成行,全家便在江阴城外砂山脚下散居。 顺治二年(1645年),江阴降清,明朝知县林之骥解印去职,清知县方亨继任,循例颁布剃发令。 阴历六月二十八日乡耆何茂、邢觳、周顺、邢季、杨芳、薛永、杨起、季茂、辛荣等人议请留发。 方亨破口大骂。 众人大怒,也骂道:“你身为明朝进士,头戴纱帽,身穿圆领,来做清朝知县,不知道羞耻吗?”方亨羞愧不已,暂停所议。 闰六月初一日清晨,方亨以上香为名,召集地方诸生百余人及乡绅、百姓会于文庙。 众人问道:“现在江阴已尽归顺,应该没有什么事了吧?”方亨道:“只剩下剃发了。 刚才所差四兵,便为押人剃发之故。 ”众人道:“发可以剃吗?”方亨道:“这是大清律法,不可违背。 ”说罢就回衙了。 诸生许用等人聚集不去,在明伦堂共同立誓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正在这时,常州府发来严令剃发的文书,其中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话。 方亨叫书吏把府文写成布告张贴,书吏写到这句话时,义愤填膺,把笔扔到地上说:“就死也罢!”消息很快传遍全城,立刻鼎沸起来。 方亨见士民不从,秘密报告常州府请上司派兵“多杀树威”。 这封密信被义民搜获,于是在初二日擒住方亨,斩杀清差,推典史陈明遇为首,以“大明中兴”为旗号,自称江阴义民正式反清。 江阴百姓抗清的消息传开以后,清常州知府宗灏派兵丁三百人赶来镇压,闰六月初五日被江阴义民歼灭于秦望山下。 其后江阴军民在陈明遇的带领下又多次打退小股清军的进攻。 同时严查城中奸细,宣布有能检举、抓获奸细的人,赏银五十两。 处决了私通清朝的原县令方亨以及众多出卖情报、有投敌企图的奸细,有效的遏制了江阴内部的崩溃。 闰六月二十一,清贝勒、大将博洛命降将刘良佐统重兵包围江阴城,二十四日,刘良佐作招降书一纸,从东城外射进。 江阴军民公议后,回书拒绝。 刘良佐见劝降无效,便四处捕杀城外义兵,企图断绝城内军民外援。 七月初一日,开始攻城。 城中严密防御,清兵箭如雨注,城上的人一手拿锅盖遮蔽,一手接箭,每天能得到箭三四百枝(一作三四十万)。 江阴形势的日益严峻,陈明遇虽忠肝义胆,却自感缺乏军事组织才能,于是想起了智勇双全的前典吏阎应元,想推荐赋闲在家的他代替自己领导守城,因遭到守备顾元泌坚决发对,而不了了之。 七月五日的守城战斗中,元泌登城射敌,放出的箭每每射不到敌人就坠落在地,众人有所怀疑。 其后,他又命令马矮子偷窃火药从城上投给敌人,众人便把顾元泌捉住,同往他住所搜查,果然找到一道清兵文书。 于是处死了顾元泌及同犯四十人,从而断绝了清兵的内应。 陈明遇原想请阎应元主持担负守城重任,如今顾元泌被诛,他旧事重提,众人一致赞同。 陈明遇专门委派十六人连夜出城,到阎应元住所请他出山,应元道:“你们能从我则可。 不然,不为你们主持。 ”众人道:“敢不惟命是听?”九日,阎应元带领江阴城祝塘少年六百人,执械入城,途经七里庙时,在墙壁上题诗,表达了自己誓死抗争的决心。 入城后,阎应元立即把全城的户口分别丁壮老幼详加调查,挑选年轻力壮的男子组成民兵,会合乡兵二十余万人分班上城,每个城垛十名,按时换班。 由武举人王公略守东门,汪把总守南门,陈明遇守西门,应元自任守北门。 他和陈明遇兼负昼夜巡查四门的责任。 对城中过往行人严加盘诘,肃清内奸。 为了解决军械粮饷供应,阎应元同绅民商议后,委任擅长理财人士负责把城内公私所藏物资分类征集,统一分配使用。 在阎应元的领导下,很快就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方面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十一日,清兵攻打阎应元镇守的北门,城上矢石如雨注,清兵不敢接近。 主帅刘良佐大怒,命令上将九员先驾云梯上城,城上以长枪刺之,上将五死四伤,有的身中三箭,有的被劈去头颅,有的堕下摔成齑纷,有的被火箭烧死。 主帅更怒,传令十营内选猛将几员,步军三万,扎云梯十张,来日分十处上城,如有退者立斩。 次日,清兵仍攻北门,城外放炮呐喊,三万军造浮桥十条,一齐渡过外城河,分十处登云梯上城。 阎应元指挥城上用砖石掷下,以长枪拒敌;一时间乱石纷飞,炮火连绵,双方死亡不计其数。 某满人大将自恃勇猛,穿着三层甲,腰悬两把刀,背背两把刀,手执双把刀,亲登云梯,跨上城垛,执刀乱砍。 城上守军用棺木抵挡,以枪刺其身,竟不能入。 有人喊道:“刺他的脸。 ”于是众人纷纷刺其面,一汤姓童子,持铁钩镰,用力钩断其喉管,竹匠姚迩割下他的头,满将身子堕落城下。 清兵齐来抢尸,城上梆鼓齐鸣,砖石小箭如雨点,清兵又伤亡千余人。 刘良佐命令军士索那满将的头,阎应元不允。 刘良佐愿意用银赎买,命人将银当面装入银鞘吊入城。 又命军士于城下哀号:“还我将军的头!”阎应元让人以蒲包裹一黄狗头,掷还之,将满将的头悬在城上。 刘良佐亲自带人在城下苦苦哀求,方把头扔下。 清兵拿了头回去,与身缝合,挂孝三日。 阎应元击退了北城的攻击,但知道不日清兵必有更大规模的攻击。 于是积极铸造守城工具,招青阳弩王黄鸣岗等千余人,入城造小弩千张、小箭数万枝,分派给守城军士。 又用季从孝所合火药敷在箭头上射人,见血立死。 弩长尺余,箭长五寸,百步之外,皆可命中目标。 又从狱中放出陈瑞之子,令他制造火砖、木铳。 火砖广三四寸许,着人即烧,木铳类银鞘,长三尺五寸、广二三寸,木制,中间藏有火药,敌人到来时,投下,机关暴发木壳崩裂,铁菱角飞出,触人即死。 阎应元还亲自制造挝弩,用一块铁,边上造几个钩子,后面栓着棉绳,抛出勾住敌人,近前斩之。 又模仿旧制,制造火球、火箭之类,无不精巧绝妙。 所以清兵虽多,每每望城兴叹,战栗无人色。 即使是满洲兵将也闻之胆落,每次攻城下来都要为幸免不死而大肆庆祝。 清兵攻城不利,又起劝降之念。 刘良佐亲作《劝民歌》,希望江阴投降,阎应元不从。 于是清兵在城下搭建牛皮帐篷,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十五日,清兵攻东北城,刘良佐命西南放炮,东北掘城,皆用山爬攻城,城内以火球、火箭抵抗。 清兵不敌欲退,良佐严令方止。 阎应元继续命城内投下砖石,清兵不及闪避,数百人死于城下。 良佐惭愧、惶恐。 于是搭设三层牛皮帐,守而不攻。 帐内有九梁八柱,矢石投在上面,都被反弹起来,不能进入。 阎应元下令用人粪,掺上桐油,煎滚浇下,牛皮烫穿,浇在清兵身上,肉烂而死。 没被烧着的清兵惊惶散去,城内用挝弩射向逃散的清兵,钩中者,即入城中袅首。 清兵手足无措,纷纷逃散。 敌营以为守城者杀下,命令发射木铳以御,反伤自己的马步卒无数。 无奈之下,刘良佐命令移营至邓墓。 在坚守的同时,江阴向四方请求援助,黄蜚、吴之葵领兵至太湖,与清贝勒博洛大军相遇,二人兵败被俘后,投降清朝。 海寇顾三麻子因敬慕阎应元的为人,率舟师来援,苦战三日后失败,扬帆远去。 此外,义阳王来援,败于砂山;秀才金矿会集精勇四百余人来援,被刘良佐以铁骑三千截在周庄左右,全军俱没。 外兵屡败,江阴沦为孤城。 即便如此,刘良佐心有余悸,不敢再攻城,只用火炮攻击北城,彻夜不息,城垛在炮火的轰击下塌陷数丈。 阎应元命石匠砌墙,匠危惧不前,阎应元言辞恳切,动之以情,石匠深受感动,于是冒死登城修葺城垛,使之牢固如初。 十四日,阎应元利用清军劝降之机,派出百余名壮士,以奉送“降礼”为名,暗携火器进入清军营帐,炸死清军官兵两千余人。 十七日夜,阎应元挑选勇士千人出南门劫营,或执板斧,或执短刀,或用扁担,突入敌营,伤千余人。 及他营来救,应元兵已返回城中。 此役之后,刘良佐再次后撤,扎营在十方庵。 十八日,刘良佐令十方庵的僧侣向城跪泣,陈说利害,劝江阴军民早降。 城中皆愿以死报国,要他速去。 当晚,僧人又来劝降,再次被众人遣走。 十九日,刘良佐策马来到城下,劝应元道:“宏光已北,江南皆下。 若足下转祸为福,爵位岂在良佐下,何自苦如此?”阎应元从容道:“江阴士民,三百年来食毛践土,深戴国恩,不忍望风降附。 应元是大明典史,深知大义所在,绝不服事二君。 将军位为侯伯,掌握重兵,进不能恢复中原,退不能保障江左,有何面目见我江东忠义士民乎?”良佐惭愧不已,又以清廷召谕相示,劝江阴士民接受招安。 应元怒道:“有降将军,无降典史。 ”一声梆响,火箭齐发,良佐连跨三四马逸去,叹息道:“江阴人没救了!”清朝亲王多铎闻知江阴久攻不下,极为震怒,他先派恭顺王孔有德“率所部兵协攻”,接着又派贝勒博洛和贝勒尼堪带领满洲兵携红衣大炮前往攻城。 贝勒博洛平定松江后,统率所部二十万大军来到江阴城下,他认为刘良佐曾任明朝伯爵,手握重兵,却连一个江阴县城也攻不下来,无能至极,于是打了他一顿板子。 他登山而望,巡视江阴城防后,对手下讲:“此城舟形也,南首北尾,若攻南北,必不破。 惟攻其中,则破矣。 ”他命人绑缚降将黄蜚、吴之葵到城下,命令他们做书劝降,黄蜚道:“我在城中没有相识,写了劝降书又有何用?”吴之葵涕泪交横,仰头劝阎应元投降,情词悲楚,应元叱道:“大臣被缚,当速就死,何必喋喋不休!”之葵再拜泣下,蜚默默无语。 博洛见阎应元义不可动,发起总攻,分兵先抄断各镇救兵,以竹笼盛火炮,鼓吹前迎,炮手披红挂彩,限三日破城,二十日至二十七日,清兵轮番攻城不息,阎应元指挥防御,浴血奋战,终保江阴城池不失。 八月初,江阴民兵昼夜守御,甚感疲惫。 开始有人出城投降。 清兵在城外四处杀掠,民不聊生,为江阴百姓不齿,那些剃发投降的人,被城上看见,必然痛骂,即使是至亲也像仇敌一般。 阎应元见城防吃紧,遍取民间乱发,投城下诱敌。 清兵惊喜,报告刘良佐。 良佐道:“还不能相信,去观察一下守城的人剃发了吗?”清兵察探后,方知是诈降。 博洛久攻不下,心中焦急,于是重新劝降,称只要拔去大明中兴的旗号,四门悬挂大清旗号四面,只杀斩首事者数人,其余一概不论,即使不剃发,也会撤兵。 阎应元看出博洛的缓兵之计,遂道:“只斩我一人?我没有罪,凭什么杀我!”议不决而止。 博洛又称只要在四城竖起大清旗四面,也会立刻退兵。 阎应元情知有诈,仍不应。 前吴军门督军王海防至江上,宰牛杀羊与诸将起誓,称江阴归顺后绝对不许杀掠。 他自恃在江阴素有恩信,请缨来劝降,但临城招抚,却无人应和。 此后摄政王多尔衮晓谕招安,博洛命人用箭射入城中,言明已亡,何苦死守?阎应元命人在书后补上:“愿受炮打,宁死不降!”射还给清兵。 清廷多次劝降,三城已经开始有人犹豫,但因阎应元镇守的北门誓死固守,众意遂绝。 被困既久,江阴城内伤亡惨重,战斗力日减,城中石灰断缺,不能乘夜修城。 饭米越来越少,只能靠征集民间的米以备缺乏,阎应元下令两日领一次米,不得预先领取。 中秋前后,百姓携壶提觞登上城楼,举杯痛饮,诸生许用模仿楚歌,作《五更转曲》,让善歌的人登高传唱,以笙笛箫鼓相和。 当时天无纤翳,皓月当空,清露薄野,剑戟无声,黄弩、师鼓、胡琴于西城之敌楼,歌声悲壮,响彻云霄。 清兵争着靠前倾听。 或怒骂,或悲叹,甚有泣下者。 歌中唱道:“宜兴人,一把枪。 无锡人,团团一股香。 靖江人,连忙跪在沙滩上。 常州人,献了女儿又献娘。 江阴人,打仗八十余日,宁死不投降。 ”还有许多歌曲,但意思大致如此。 刘良佐针锋相对,命人作劝降词,让士卒相倚而歌,自己与幕僚在帐中饮酒,不一会儿,城上炮、箭齐发,遂散去。 二十一日,博洛令数百人,把二百余座大炮全部搬到花家坝,专打东北城。 铁子入城,穿透洞门十三重,树亦穿过数重,落地深数尺。 当日雨势甚急,外用牛皮帐护炮装药,城头危如垒卵。 城上因敌炮猛烈,见燃火,即躲到围墙后面。 炮声过后,再登上城楼。 清兵看到这种情况,故意放空炮,并让炮中只放狼烟,烟漫障天,咫尺莫辨。 守城者只听炮声霹雳,认为清兵不能很快进入,而不知清兵已潜渡城河,从烟雾中蜂拥突上,众人来不及防御而崩溃。 江阴终于被攻陷了。 当清兵上城时,一队民兵对城列阵。 清兵怕有埋伏,僵持半日不敢进攻。 到黄昏时,城中鼎沸,民兵阵脚散乱,清兵才敢下城。 城破之时,阎应元端坐于东城敌楼之上,要了一支笔,在城门上提到:“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题讫,带着千人上马格斗,杀死清兵无数,欲从西门突围而不得。 他环顾从者道:“为我谢百姓,吾报国事毕矣!”自拔短刀,刺胸血出,投在前湖中。 义民陆正先想把他从水中扯起,正赶上刘良佐遣兵来擒,良佐自称与阎应元有旧,要生擒他,于是清兵把他捞起绑住,没有杀他。 良佐踞坐在明佛殿,见应元来了,跃起,两手拍应元背而哭。 应元道:“有什么好哭的,事已至此,只有一死。 速杀我!”博洛坐在县署,急索应元至堂上。 阎应元挺立不屈,背向贝勒,骂不绝口。 一卒以枪刺他的小腿,阎应元血流如注,不支倒地。 博洛命人把他关到栖霞庵。 当夜,寺中僧人不停听到“速杀我”的声音,天明时,终遇害。 阎应元死后,家丁犹存十余人,皆因不降而被杀,陆正先也一同殉难。 典吏陈明遇命令关闭县衙,举火焚死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自己持刀与清兵血战,身负重创,握刀僵立,死时,身子倚在墙边,屹立不倒。 训导冯厚敦自缢于明伦堂,妻与姊投井死。 中书戚勋、诸生许用举家自焚而死。 八月二十二日,清兵开始屠城,百姓或力战到底,或坦然就义,都以先死为幸,没有一人顺从。 清军屠城两日后“出榜安民”,城内百姓仅剩“大小五十三人”而已。 据《江阴城守后纪》所述:阎应元躯干丰硕,双眉卓竖,目细而长曲,面赤有须。 每次巡城,身边有一人执大刀跟随左右,颇有云长再生之感。 清兵望见,以为天神。 阎应元号令严肃,对苟且偷安、不守法纪的人,必然重加责罚,以警示众人,即使时乡绅、豪强也不例外。 而当战士困苦时,他又会亲自熬药斟酒,温言慰劳;当有人遇难,他亲自购置棺木,哭奠而殓葬;接见敢死队的战士时,不称姓名而称兄弟。 遇到重要的任务,必然询问众人:“我兄弟谁能完成此事?”有人当路大喊道:“我欲杀敌,苦无短刀。 ”阎应元马上解下身上所佩价值二三十金的短刀,为其带上。 阎应元凡事以身作则,诚恳待人,所以士、民都怀德畏威,濒死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