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 大国重器闪耀珠海 (《大国重器》)
11月12日至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在广东珠海举办。
据悉,本届航展空间由上届的10万平方米优化至45万平方米,新建2个新展馆,总共将启用13个展馆,室内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其中,为顺应无人系统迅速开展的趋向,初次开拓中国航展无人机无人船展示区(斗门莲洲),面积约33万平方米;全新扩建金凤台观演区,大幅拓宽了观看航行扮演的空间。本届航展吸引了47个国度和地域超890家企业参展,境外展商149家,比上届航展增长了91%。
本届航展有哪些特征亮点?又有哪些新装备初次亮相?在航开展幕前夕,成都商报-红星资讯记者走进珠海国际航展核心实地探望。
歼-35A成媒体追赶焦点
大型无人作战艇“虎鲸号”初次亮相
记者随媒体采访团到来展区看到,在室外渺小的静态展现区域,辨别“制空作战与地面打击、无人与反无人作战、策略投送与空投空降、预警探测与防空反导”4个板块,成体系展现空军实力,运-20、轰-6K、歼-10C、教-10、歼-16、歼-16D等战机一字排开,十分壮观。
记者在航展现场看到,揭幕前,歼-35A战机曾经在珠海金湾机场上空启动场地顺应性训练,成为媒体“长枪短炮”追赶的焦点。
在中国航展1号馆现场,新一代中远程、重型、双座、多用途隐身战役机模型初次亮相,吸引了众人的眼光。两种新型号歼-35A、歼-20S模型独特占据“C”位,出如今展台核心位置上。
为顺应无人系统迅速开展的趋向,本届中国航展初次开拓无人机无人船展示区,成为与往年航展相比的另一大亮点。记者在无人机无人船展示区看到,包含全新一代产品分体式航行汽车“陆地航母”、双尾蝎B无人机等明星无人机装备,以及警戒巡查无人艇、安防巡查无人艇、陆地探测无人艇等多种型号集中展现。
值得一提的是,大型无人作战艇“虎鲸号”初次亮相,并进执行态展现,吸引了众人的眼光。据引见,“虎鲸”大型无人作战艇,是一型高速隐身的五百吨级水面无人作战装备,其总长58米,型宽23米,最大续航力达4000海里,具有超视距火力打击、防空反导及搜潜攻潜等无人自主作战才干。
陆战装备“高精尖”
近三分之一装备为首展
除了空天装备展现外,本届航展上的中国兵器馆扩容更新,全方位展现我国陆军外贸武器装备开展最高水平、最新打破、最前沿成绩。
进入兵器馆,VT4A主战坦克、VT5U轻型无人化坦克以及高功率微波武器、各型突击战车,吸引泛滥媒体记者的眼光。此外,片面赋能战士“大脑”“眼睛”“耳朵”“手足”才干的单兵装备和机器狗、人形机器兵等扭转抗争外形的“未来战士”悉数亮相。场馆内还有多款轻重型枪支实物展现,个别观众也有上手感触“真家伙”的时机。
记者留意到,为了愈加直观展现装备开展智能化的特点,在新建设的中国兵器馆设置了现场指挥核心,观众可以经过指挥控制流程的实操展示,零距离体验新一代散布式作战、派单式打击的运作形式,充沛感触透明战场、智能网联、智能指控等新军事改革趋向。同时,展馆还专门开拓了仿真训练体验区,将为观众带来陆军单兵装备作战训练的沉迷式体验。
据悉,中国兵器工业个人有限公司携多款新式武器装备重磅亮相,参展装备总数超220项,60余项产品初次参展;中国兵器装备个人有限公司携300余件高精尖展品与海外外观众见面,其中初次参展展品92件,新产品占比30%。
特技航行出花招
海军陆战队在航展初次亮相
作为历届中国航展的保管节目,特技航行扮演深受广阔观众欢迎。
本届航展,人民空军将派出“八一”“红鹰”航行扮演队,以及歼-20、歼-16、运油-20A等7型26架飞机启动航行扮演。新型隐形战机歼-35A初次面向群众飞翔蓝天。
令人注目标是,俄罗斯空天军“壮士”航行扮演队时隔八年后再度加入中国航展,往年也是“壮士”航行扮演队换装苏-35S后首先亮相中国航展。
记者在现场留意到,在航开展幕前夕,俄罗斯“壮士”航行扮演队启动了顺应性训练,“加力盘旋”“跃升半滚倒转”“对头跌升急降”“郁金花开”等举措引发现场一片惊呼。
此外,俄罗斯传奇试飞员谢尔盖·博格丹“一人一机”驾驶苏-57战机飞抵珠海引发关注,在前期顺应性航行中,他在珠海上空展现“落叶飘”等举措圈粉有数。
除了专业航行扮演队的精彩扮演,海军将派出歼-15D舰载电子战飞机、歼-15T舰载战役机在本届航展上启动航行扮演,展现反区着舰、同伴加油等课目。海军还将布置直-20J舰载直升机和直-8C运输直升机搭载海军陆战分队及关系装备,启动地面突击作战展示。这也是海军陆战队在航展上初次亮相。
此外,中国商飞C919等明星机型将展翅蓝天,国产支线客机ARJ21更名为C909后的首架飞机初次加入航展。
成都商报-红星资讯首席记者 张炎良 发自珠海
珠海航展时间
珠海航展时间:2022年11月8日至13日。
2022年11月8日至13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举行,其中,2022年11月8日至10日为专业展、11月11日至13日为公众展。
本届航展继续采用“线上+线下”展览模式,43个国家和地区的740多家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参展飞机超110架,室内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 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以展团形式展示航空航天技术的最新成果,一大波高、精、特、专展品集中亮相,一大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航空航天新产品“首发首秀”。
在11月8日的开幕式上,正在太空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发来了“太空祝福”。 开幕式后,精彩纷呈的飞行表演随即闪耀亮相,大国重器在珠海上空轮番登场。
航展落下帷幕后,根据航展组委会发布的信息,本届珠海航展共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740多家企业到场参展,航展贸易签约涉及飞机数量高达549架,相比2021年的第十三届珠海航展增加245%。
盘点中国的大国重器有哪些
中国的大国重器有蓝鲸号、天鲲号、天宫一号、水陆两栖飞机AG600、蛟龙号、首艘国产航母、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等等。 蓝鲸号全长241米,宽50米,型深20.4米,是目前单臂起重能力最大的起重船。 总重吨,起重吊梁高98.1米,最大起重能力7500吨。 它既可以将吊具深入水下150米,又可以将重物提升到水上125米。 最高点130米,相当于40多层楼高,最高起重高度可达110米;整个浮吊船可同时容纳300人食宿作业,并设有直升机停机坪,自航速度达到11个节级。 它的一大特点就是起重臂可以放倒或旋转,十分灵活。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 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天宫一号整器结构完整,运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跟踪监视之中,平均轨道高度约370公里,而且正以每天100米的速度衰减,预计2018年“受控”坠落,残骸落入指定海域。 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水陆两栖飞机AG600主要用于水陆两栖,拥有执行应急救援、森林灭火、海洋巡察等多项特种任务的功能。 飞机采用了单船身、悬臂上单翼布局型式;选装四台WJ-6发动机,采用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 这是中国新一代特种航空产品代表作。 鲲龙-600是中国低档水栖飞机水轰5时隔30多年的继任者。 是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2016年7月23日总装下线(一期产品),原预估最大平飞速度555公里/小时,一期产品为500公里/小时。 2017年2月13日成功试车。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 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 2016年5月22日,成功完成在雅浦海沟的最后一次科学应用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6579米。 2018年5月8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透露,“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计划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执行环球航次。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于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于2018年2月6日完成主体工程验收;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 港珠澳大桥的前身是原规划中的伶仃洋大桥。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澳门与中国内地之间的陆地运输通道虽不断完善,但香港与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的交通联系因伶仃洋的阻隔而受到限制;同世纪90年代末,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认为有必要尽快建设连接港珠澳三地的跨海通道,以发挥港澳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孟凡超具有怎样的科学精神
孟凡超,是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 这条连接香港、澳门、珠海,全长55公里的超大型跨海通道,集桥梁、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于一体,凝聚着中国实力与中国智慧,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复杂的跨海桥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工程,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创下了多个世界第一。 世界之最与举世瞩目背后,凝聚着众多设计者、建造者多年的心血与汗水。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孟凡超就是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不断地干,有点工作狂,周围同事称他为“桥痴”,每到一个城市都先去看那儿的桥,生活中只剩下桥了。 在同事的眼中,他是一个追求极致和完美的人,要求很高,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 这就是他专业、不断钻研的科学精神的体现。 这么多年来,许许多多像孟凡超这样的匠人,用他们专注的匠心,将一片片精心创作的图纸,打造成一个个“大国重器”,为中国贡献了一张张闪耀的新名片。 这背后,是毅力,是执着,更是对科学、对国家的虔诚;这背后,也是无数中国劳动者的辛劳和智慧的结晶;当然,这背后,也离不开国家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40年来飞跃的中国经济为基,又何来的“大国重器”?所以,每一个“超级工程”,不仅是个人之光彩,更是国家之荣耀。 如果想了解更多科学知识就来求助七檬科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