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宫绣第一人”王小潇: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刺绣|绣品|匠人|优秀传统文化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幸,能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王小潇的出生地河北易县,早在明清时就因御绣而闻名。从小的耳濡目染,使得他从很早就开始接触绘画和刺绣。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宫绣进行的复刻改良作品销量不错,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工价攀升和订单量增大使得投入变大,宫绣创作出现了“图快走量”的现象,“这对长远发展无益。”
与台湾收藏家李俊良的一次交流,对王小潇影响甚大。他说,“宫绣要成为一种传承的文化”,而不只是一项谋生的手段。受此影响,王小潇于1995年北上闯京,刺绣世家党红民收藏的各种宫绣服饰,让他对绣品的痴迷程度进一步加深。
为了留下学习,他免费给客户修复收藏品。在这一过程中,王小潇在宫绣最难的技法包括色彩运用和针法上都有所突破,“把宫绣当做一辈子的事业干下去”的想法也开始根深蒂固。至今,他仍在闲暇之余帮忙修复古董藏品,“他们比较认可我的技术。”
2016年,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下,王小潇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创作了清宫传统刺绣礼服——《万国来朝》,用“88条代表世界各地的龙与中国这条巨龙聚拢”的创意,来寓意现代中国的沧桑巨变。该作品也在中俄文化大集展览中荣获优秀展品奖。
就像王小潇说的,做好一件衣服,就需要了解时代背景,也必须尽量延续它的生命力,不然这件作品就没有任何意义。
刺绣是一门综合技艺,设计、制图、上绷、配线、刺绣、成品等复杂的制作工艺需要极大的悟性和常年的实践才能掌握。因此,目前从事宫绣行业的人还是从前那拨老人。“如果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对于宫绣来说,会是一个很好的延续。”
王小潇的梦想是在家乡建一个集刺绣文化展示、技艺传承、生产制作、参观体验、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宫坊”。提及项目进度,王小潇说“我们已经有了大量的收藏品和复刻的宫廷服装,也有很好的技艺,就是还缺一个场地空间”。
“希望三年之内能做起来。”
网易上流X非遗匠人内容共创栏目
让我们一起保护·传承·发扬非遗文化
有什么想对我们说的,欢迎留言哦~
干货调料知识分享2023-09-1810: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