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用到好用 恒生电子如何打好AI战役 (从实用到好用的成语)
AI产业似乎正逐渐挥别中二期,变得更加稳重起来。不再总是将“颠覆传统行业,机器取代人类”挂在嘴边来博取眼球,也将小目标转变为“做人类的助手”或“辅助的工具”。
在近日恒生电子人工智能产品发布会上,公司总裁刘曙峰就表示要做实用且好用的AI。并推出了四款产品,分别是智能理财师、晓鲸BOT开放平台、AlphaMind、投资魔法石。据雷锋网了解,这四款产品部分是基于此前系统或产品的升级,比如晓鲸BOT开放平台,其实是在去年晓鲸智能问答平台上,面向机构和个人开放且支持功能定制化的产品,再比如智能理财师,是基于AI资产配置引擎(PS 2.0)面向理财师的前端应用。
多点布局创新业务
一直做着2B生意的恒生电子,在稳固本身“金融IT商”的角色之外,也在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加注。据了解,这是近两年恒生召开的第四次人工智能发布会。
前沿技术的研究主要由研究院领衔,类似于阿里达摩院,地位超然。成立于2016年的研究院有五大研究方向,分别是AI、大数据、区块链、高性能计算、金融工程。此外,他们也主导推出了恒生金融AI云,为恒生系各种智能产品和应用提供底层支持。金融AI云也是恒生进入技术战略全面推广阶段的基础。金融AI云分为两个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据介绍,恒生研究院负责探索,高可用技术则会放到恒生研发中心,整合、集成到技术平台,并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建立业务中台。
刘曙峰介绍说,依托iBrain平台,集成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资源以及NLP和知识图谱研究成果,AI云能够输出智能问答、智能资讯以及智能投研等人工智能服务,为金融机构提供AI整体解决方案。
另外,具体的创新产品更多地由子公司来推动,比如鲸腾网络和商智神州。恒生主体仍以服务大型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相较而言,中小金融机构的需求并不需要那么“大”、预算较少,所以更加灵活、可用的产品线模式会更加契合。商智神州总经理陶威对雷锋网表示,智能理财师的目标客群就是中小金融机构。他透露说,他们已经有三家签约客户,新湖财富、民生财富、招商财富。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智能理财师APP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简化沟通、规划流程,客户的意愿、投资动态能够更加实时可视化地展示,在前台与”AI能力”没有强联系。陶威解释说,核心在于自动、抽象化专家能力,从而实现标准化的输出。
据了解,在这两年中,恒生发布了16款人工智能产品,落地案例达到117个。
梳理AI打法
还需要指出的是,从恒生电子的产品战略来看,似乎还能看到一些大股东蚂蚁金服的影子,都是说着“成熟一个开放一个”接二连三甩出多款产品,颇有些让人眼花缭乱。雷锋网梳理发现,只要把握住两条思路,就能较清楚摸清恒生系AI打法。
首先,以核心能力是原点,按需发散。也就是说,类似产品的核心能力是相同的,根据不同机构的场景和需求,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
商智神州瞄准的就是财富管理行业,不论是此前推出的2C智能投顾,还是最新发布的B2B2C智能理财师,核心都是PS2.0。智能投顾面向长尾客群,在精准营销推荐产品方面花了大力气,智能理财师的C端客群主要是资产500万以上的中产阶层。其中,后者是更加着力的产品线,因为他们认为智能投顾的未来发展还是依靠中产,长尾客户的服务成本更加高昂,机构可能较难承担。
第二,同一赛道,多点布局。比如此次发布会就发布三款智能投研产品。不过据陶威介绍,产品思路其实存在较大差异,“AlphaMind和投资魔法石偏资产管理,是产品维度,服务对象是产品经理、投研团队,而智能理财师是财富管理思路,以人为单位,强调个人化的资产管理。”所以实际上是错位拼补智能投研大拼图。
从实用到好用
经过几年的实践,恒生电子也形成了关于AI应用的认知。刘曙峰介绍说,
第一是实用,表现在基础功能提高和场景拓展。以晓鲸为例,“刚开始只能回答一些股票类的问题,今天有85%的问题识别率,也有120类能够回答的问题,可以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晓鲸长大了,从一个刚刚幼儿园的水平现在已经到了小学水平,同时晓鲸也已经逐渐应用到VTM智能柜员机、智能音箱。”类似的,已经不再是集成的机器人形象,而是所有技术组件深入到不同的场景,正在变得实用。
第二阶段是好用。相比实用,“好用是要成为一个大学生,甚至比很多专家更专业,因为它的学习能力更强、知识储备更加丰富,可以更快了解所有实时信息,有海量的数据处理能力,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真正能够做到的,这也是人和人工智能的差距所在。”
而同时他指出,当前AI应用只是进入普遍的实用阶段,还没有达到好用阶段,从业者还面临着更多技术与业务结合的挑战。比如语音技术平台的依然面临的重要难题就是语义理解。
看向大行业,如今金融科技赛道颇有些熙熙攘攘,许多背景殊异的选手都试图在这片领域闯出一片天。而在恒生电子加大科研投入的时候(恒生电子2018年半年报显示,科研费用为5.65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为41.51%。其中前沿技术的投入大约占科研费用的10%),市场也将变得更加精彩。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