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芝士馅饺子、被哈文导演春晚点名…这些“年”太难忘!丨厨易社|林跃|花滑|张丹|奥运会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3年春晚,哈文导演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春节前后的整个冬季正是我们冬季项目最忙的时候,在国外比赛能吃上芝士馅儿的饺子。”
“跳水队里最受小队员欢迎的,是红包包得最厚的教练!”
年关将至,每个家庭都开始为年夜饭忙碌起来,用美食和陪伴填满新的年味记忆。
在美食对谈治愈微综《厨易社》第一季的收官集里,开心麻花功勋演员杜晓宇、中国花滑运动员张丹、中国跳水运动员林跃和探味官常雷老友相聚,品尝彼此亲手包的饺子,分享自己与时代的“春节记忆”。
“哈文导演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作为有十余年演出经验的开心麻花演员,杜晓宇塑造过很多经典舞台角色。但对大部分不熟悉话剧的观众来说,第一次认识杜晓宇应该还是源于2013年蛇年春晚,和沈腾马丽共同出演的小品《今天的幸福2》中,那个梳着大背头的“前夫哥”。
2007年恰逢沈腾执导的话剧《疯狂的石头》缺少一个医生的角色,杜晓宇正式加入了开心麻花。在参加2013年春晚前,杜晓宇已在话剧中锻炼了五六年,有舞台的打底,面对春晚直播他毫不紧张。
回忆起第一次参加春晚的经历,更让他难忘的其实是幕后的插曲:“2013年的春晚一开始并没有我。”
原本“前夫哥”的角色并不属于杜晓宇,“本来是我们麻花另一个非常好的演员(参与小品),但是哈文导演觉得我更适合这个角色,坚持跟剧组把我要来”。
被哈文导演“点名”上春晚这件事杜晓宇根本预料不到,春晚项目前他与哈文没有太多接触,两人更谈不上认识。直到即将登台,杜晓宇才从旁人那里得知是哈文导演坚持让自己来,才有了他2013年的春晚初体验。
“可以说是哈文导演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杜晓宇感叹道。
此后,杜晓宇又连续两年搭档沈腾马丽登上春晚的舞台,共同呈现了《今天的幸福2》《扶不扶》《投其所好》三部放到当下依然精彩的小品作品。那几年里,杜晓宇成为了大众熟悉的演员,开心麻花也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你们可能看不出来,但是我在聊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非常激动的,哈文导演是我一辈子会感谢的人。”
在“年”的记忆中,杜晓宇珍藏着对人生伯乐的感激,而他自己也成为了众多人的春节回忆。
“饺子、花滑,就是新年”
对冬季项目运动员来说,春节前后正是每年最忙的时候。
张丹从六、七岁就开始学习花样滑冰,春节前后也得由爷爷载着去运动队训练。在张丹的童年里,“年”早早就与花滑挂钩,春节的乐趣更多是来自于爷爷用攒下的崭新的纸币给小孙女包的红包。
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在抛四周失败受伤的情况下顽强地重回赛场,夺得了双人花样滑冰银牌。这枚曾代表中国花样滑冰选手在奥运会历史上的最好战绩的银牌,来自于姚滨教练的发掘。
当时哈尔滨学花滑的小朋友基本都滑单人滑,张丹也不例外。但很快她就遇到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转折点——被中国花样滑冰教练姚滨发掘去练双人滑。
“其他双人滑队员都是教练推荐的,比如教练觉得谁适合练双人滑就推荐给姚老师,我是唯一他自己(姚滨)挑选的。”谈起这段往事,张丹觉得相当有趣,因为她的妈妈最初还拒绝了这份邀请。
“那时候我母亲不知道双人滑是什么,她就觉得这单人滑得好好的,小朋友刚有一点起色就改练双人滑,是不是有点可惜,所以一开始还拒绝了。”
好在张丹最终没有错过这次机会。
1997年,张丹开始到北京训练,遇上过年只能和运动队的大家到会议室或者餐厅集体包饺子,看着春晚吃吃喝喝,在备赛或比赛中的间隙里找一点年味。
张丹回忆零几年左右在国外参加比赛时,赛方为了让中国运动员感受春节的氛围也会准备一些饺子。彼时中餐在国外尚没普及,运动员们往往吃的是芝士馅儿饺子。味道虽然有些奇特,但也能慰藉远在他乡的人。
“他们对饺子的理解就是包一些东西在(面皮)里面,所以什么馅儿都有,芝士馅儿、牛肉芝士馅儿……饺子形状是对的,吃起来不是中国的味道。但是怎么说,在国外能感受到一些中国春节的气息,都会有一点思念的感觉。”
作为一个在东北长大的孩子,张丹理想的饺子是酸菜猪肉馅儿的。
单吃酸菜不够香所以得放猪肉、面粉里要加一些盐更有嚼劲、调馅儿里加入鸡蛋会让食材更润……张丹包饺子的手艺不错,这主要来自于幼时在爷爷奶奶身边“玩面”的趣味,以及自己有了孩子后成长出的“妈妈技能”。
酸菜猪肉馅儿的饺子充满着地域特色,也是一个家庭中一代一代爱意的传递。
2012年退役后,张丹把对冰面的热情投入到青训事业,同时也亲自教导着女儿练习花滑,培养着孩子们对冰雪运动的兴趣。
“作为职业运动员会有一些洞察,会发现她确实有一些运动天赋,如果说在这个项目上我都没有办法给予她更大的空间和帮助,可能在其他领域里我更没有十足的把握跟信心去帮助她。”看到孩子对花滑有兴趣,张丹还是希望自己能利用专业能力给她最大的支持。
2023年的伊始,张丹依旧在一顿饺子和花滑训练中度过,包饺子的人和上冰苦练的小姑娘变了,但曾经的年味和冬季里的热爱没有变。
“在体育这条路上做更多贡献”
运动员的“年”,被稀释在了日复一日的训练里。
“我7岁就出来(训练),刚懂事的时候已经开始集体生活了。其实对于很多运动员来说,别说过年,节假日我们都不会有很强的概念。”
为中国男子10米双人跳台夺得过2枚奥运金牌的林跃,5岁就进入了潮州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14岁被国家跳水队领队周继红选入国家队。因为队员年纪普遍较小,教练不放心小朋友独自归家,所以有的“年”并不放假,即使父母到队里来过年,他依然要进行训练。
因此跳水训练队里的年味,多半来自于教练的红包。
“我们会领红包,各组的教练有的大方,有的就不是很大方。”对年纪尚小的跳水队小队员们来说,收集不同教练发的红包,就是冬训中的一大乐事。
在一年又一年的冬训中,08年是一个特殊的节点。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林跃参加的第一场奥运比赛,不巧的是备赛期间迎来了生长发育周期,身高体重的变化影响着自由落体的身体感受,原有的动作完成不了,无论是难度和质量都有明显下降。
“一天可以长两公分,但你的专项能力可能要花两个月时间去弥补”要调整过来时间紧任务重,林跃压力剧增。
林跃自认为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我是那种会藏在后面,要被人去发现优点然后还要告诉你,‘林跃你可以,你很棒,没问题’的人。”
在所有人认为他的状态可能无法代替中国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时,国家跳水队领队周继红则是那个一直告诉林跃‘没问题’的人。
巨大的压力和领队的鼓励下,林跃主动加训,从中午十二点半到晚上八点半,配合教练调整着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最终,林跃和搭档火亮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双人跳台最后一轮中选择了当天比赛中难度最高的动作,以468.18分的总分获得了男子双人10米跳台的冠军。
“大家都会说中国跳水队是一个大家庭,实际上真的是一家人”林跃感叹。
这种家人的亲切感不仅来自于相伴度过一年又一年训练,一场又一场比赛,更来自于中国跳水队集体拧成一股绳的劲头,林跃认为自己是被大家一点点“提溜”上了奥运会。
从08年到16年,林跃代表中国跳水队三次出征奥运,夺得两届男子10米台双人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上的失误让他遗憾至今,但也正是这些挫折和鼓励让他也明白了心态在竞技中的重要性,学会正视自己的能力与失误,用正面的态度给自己树立未来目标。
谈及未来的计划与新年期许,杜晓宇在话剧上积蓄了十几年的经验,从舞台走向影视,将在2023年执导一部由话剧改编的院线电影《窗前不止明月光》,把这部开心麻花在北京出演了上百场的话剧搬上大银幕。
对冰雪运动老将而言,赛场之外亦有冰场。张丹和搭档张昊退役后就着手打造中国首部原创冰上舞剧《踏冰逐梦》,希望能让大家再次回顾他们的运动生涯,让更多人感受花滑与冰雪运动的魅力。
林跃则从自己的职业经历出发,关注电竞与传统体育的结合,作为《永劫无间》(2021年网易游戏发行的多人动作竞技游戏)职业联赛的顾问,他将传统体育中体能、康复、心理等相关知识与电子竞技结合,向选手们提供更好的支持。他希望自己依然能够在体育这条路上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
一场春晚,一轮赛事,一次家宴相聚……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生活锚点提炼每一年中值得记住的瞬间,又在新的一年从这些记忆中汲取着向前的力量。
于小姐的穿搭日记2023-09-0114:46:35